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病例解析:我的肺炎怎麼老不好?

一、病史簡介

男性,39歲,上海人,2018-11-28入住中山醫院感染病科。

主訴:反覆咳嗽咳痰20餘天。

現病史:

2018-11-06 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咳嗽咳痰,咳嗽較為劇烈,黃膿痰,量較多,伴輕度畏寒,無明顯發熱、寒戰,無胸悶、氣促。至社區醫院予感冒藥對症治療無明顯改善。

2018-11-11 當地查WBC 13.3*10^9/L,N% 81.8%,CRP 34.6mg/L,口服頭孢類藥物治療效果欠佳,並出現一次頭痛,較為劇烈,無明顯噁心嘔吐,無發熱。兩天后再次就診,改用阿奇黴素口服治療,但仍咳嗽,痰量較前減少。

2018-11-15 至某三級醫院門診查血 WBC 11.81*10^9/L,N 76%,X光示右下肺炎症(右下肺野可見片絮狀模糊影),予頭孢替安+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療9天。11-23複查血WBC 11.56*10^9/L,N 74.8%,CRP 0.95mg/L;查胸部CT示右肺上下葉肺炎,右肺下葉為著伴局部實變。11-24予拜復樂0.4g qd*2d。

2018-11-26 至三級醫院住院診治。複查血WBC 10.54*10^9/L,N 72.3%,CRP 8.8mg/L,PCT 0.02ng/ml;血隱球菌乳膠凝集試驗:陽性(1:320);真菌(1-3)-β-D葡聚糖和GM試驗均陰性。考慮隱球菌感染可能,行腰椎穿刺術:腦脊液壓力125mmH2O,腦脊液常規、生化、免疫、抗酸桿菌和墨汁染色找隱球菌,均無異常發現。11-27予拜復樂 0.4g+氟康唑0.4g抗感染治療。因咳嗽劇烈,11-28為進一步診治轉至中山醫院感染病科。

既往史:體健。否認生食海鮮肉類、活禽寵物飼養史,否認接觸霉變物質、疫區駐留史。

二、入院檢查(2018-11-28)

【體格檢查】

T 36.7.0 ℃,P 72次/分,R 20 次/分,BP 113 /82 mmHg

神志清,皮膚鞏膜無黃染,右下肺呼吸音增粗,心臟未及雜音,雙下肢不腫。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WBC 9.49*10^9/L,N%:79.6%, HB 148g/L,PLT 334*10^9/L

炎症標誌物:PCT:0.02ng/ml,CRP 10.1mg/L,ESR 61mm/H;

尿糞常規、肝腎功能:均正常

腫瘤標誌物、凝血功能、甲狀腺功能(-)

自身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細胞免疫:(-)

G試驗:陰性

隱球菌莢膜抗原:1:320

T-SPOT A/B : 1/0

呼吸道九聯檢:陰性

血氣分析:PH 7.4, PaO2 74mmHg,PaCO2 44mmHg,SPO2 95%

【輔助檢查】

11-28 胸部CT:右下肺炎性病變

11-28 心臟彩超:未見明顯異常

三、臨床分析

患者中年男性,既往體健,急性病程,臨床表現主要為劇烈咳嗽,無發熱,實驗室檢查提示炎症標記物輕度升高,肺部影像學表現為右下葉炎症伴部分實變,多種抗菌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間隔5天胸部CT示肺部病灶無明顯變化,病原學檢查顯示血隱球菌莢膜抗原陽性(1:320)。疾病診斷考慮如下:

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有咳嗽,病初有黃痰,雖無發熱,但血WBC和中性粒細胞、CRP升高,胸部CT示右下肺炎症伴部分實變,因此社區肺炎首先考慮。社區肺炎常見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以及非典型病原體如肺炎支原體和衣原體等,但患者外院已使用頭孢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藥物,咳嗽仍較劇烈,隨訪CT示肺部病灶無明顯變化,常見病原體引起的社區肺炎可能性小。

肺隱球菌感染:患者血隱球菌莢膜抗原兩次陽性,均為1:320,隱球菌感染可以成立。患者劇烈咳嗽,胸部CT示右下肺大片炎症伴實變,外院腦脊液檢查無異常發現,也無發熱等毒性癥狀,多種抗菌藥物(未使用抗真菌)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可考慮肺隱球菌感染,本病常表現為多發甚至單髮結節,但少數病例可為肺片狀滲出和實變,經支氣管鏡或經皮穿刺肺活檢可明確診斷。

其他疾病:病程中毒性癥狀不明顯,胸部CT提示疾病進展較為緩慢,因此肺部病灶需要考慮其他低度毒力病原體如諾卡菌、非結核分枝桿菌(NTM)等引起的感染。此外,肺淋巴瘤或機化性肺炎等非感染性疾病也需要考慮。確診有賴於肺活檢進行相關病原學或組織病理學檢查。但鑒於患者目前已經有肺隱球菌感染較合理的解釋,因此這些疾病可暫不予考慮。

四、進一步檢查、診治過程和治療反應

2018-11-29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組織送病理、微生物培養和mNGS。並開始予氟康唑(大扶康)600mg qd 抗隱球菌治療。

2018-12-01 肺組織培養:新生隱球菌。

2018-12-01 肺組織病理:符合隱球菌感染。

2018-12-05 隱球菌葯敏結果(MIC):兩性黴素B<=0.5,氟康唑 4,伊曲康唑 0.25,伏立康唑 0.125

2018-12-06 肺組織(11-29採樣)mNGS回報:新生隱球菌,核酸序列數2924(因為是免費檢測標本,所以測試周期較長)

2018-12-07 抽血送氟康唑谷濃度送檢,12-11回報16.8mg/L。

2018-12-13 複查胸部CT:右肺上葉病灶較前增大,右下肺葉病灶與前相仿。抗真菌治療2周,效果不佳,是療程未到?繼續原方案治療還是是增加氟康唑劑量?聯合氟胞嘧啶?還是改為兩性黴素B?經與患者溝通後,考慮兩性黴素B療程長,副反應較多,患者及家屬存在較多顧慮,與患者反覆溝通後,結合患者隱球菌葯敏氟康唑MIC和氟康唑谷濃度,調整抗真菌方案為:氟康唑(大扶康)800mg qd+氟胞嘧啶1.5g qid。

2018-12-28 複查胸部CT:右肺上葉、右肺下葉病灶較前均明顯吸收。

2019-01-02 複查隱球菌莢膜抗原滴度 1:1280。01-03 因肺內病灶明顯吸收、咳嗽癥狀好轉,故囑出院,門診繼續氟康唑800mg +氟胞嘧啶1.5g qid治療。

2019-02-01 複查胸部CT示右肺病灶較前片明顯吸收。

2019-02-20 複查隱球菌夾膜抗原滴度:1:160,繼續氟康唑+氟胞嘧啶治療中。目前已無咳嗽,CRP 1.0mg/L,ESR 13mm/H。

治療後反應

五、最後診斷與診斷依據

最後診斷:肺隱球菌病

診斷依據:患者免疫功能正常的中年男性,急性起病,主要表現為劇烈咳嗽,全身毒性癥狀不明顯,炎症標記物(ESR和CRP)輕度升高,血隱球菌莢膜抗原陽性且滴度較高(1:160-1280),經皮肺穿刺活檢病理顯示肉芽腫性病變,PAS、六胺銀(+),符合隱球菌感染,組織培養為新生隱球菌,使用較大劑量氟康唑(800mg qd)聯合氟胞嘧啶治療後肺部病灶明顯吸收,故肺隱球菌病診斷成立。患者起病時伴有頭痛,外院行腰穿除外顱內受累,入院後未再頭痛,中樞神經系統累及無依據。

六、經驗與體會

肺隱球菌病是免疫抑製患者的常見感染,有報導其發病率可高達5%,而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較為罕見,發病率僅為(0.4-0.9)/10萬。肺隱球菌感染的常見表現為肺部多髮結節病灶。對於單髮結節或者大片肺部炎症或實變表現者,臨床容易誤診漏診。中山醫院感染病科近3年收治了約100例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隱球菌病,其中大葉性肺炎樣改變的佔到約1/3,提示本病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可能也並非罕見。對於肺部病變表現為實變,臨床毒性癥狀不明顯、炎症標記物正常或僅輕度升高,與肺炎病變範圍和嚴重程度不相匹配,尤其是病變進展較緩慢、常規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時,臨床醫生在鑒別診斷時應考慮到肺隱球菌病之可能性。

對於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輕到中度肺隱球菌病,IDSA指南推薦使用氟康唑400mg qd,必要時可增加劑量。該患者入院後使用氟康唑600mg qd 的方案,但治療效果不佳,對繼續使用氟康唑治療是否有效產生了懷疑,欲調整方案為兩性黴素B+氟胞嘧啶,與患者充分溝通後患者及家屬對使用兩性黴素B存在很深的顧慮,故根據葯敏結果(氟康唑的MIC為4.0mg/L)和血液中氟康唑谷濃度較低(16.8mg/L) ,我們將氟康唑(大扶康)加大劑量至800mg qd,同時聯合氟胞嘧啶1.5g qid,獲得較滿意效果。故對於氟康唑治療效果不佳的肺隱球菌病,首先需考慮氟康唑劑量是否足夠?是否可選擇聯合氟胞嘧啶治療?同時建議盡量積極進行組織的真菌培養、葯敏試驗以及血液氟康唑濃度監測,以指導臨床準確選擇抗菌藥物品種和給藥劑量。

中國侵襲性真菌耐葯監測網(CHIF-NET):2010-2014年收集的645株新生隱球菌氟康唑敏感率74.1%,劑量依賴敏感率16.3%,耐葯率為9.7%;伏立康唑敏感率為99.4%。因此在臨床治療肺隱球菌病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使用常規劑量效果不佳的情況,此時應考慮劑量依賴性菌株或耐葯菌株。根據葯敏結果,對於劑量依賴性菌株,建議增加氟康唑的劑量;對於耐葯菌株,可直接使用兩性黴素B。

指南不推薦將隱球菌莢膜抗原滴度作為評判療效和療程的參考依據。本例患者出院時肺部病灶明顯吸收,炎症標記物顯著下降,但莢膜抗原滴度反而明顯升高,我們評估後認為抗感染有效。繼續使用大劑量氟康唑聯合氟胞嘧啶治療,2個月後隨訪,莢膜抗原滴度出現下降。

參考文獻:

[1] Kaixiong Liu, Haibo Ding, Bing Xu,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non-AIDS patients pathologically diagnosed with pulmonarycryptococcosis.J Thorac Dis 2016;8(10):2813-2821.

[2] Xiao M, Chen SC, Kong F Five-yearChina Hospital Invasive Fungal Surveillance Net (CHIF-NET) study of invasivefungal infections caused by noncandidal yeasts: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azolesusceptibility. Infect Drug Resist.2018 Oct 9;11:1659-1667.

[3]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 of Cryptococcal Disease: 2010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50:291–32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