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貸備案新規意見稿流出:須6個月內補足注冊資本金

一、網貸備案新規意見稿流出

今日,一份帶有自媒體消金時代logo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下稱“方案”)在網上流出,該《方案》對試點網貸機構備案條件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第一:嚴格劃分網貸機構類別;

第二:充實網貸機構注冊資金;

第三:繳納一般風險準備金;

第四:設立出借人風險補償金;

第五:增強網貸機構股東信息審查;

第六:完善網貸機構高管管理;

第七:完善網貸機構公司治理制度;

第八:規範網貸機構創新業務發展;

第九:禁止網貸機構交易主體;

第十:加強網貸機構投資者保護;

第十一:統一網貸機構注冊名稱及經營範圍。

《方案》提到,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網貸機構實繳注冊資本不得少於5000萬元,全國經營機構實繳注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5億元,實繳注冊資本應為貨幣資金,網貸機構資本金應為股東自有資金,股東不得委託資金、債務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入股。並著重強調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網貸機構應當按照本通知要求於6個月內將注冊資本金補足。

在風險準備金方面,單一省級區域經營機構對於新撮合的業務,應當按照撮合業務餘額的1%固定比例繳納一般風險準備金,全國經營機構應當按照撮合業務餘額3%的固定比例繳納一般風險準備金。並要求網貸機構自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於12個月內將其存量業務一般風險準備金全部補足。

更為重要的是,《方案》還對出借人的出借金額進行了詳細的限額規定,自然出借人在同一網貸機構的出借餘額不得超過20萬元,在不同網貸機構合計出借餘額不得超過50萬元人民幣。

網貸平台的備案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其進展一直不盡人意。備案規則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導致行業從業者紛紛陷入迷茫等待的狀態。

從2016年11月銀監會首次提及備案,到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各地在2018年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轄區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

如今,兩年時間已過,但備案這事還懸而未落。

“平台有了備案,就有了背書。一旦平台出了事,責任就變成了監管層的,備案不會輕易落地,監管層也是邊走邊看,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此前,有業內人士對於備案的進程如此表態。

而P2P平台們對於備案一事,似乎也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目前,我們就是等,一邊準備合規資料,一邊等待,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落地。”某P2P平台高管直言,當下什麽也做不了,備案下來之前,能做的只有按照監管的規定,保證平台合規。

一段時間內,行業陷入低迷狀態,企業未來猶如霧裡看花。

然而,轉機最近出現。

今日流出的《方案》提到,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網貸機構實繳注冊資本不得少於5000萬元,全國經營機構實繳注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北京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羽稱,“關於最新的備案信息,目前只是意見稿,最終定稿要6月才能確定,不知道是否還會有變化。”

與此同時,報導中關於監管層要求區域性P2P平台實繳注冊資本不少於5000萬,全國性的實繳注冊資本不得少於5億元的規定,也引起了平台們的注意。

就在此消息傳出的當天下午,玖富普惠便公開信息,宣稱平台已率先實繳20億注冊資金,目前資金已經全部到位。

對此,張羽表示:“平台的注冊資本的要求主要是為了讓平台能夠有抵禦風險的能力。”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並非平台的實繳資金越多,平台就越安全,實繳資金只能作為投資的參考標準之一。

另外,此前一直被監管禁止的備付金成功復活,堪稱意料之外,業內認識調侃稱:“P2P又回到了信用中介,而不是信息中介。”

“P2P事實上乾的就是信用中介,單純的信息中介沒有生路,即使不允許平台有風險準備金,也會有各種變種出來,只會把風險傳遞到P2P行業之外。以前過於理想化,不考慮可落地性。”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副秘書長陳文一語道破重提風險準備金的原因。

備案、注冊資金、備付金,監管勢在必行,備付金的重提,或可換回投資人的信心和勇氣。

但備案和注冊資金的硬性要求,勢必成為壓在各家網貸平台身上的大山。

根據零壹財經近期發布的《2019年P2P網貸第一季度報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有1027家,同比下降52.5%;行業借貸餘額為8029億元,環比下降3.6%。

其中,正常運營的平台中,實繳注冊資本達到5億的平台不足10家,5000萬及以上的平台有200多家。

目前,月半財經梳理了網貸行業成交量相對較大的50家P2P平台,統計了其注冊資本、實繳資本、以及借貸餘額,數據僅供參考。

(注:除宜人貸、人人貸、輕易貸、冠e通、叮咚錢包五家平台數據來源於平台官網外,其余45家平台注冊資金,實繳資金數據均來源於: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平台借貸餘額來源於平台官網數據)

根據統計發現,在2月成交額靠前的50家P2P平台中,實繳金額大於5000萬的平台共計26家,其中,輕易貸實繳金額最多為25億元,玖富普惠、人人貸實繳金額為20億元,愛錢進、恆易融實繳金額為5億元。

實繳金額少於5000萬的P2P平台共計8家,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宜人貸,和信貸這樣的上市公司,前者實繳金額3000萬元,後者實繳金額100萬元。

未披露實繳金額的平台共計16家,其中包含業內貸款餘額位居榜首的陸金服,上市公司微貸網,但根據平台官網顯示,陸金服、銅板街、51人品、你我貸等平台的實繳金額均為平台的注冊金額。

月半財經統計發現,50家平台僅有26家平台實繳金額超過5000千萬,8家平台低於5000萬,另外16家則未披露數據。想必近期備案消息傳出之後,各家平台又會有新的動作出現,比如,忙於增資。

心酸的是,滿足了監管對實繳金額的規定,或也未必就能取得備案的資格。畢竟實繳金額只能增加平台對風險的抵禦能力,而非平台合規的唯一衡量標準。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行業靜默數月之後,監管層突然的發聲,又給予了行業活躍的信心。

“有了明確的方向,各方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動。”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直言:“網貸業需要明確的預期,無論寬嚴鬆緊。”(文/晨曦 投中網旗下月半財經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