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指標高怎麼辦?


經常檢查的腫瘤標誌物有20多種。

腫瘤標誌物偏高,就說明得了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不增高,也並不表明一定沒有患惡性腫瘤!

40歲以上人群要進行腫瘤篩查。

腫瘤指標高怎麼辦?

作者:閻鈞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胃腸外科 副主任醫師

在體檢中,許多人都做了腫瘤標誌物的檢測。可是當體檢報告出來時,很多人的腫瘤標誌物數值異常,超過了正常範圍,再聯想到這是「腫瘤」檢查指標啊,不免憂心忡忡,以為自己患上了腫瘤。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腫瘤標誌物偏高,就說明得了癌症嗎?非也!這僅僅是一種提示和信號,不一定是腫瘤或癌症。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由腫瘤細胞產生的,存在於血液、細胞、組織或液體中,反映腫瘤存在與生長的一類物質。在臨床上,腫瘤標誌物的檢測對於腫瘤的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觀察以及預後評估具有一定的價值。目前臨床上經常檢查的腫瘤標誌物有20多種。

其次,腫瘤標誌物絕對不是判定腫瘤的金標準

理想情況下腫瘤標誌物應該是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即一旦增高就應該可以確診罹患了某種惡性腫瘤,而如果正常則又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地排除惡性腫瘤。但實際上,目前沒有一個腫瘤標誌物能夠完全達到這樣的目標。也就是說,腫瘤標誌物即使增高,也並不代表一定患了惡性腫瘤,而腫瘤標誌物不增高,也並不表明一定沒有患惡性腫瘤。

例如,臨床上經常用於診斷肝癌的甲胎蛋白(AFP),又比如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診斷評估攝護腺癌的一個重要指標,但臨床上若遇到某項腫瘤指標偏高的情況,必須具體地結合其他檢查來進行鑒別及明確。

常用的腫瘤標誌物有以下幾類:

1,甲胎蛋白(AFP):60%~70%原發性肝癌患者可升高,為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依據,特別是有B肝、肝硬化的患者應定期監測。但是,在一些肝炎、肝硬化病人以及懷孕的婦女體內,其數值都會引起一過性升高。而一些較早期的病灶較小的肝癌則又可能正常。

2,癌胚抗原(CEA):胃腸道腫瘤,特別是腸癌,癌胚抗原會升高。癌胚抗原對手術後監測有重要意義,腸癌患者經過治療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復正常,如果手術後癌胚抗原持續升高,就要考慮複發、轉移的可能,所以應定期監測。另外,吸煙可導致癌胚抗原增高。

3,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廣泛應用於攝護腺癌的腫瘤標誌物,65歲以上老年男性特別要注意,攝護腺癌與攝護腺肥大癥狀相似,兩者都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夜尿增多等表現,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務必檢測攝護腺特異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攝護腺癌。被檢測者如患有攝護腺炎或者其他一些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時,也可會引起輕度的升高。

4,糖類抗原19-9(CA19-9):對於診斷胰腺癌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高敏性為91.7%,特異性為85%。但是如果檢測當時存在膽道感染或者胃腸炎指標也會升高。

5,糖類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類抗原125可升高。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惡性腫瘤可升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腸癌、乳腺癌。

腫瘤標誌物其篩查意義在於提示作用,就是給大家提個醒要注意了。

再次,腫瘤標誌物增高,應該怎麼辦?

腫瘤標誌物的升高除了與惡性腫瘤的發生有關外,可能與身體某個部位的炎症感染,甚至不同醫院之間在具體檢測過程中的方法、試劑種類的差別均有關係。因此,體檢者若檢查出腫瘤標誌物增高,可先到當地正規的醫院複查,然後根據複查的結果。醫生會根據其增高的幅度、個人的癥狀、既往的病史等進行一個綜合的評估。

一般來說,對於特異性較低的腫瘤標誌物輕度增高,可在當地醫院一個月複查一次,若繼續在原數值範圍波動,可定期複查,若有增高的趨勢,則需進一步行其他檢查以明確原因。而對一些特異性較高的腫瘤標誌物,即使輕度升高,也必須引起足夠重視,進行必要的排查。

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只有持續觀察腫瘤標誌物的動態變化才能作為判斷依據。比如如果之前有腫瘤相關的病史,或者在隨後的跟蹤檢查中發現腫瘤標誌物持續升高,那麼應提高警惕,需要進一步進行CT、超音波等檢查。如果一次檢查結果某項指標輕度升高,不必過於緊張,應找專科醫生加以分析,先排除一些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並在一到兩個月後再複查。如果動態檢測結果繼續升高(一般認為檢測值升高25%以上才有意義)則提示可能存在腫瘤,應及時進行影像學檢查。一般情況下,輕度升高(超過正常參考值不是太多),發生腫瘤的可能性比較低,可考慮進一步檢查,或者動態觀察,不要過於緊張,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中重度升高或多項指標持續升高,提示腫瘤發生的可能性很高,應儘快就醫。

相對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腫瘤全程管理發展相對較慢,包括日常的篩查工作以及癌症倖存者的健康指導等。受限於經濟發展水準和人們健康觀念,中國人對癌症的篩查重視程度還不夠,「確診發現的時候很多人就是中晚期了,治療效果就差了很多。」隨著腫瘤發病年齡的逐漸年輕化,專家建議大家務必重視定期健康查體,而40歲以上人群要進行腫瘤篩查。

專家介紹

閻鈞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博士。

目前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胃腸外科第四專業組組長。長期從事一線臨床工作,擅長各種普外科常見疾病診治。主要從事消化道腫瘤的微創綜合性治療,尤其是胃癌、結直腸癌的手術及術後綜合治療。曾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匹茲堡醫學中心(UPMC)-消化道腫瘤中心學習及手術機器人(Da Vinci)培訓。從事胃腸道腫瘤轉移、複發的分子機制研究以及可降解鎂合金材料的開發和研製。主持國家、市局級課題多項,發表相關SCI收入論著20餘篇,核心期刊20餘篇。入選2016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D類-緊缺人才)項目以及醫院青年醫生培養計劃。

專家門診時間:周三上午、周三下午

編輯 馮中秋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