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押金遊”“會員遊”暗藏風險 或血本無歸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年來,旅遊金融模式受到追捧,無論是傳統旅行社還是線上旅遊平台,都推出了各種類型的旅遊金融產品,諸如押金旅遊、會員製、套餐銷售等。只要將資金放置在旅行社一定時限,就可以獲取利潤,這也著實吸引了眾多消費者。

然而,類似的旅遊產品引發的合約糾紛不時見諸於媒體。例如,此前發生在北京的海濤旅遊、青揚旅遊等旅行社因“押金旅遊”金融模式面臨擠兌和資金緊張就曾引發關注。那麽先交錢再旅遊背後究竟暗藏哪些風險?

2015年,北京的靳女士通過朋友介紹,接觸到了海濤旅遊。

靳女士說:說它玩得便宜,交四萬九千八押金能玩好多地方,能玩美國東西海岸,土耳其。能玩六條線,比外頭便宜,完了還退你押金。

在去過兩條線路之後,承諾退還的押金卻被一拖再拖。

靳女士說:我第一次交了四萬兩千八,玩完美國夏威夷回來了,玩了北歐回來了,協定上寫的是扣了一萬塊錢,還我三萬二。春節的時候給我打電話說沒錢,說先不還。

雖然遲遲沒有拿到押金,靳女士卻仍然沒有意識到風險的存在。2016年底,由於業務員口頭承諾,交納48600元押金可以免費遊覽包括土耳其、南非、以色列在內的六條線路,靳女士還拉來了朋友。不過,合約中約定的線路卻一直未能成行。

靳女士說:第二次我自己交了四萬八千六,都是押金,說還給手機,我還把朋友拉進去了,她也交了四萬八千六,(他們說)玩了回來一分不扣,就要你的押金。結果就去了一個柬埔寨,之後就再也沒玩了。

2017年上半年,北京海濤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被爆出消費者集體維權,原因是多次出行計劃爽約,大面積拖延退款。風波愈演愈烈,目前仍有大量消費者沒有拿回押金。

中國之聲記者調查發現,類似的旅遊模式在行業內頗受矚目。他們往往以超低價吸引遊客,一些旅行社為取得消費者信任,往往對旅遊項目美化包裝,強調“優惠”、“免費”等噱頭,這也讓不少中老年人中招。

天津的陳先生今年68歲,去年年底,經朋友介紹,找到了天津泳利國際旅行社,在交納了押金和團費總計45000元後,準備和老伴前往北歐四國。

陳先生:這個旅遊公司存在了五年了,去年十一月份他需要押金,北歐四國,就是瑞典挪威什麽的,他說兩萬塊押金,兩千五百塊錢的團費,團費以後還得交,你先交兩千五,我們老兩口子一共交了四萬五,他說以後再交,交多少不知道,再交三千五千的,也便宜啊。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今年3月6日,泳利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被警方控制,陳先生此前交納的押金團費打了水漂。

陳先生表示,之所以被騙,還是因為被其低廉的價格所吸引。“不都看他便宜嘛,之前押金還退了關鍵是。存在了四五年了嘛,原來他返還了,我琢磨他這是玩的呀,就像擊鼓傳花似的 ,他的資金鏈就斷了。”

另一位受害者王女士告訴中國之聲記者,除了價格低廉之外,辦理會員卡就能免費出國遊也是泳利吸引消費者的另一手段。

王女士說:會員卡就是一開始交一百塊錢一年,然後你跟它走就便宜,然後再辦轉年就是二百,就金卡會員,還是拿這個跟它走。有辦意大利卡的,就是699的那個會員卡,這都是出國每年免費出去一次。

王女士表示,時至今日,此前交納的押金也遲遲沒能退還。“那個錢就是押金,交了兩萬塊錢,兩個人一共四萬吧。用這個押金去玩去,18年該這個押金回來了,我們就不想再去了,他當時承諾三十個工作日,到後來就是好像說話不算數了。一再往後壓,本來我是春節之前,我這押金都能回來,說還得往後。往後就往後吧,三月份就說是14號給,那個單據也照好了,銀行卡也給他了,3月6號他就出事了。”

據了解,早在2016年3月,天津市旅遊執法大隊就曾針對泳利等個別旅行社收會費,組織低價遊,存在的金融風險發布過消費特別提示。

天津市旅遊執法大隊隊長沈付彪在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我們發現這種苗頭之後,我們也向其他部門進行了通報或者是報告,我們認為他存在金融風險。他超出了旅遊行業管理的範疇,我們市金融局也召集相關的部門對這類的問題也進行過研究,他采取這種方式是不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在調查取證的過程當中,他出現了問題。目前據我們了解的情況,警察機構已經立案,他們的主要負責人都已經被控制了。

沈付彪介紹,國家旅遊局此前發布的《關於規範出境遊保證金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出境遊保證金“不得以現金或現金轉账方式直接收取,不得要求旅遊者將出境遊保證金直接存入旅行社工作人員提供的個人账號”、“收取出境遊保證金,均應采取銀行參與的資金託管方式”。然而一些旅行社在消費者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收取押金,並大力宣傳會員製、預付卡等預交費用方式,往往存在終止消費退卡難、商家承諾兌現難、服務品質保障難、消費維權舉證難、經營倒閉追償難等多重風險。

沈付彪說:比較明顯的一個是收取押金,就是在遊客出境遊的時候,收取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它的理由就是保證遊客能夠按時回國,避免出現滯留的現象;還有一種就是捆綁式的銷售,好幾種產品放在一起,相對來說,價格比較誘人;還有一種方式呢就是采取會員製,就是你加入我的會員,然後交一定數額的會員費,你可以選擇旅遊產品的時候享受一定的優惠,比較明顯的共同的特點都是要先交錢,或者是有一定數額的資金沉澱在旅行社,這種我們感覺是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除了一些傳統旅行社,攜程、途牛等線上旅遊平台也都相繼推出了各種類型的旅遊金融產品。但業內人士表示,旅遊金融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相關的監管規定較為模糊,高收益的背後,的確存在著高風險。

2015年,北京旅行吧旅行社曾因推行“押金旅遊”金融模式,無法歸還消費者上千萬元押金。2017年,北京青揚五洲國際旅行社也因出境遊保證金和理財產品無法兌付引發消費者維權。

著名旅遊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創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思敏認為,類似旅遊金融模式的出現,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不無關係,但其背後也存在隱憂。

劉思敏說:一方面是旅行社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這麽一種反應,同時當然也是金融這種模式深入到各行各業這麽一種反應,這種模式本身從理論上講沒有問題,它是完全是可行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它更多的是因為是市場競爭激烈的一種結果。所以對於很多旅行社來講的話,他可能實際上還沒有吃透金融的這個概念,為了應對市場的競爭,可能就盲目的去採用了旅遊金融的模式。旅行社之間採用了這種旅遊金融模式,你拿到了這筆錢,實際上沒有更好的投資管道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去覆蓋你要給遊客回饋的那一部分,才會出現我們看到的類似海濤旅遊這樣的去試水,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在劉思敏看來,消費者一定要理性消費,對過於優惠的產品,應本能的保持戒心。

劉思敏說:包括交押金、預付卡、辦會員這樣的旅遊金融模式,它的最大的風險就是如果旅行社或者這個OTA假如資金鏈斷裂,運轉不靈的情況下,你可能就會血本無歸。中小型的特別是小型旅行社做的那種旅遊金融模式,我覺得對消費者來講,對遊客來講,它是會有血本無歸的可能性的,所以必須慎重。因為它往往是屬於融資極為困難的情況下的這麽一種自救的這種行為,那背景如果不是很強大的話,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記者:楊博宇、賈立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