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買了縣城裡的房,為啥還在村裡住?原因竟在這兒……

農村發展日新月異,讓城鄉之間的差別也越來越小。甚至有不少村裡的人,已經在縣城裡買了房,享受上了城裡人的生活。不過,說句澆冷水的話:這些在縣城裡買了房的人,有的並不常在城裡住,為啥呢?因為他們在城裡沒有工作也沒收入,還得靠在村裡種地來維持生活。其實這樣的現象,在各地都有不少。那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說到底,還是因為產業結構布局不到位,生產與生活不匹配。

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譚向勇,在《中國經濟大講堂》中講到:“我們中國目前這個產業的比重,我們的農業大概佔不到8%,我們的二產就是工業,佔到大概40%樣子,我們的服務業已經超過52%,這是整個國家,但是對於一個縣城來說,各種不同地區差異很大,有的縣城以農業為主,它的工業、它的服務業是非常不發達的,所以這兩個之間有時候經常矛盾。”

工業、服務業不發達,就業情況就自然好不到哪兒去啊。這樣的道理,大家都能明白。進城沒事乾,就算縣城裡蓋了不少房子,也都賣出去了,但是真正搬進去常住的並不多。時間一長,對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肯定是不利的。所以,這縣域的產業布局必須得合理規劃。

到底該如何布局呢?讓我們再聽聽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譚向勇,在《中國經濟大講堂》中提出的觀點:“一個縣城至少這個二產也要發展起來,二產不是說你從頭去做,而是你可以給更大城市裡面的產業、它的上遊或者是下遊做個什麽事情。”

如果能努力發展輕工製造之類的第二產業,或者進一步調查清楚周邊大城市的工業製造業發展情況,然後在大產業鏈上尋找適合自己的定位,發展相關的配套產業,還怕解決不了進城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嗎?而且,第二產業發展起來後,不僅能讓城市的產業結構更優化,讓縣域經濟更有活力,同時也會帶來服務業的發展需求,縣域經濟的結構,肯定會越來越好。

這該怎麽做呢?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啟發啟發!山東有個地方叫壽光,北京的大部分蔬菜都是這地方供應的!其實很多年前,壽光只是個蔬菜種植基地,後來圍繞蔬菜產供銷的服務,慢慢地把蔬菜的種植、批發產業都做起來了。到現在,壽光不僅把自家種植的蔬菜供應到全國,而且還代理全國其他地方的蔬菜運輸和銷售,發展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蔬菜集散地!您看,在農業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服務業,造就了一個多大的市場!帶動了多少就業!創造了多少財富!

縣域經濟發展,先從優化產業結構上找出路,您說對不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