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了不喜歡的專業,就一定要轉專業嗎?高校該怎麽做?

文|冷絲

欄目|大學校園

我國高考和高校獨特的錄取制度,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一種尷尬:很多考生為了讀一個好的學校選擇了冷門專業;幾乎所有的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均選擇了“服從調劑”;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新生和大一學生要求換專業。

但是,高校畢竟不是“菜園子”,不可能每個季節栽種不同的莊稼,因就業市場的需要、國家的要求和師資力量的限制等等,高校也沒辦法滿足每個同學對專業的要求。

因為種種原因而讀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這樣的大學生是否一定要換專業呢?

冷絲倒認為,除了個別情況,一般而言,其實不用換專業,而高校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其一,為學生未來就業著想,高校應當將學業指導與職業生涯教育相結合。

在大學生轉專業之前,通過學業指導課程和講座的開設,提高學生對現有專業和感興趣專業的認知度,並結合自身情況來判斷自身條件與相關專業的契合度。從社會學角度看,職業不僅與學生的個人興趣、能力有關,而且與學生人格特質等因素存在較大的關聯。

高校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讓學生了解自身的特點與相關職業要求,正確認識專業學習與未來職業關係,減少不必要的轉專業行為,提升學生轉專業決策的 “正確性”。

同時,在大學生轉專業之後,高校不應該就此停止工作,而應該針對成功轉入學生開設新專業的適應性講座,使這些學生盡快適應新專業的學習,而對於未能成功轉出的學生應加強心理引導與教育,幫助他們在現有專業學習中找到合適的興趣點與發展方向,或設置合理的二次轉專業政策等等。

其二,解決學生對專業的學習需求,高校可以把公共課與專業課模塊組合。

針對學生的需求,高校可以適當增加公選課數量,增強學生知識視野和專業素養、市場適應與競爭能力、創新精神等等,防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現象。

同時,高校還應該將相似度比較高或專業方向過窄的相關專業以適當的專業方向模塊化,由此適度淡化專業方向,既可減少專業設置,減少學科內的部分專業的轉專業問題,又可滿足人才市場需要。通過通修課程與模塊化課程的結合,既增強了本科的“基礎”教育和專業教學資源的柔性,又有助於提升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學習深度與學習興趣。

其三,大學專業設置既要依靠市場化驅動,也需要學校內部宏觀調控。

從社會發展和高校生存角度看,就業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價值所在,但知識的培育周期和社會對相關人才需求的培育周期很難同步,高校總是以就業作為核心標準,那麽很容易淪為技能培訓組織機構。

因此,充分落實高校專業設置的權限,促使高校緊跟諸如“雙創”等國家相關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變化,對相關專業進行適當前瞻性調整,滿足市場的人才需求,及時優化就業難、市場需求緩慢、產業結構變動大的專業。

同時,高校的專業設置要符合國家整體人才需求框架,平衡國家人才教育戰略發展需要與專業吸引力關係,如通過學費、就業等政策增強對哪些國家必需而市場需求慢且就業難的專業上的支持。

其四,以學生為中心,高校要把多元化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

優化教學資源,強化人才交流培訓機制,增強教師的業務柔性能力。結合專業自身特色,開展理論與實踐結合、研究生教學、微課堂等多元化教學模式,提升課堂互動與教學效果,用多標準、多模式發揮學生的個性與特長,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準與競爭能力,合理化轉專業的關鍵。

冷絲認為,高校管理者要多多擔當,比如,高校要探索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對於就業市場小、國家發展需要或急需的專業,可采取諸如訂單式、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解決部分因市場信息不對稱或學非所需等各類就業問題,以平衡國家人才教育戰略發展需要與市場現實需求之間的關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