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0後的生死觀:立遺囑、捐器官,不留骨灰、不刻墓碑

90後的身前遺囑

年輕人立遺囑,不是孤例了。中華遺囑庫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訂立遺囑的“90後”有178人。

“目前的數據比這個多,截至2019年8月底,90後立遺囑人數為236人。”中華遺囑庫一位工作人員跟中國新聞周刊透露。

在立遺囑的年輕人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該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因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18歲,18歲以下的我們不能做。”

既然是立遺囑,至少手裡得有筆財產。不少月光的年輕人調侃自己說,咱就不是立遺囑了,是找人幫忙還債,“記得幫我還信用卡、花唄、借唄,不還我每天晚上找你……”

確實,大多數訂立者多為企業白領、創業人士,有著相對穩定的事業和收入,其中近6成為本科以上學歷。

年輕人的財產繼承,則主要以現金存款和虛擬財產為主,“虛擬財產比如支付寶、虛擬貨幣這類的”,中華遺囑庫工作人員表示。

至於財產的繼承人,中華遺囑庫工作人員透露,給父母的居多。

死亡隨時都在發生,不一定在什麽時間會降臨在我們頭上。年輕人將對未來的不可預知性,提前寫進一張幾百字的遺囑裡。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立遺囑是一種提前預防,立完遺囑後,該幹嘛幹嘛。

超脫的生死觀念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人對“死”表現出極度回避的態度,覺得不吉利。

社會甚至流行“恐4症”,即人們在選擇手機號、車牌號、門牌號、電梯樓層時,都會有意識地避開“4”這個數字。

不過,若觀察下當下年輕人的生死觀,會發現生前遺囑、生態安葬、網絡悼念、器官捐獻正在年輕人中悄然興起。

據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洪濤介紹,2014年3月成立至今,在國內首個器官捐獻登記網站“施予受”上,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已達1002168人。其中,90後成為主力,人數比例超過了53%。

傳統殯葬講究入土為安、憑吊有物,如今不留骨灰、不刻墓碑的形式,在年輕人中也不少見。

浙江溫州翠微山有一處紀念園,那些希望在身後選擇海葬、樹葬等不保留骨灰安葬的人,可在該園石碑上刻下姓名供後人緬懷,很多老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兒子輩甚至孫子輩介紹而來的。

在浙江省殯葬協會秘書長陳景蓮看來,正是年輕人看待生死的這份超脫,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殯葬制度改革的希望。

山東大學醫學心理學與倫理學系副教授王雲嶺認為,儘管在當下的中國,死亡在很大程度上仍被當成一種忌諱,但隨著生死觀念等不斷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死亡的更多可能性。

新興的死亡教育

忌諱生死背後,死亡教育一直被忽視。

白岩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馬東在《奇葩說》裡總結說:“如何面對生死這件事,是我們漢文化缺失的一課。”

中國人缺乏三種教育:性的教育、愛的教育、死亡的教育。華東師大一份調查結果顯示,63%的家長難以接受向孩子開展和死亡相關的活動。

王雲嶺教授認為,如今出現90後立遺囑,是在有關生死教育的青年論壇、高校課程、國家安寧療護推進以及媒體相關報導的影響下,首先促使年輕群體的生死觀念發生了變化。

死亡教育這一概念最早起源於美國,1963年美國學者富爾頓在明尼蘇達大學正式開設第一門死亡教育課程,此後死亡教育逐步在全球範圍發展。

中國的死亡教育起步較晚。2002年廣州大學胡宜安教授開設生死學選修課,這是國內第一個有關死亡的課程,他的著作《現代生死學導論》是國內唯一一部生死學教材。

如今,陸續有高校推進死亡教育課程。2018年,山東大學數十名學生來到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參觀了整個殯葬流程,這是該校死亡教育課的重要一環。

王雲嶺教授的這門課,被製作成視頻在慕課等學習平台上線,向全校學生開放,並成為第一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之一。

王雲嶺表示,如今社會對死亡教育的理解和包容度越來越高,北京大學、協和醫學院、廣州大學等學校都開設了類似課程。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顧晉提出,應開展面向全社會的死亡教育。通過死亡教育立法,制定符合中國特色的教育教材。

死亡是一個並不需要回避也不能回避的話題。死亡教育的意義,在於教會人們更好地活,更有尊嚴地死。

誠如印度詩人泰戈爾寫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參考資料:

立遺囑的年輕人:去世了,就發一條朋友圈,2019年7月13日,新京報

高校死亡教育課老師帶學生旁觀殯葬流程:名為談死,實為論生,2018年11月9日,澎湃新聞

是時候把死亡教育提上議程了,2019年9月3日,荊楚網

年輕人眼中的生死觀:死亡也可以浪漫又帥氣,新華社杭州2018年4月5日電

作者:俞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