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停止舒適,才是求生

內容來源:本文內容來自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筆記俠經授權發布。

作者|Lachel

封面設計 &責編| 馬暢

第3745篇深度好文:5832 字 | 14 分鐘閱讀

精選筆記·文化生活

本文優質度:★★★+口感:炸醬面

筆記君說:

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在電子產品的上?是否有很多時間你原本並不想浪費?但是,電子產品到底是如何偷走你的時間,甚至是金錢和健康的呢?疑惑在這裡解開。

以下,盡情享用~

一、停止信號&時間黑洞

上周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

我平時刷知乎,都是默認選擇“關注”頁,看我關注的用戶。但這次,我試著調成了“推薦”頁,看算法給我推薦的內容。

然後,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自己在那幾天裡刷知乎的時間,結果很有意思:

儘管我有意識地控制時間、儘管算法推薦的內容質量不如我關注的用戶的內容質量,但前者所消耗的時間,仍然要比後者多。

原因是什麽呢?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我關注的用戶不多,所以很容易刷到末尾。

理論上來說,哪怕我刷到了末尾,我也可以去看看別的東西——比如同一個問題下其他回答、相關問題等等。

但是“已經到了末尾”的念頭一旦進入意識,就會給我一個信號:你已經刷了很久了,該去做點別的事情了。

作家Adam Alter把這種念頭叫做“停止信號”。你也可以理解為,它是一種“心理邊界”,會提醒你“該停下了”。

不要小看它,很多時候,它的影響是超乎想象的。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

本來只是想查個資料,但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個鏈接點擊過去,在一個個頁面間不斷跳轉,等醒悟過來時,已經花費了大量時間。但究竟都看了什麽內容,卻說不出來。

這是因為互聯網所帶來的“時間黑洞”,屏蔽了你的“停止信號”。

社交網站發明了信息流,連跳轉鏈接也省去了,你只需要往下滑動,新的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被送到你面前。

信息流的模式,進一步降低了我們獲取信息的阻力。除非你刷信息刷到“上一次開始的地方”,否則你很少能觸碰到“邊界”。

而如今,算法的崛起,又將這種模式推到了極致。

通過你的行為,算法可以找到對你最具吸引力的內容,省去人工推薦的成本和時間線的不可控性,源源不斷地分發內容。

更有趣的是: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在為算法貢獻素材,成為它的養分。它會依據你的行為壯大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掌握你的喜好。

2015 年,劍橋大學和史丹佛大學做過一項實驗。

他們邀請參與者A的一系列親朋好友,回答一份針對A的測試問卷,來測試他們對A的了解程度。

與此同時,他們根據A在社交網絡上的行為數據,讓算法來同步回答問卷上的問題。

結果是什麽呢?只需要10個“喜歡”,算法對你的了解,就會超過你的同事。而一旦有了300個“喜歡”,算法對你的了解,就可以超過你的伴侶。

甚至,在一些情況下,算法比參與者本人更了解他們自己——在一些對未來行為和決策的預測中,算法的準確性居然比本人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你是在主動吸取信息,還是在被算法飼養?回答可能會令人憂慮。

二、沉浸感

這種對於邊界的模糊和淡化,在心理學上,就叫做“沉浸感”。

具體來說,就是:

當你進入某個情境時,盡可能減少其他因素對你的干擾,降低你的認知負荷和注意力負擔,讓你無需去反覆思考,得以全身心投入這種情境之中。

它的目的是什麽?就是讓你舒服。這種做法,其實十分常見。

比如,你在商場裡購物,是永遠看不到商場裡有時鐘的,也看不到能望到天空的窗戶。目的就是讓你注意不到時間的流逝,能多逛一會、多買點東西。

媒介內容不斷走向多媒體化,從文字,到圖文、到音頻、到視聽……這也是一種提高沉浸感的方式。

通過全方位刺激你的感官和腦區,讓你感到舒服,降低獲取和理解信息的成本,從而讓你自願“留下來”。

電子產品不斷走向智能、大屏、便攜,不停推出適配的APP,打造和營造生態,就是為了能夠讓你更輕鬆、更舒服地使用它們。

以及,各種“遊戲化”的教育軟體、學習軟體,各種把內容不斷切割、打碎、故事化的內容產品,也全都有同一個目的:降低你的使用和觸及成本。

這些行為都很好,只是有一個問題:

這些努力為我們營造沉浸感,讓我們的體驗更加舒服的人,他們自己真的會需要——或者說喜歡——這種感覺嗎?

不一定。

2014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許多科技行業的領袖、高管和投資人,在家裡都會限制子女對電子設備的使用。

比如,在iPad剛面世時,賈伯斯就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們沒有用過iPad,他也限制他們對科技產品的使用。

《連線》雜誌前主編、“長尾理論”的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家中所有數位設備中都啟用了家長控制,並嚴格限制使用時間。

Blogger、Twitter和Medium的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表示,他不允許孩子們使用iPad,而是向他們提供了大量紙質書,供他們隨時閱讀。諸如此類。

非科技行業的家長可能會在8歲就給孩子提供數位設備;而這些科技行業的家長,通常要到14歲才給孩子手機,16歲才允許孩子開通手機上網。

為什麽?原因很簡單:越方便、越舒服的事物,往往意味著“邊界”的缺失,也極容易使你沉迷。科技行業的家長們,必定深諳其道。

我想強調一下“上癮”和“沉迷”的區別:

上癮,是你明知它不好,但無法控制自己接近它、靠近它;而沉迷,是你在使用它的過程中,非常投入,以至於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更不用說返回、退出、離開。

這跟心流非常相似,但不同之處在於:

心流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它伴隨的是幸福感、成就感;而沉迷是一個消費的過程,它往往伴隨的是失落、沮喪和懊惱——我怎麽又浪費了這麽多時間!

三、我們過著被人設計好的生活

但這不能怪你。消費型社會的特徵之一,就是讓你卸下防備、放鬆警惕,沉浸在外部一切為你營造的“滿足的幻覺”之中。

然後,你會老老實實地投入你的時間、注意力以及金錢。

換言之:你周圍的一切,幾乎全都是被精心設計好的。

2014年,New Scientist(世界著名的科學科技新聞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在美國,每人每年平均消耗40千克的糖,相當於每天消耗109克。

這個數據是什麽概念呢?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每天遊離糖的攝入,盡量控制在25-50克之間。而你隨便拿起一瓶飲料(比如500毫升的可樂),它的糖含量就在50克出頭。

這就是食品工業為我們設計的幻覺:把高糖分藏在食物裡,通過刺激你的“獎賞回路”,讓你意識不到這一點,舒服地把它們吃下去,進而不斷購買和消費。

再舉一個例子。2011年,研究者Chartterjee和Rose的實驗表明:

使用現金和信用卡的人,在消費時有一個差別——前者會更多地關注“成本”,而後者會更多地關注“收益”。

這帶來的直接結果是什麽呢?使用信用卡的消費者,會更容易進行衝動消費和透支消費。

2018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幾乎所有關於信用卡的研究,都得出了一個結論:信用卡會令我們消費更高的金額。

甚至,哪怕僅僅是出現信用卡的標識,也會令我們多支付10%的金錢。為什麽會這樣?

原因非常簡單。使用信用卡時,你的整個付款流程是非常舒服的——不需要碰到紙幣、不需要數錢、不需要找零,金錢被抽象成一個數字和符號。

從心理上,你對账戶的“警惕程度”就降低了。

當然,這些研究都是針對信用卡用得多的歐美國家。在國內,大家可以自行轉換成“手機支付”,本質也是一樣的,甚至還要更簡單:你連錢包都不必拿出來了。

同樣道理的的還有各種會員卡、儲值卡、禮品卡……

當你的消費完全跟“付款”分離時,你幾乎就不會有任何“邊界意識”。你甚至都不知道每次消費了多少錢、上一次充值是多久、平均下來消費了多少、額外付出了多少等等。

當你放棄掌控自己的心智時,別人就會來佔據它。

四、不要在舒服中沉浸

所以,我有一個習慣:下意識警惕一切試圖讓我“沉浸”的事物。

除了創作,我不喜歡一切沉浸。因為沉浸,往往就意味著,它試圖卸下你的防備,松弛你的控制,掌握你的情緒、行為和心智。

對我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

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遊戲,或是其他娛樂形式,我都只有兩條基本的評判標準:

第一,它是否需要我去動腦;

第二,它是否有明確的邊界,不會讓我不知不覺投入過多情緒、注意力和精力。

遵照這兩條準則,你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會覺得很麻煩、很累——但這是一種讓自己時刻保持警醒的標準。

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當你閱讀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時,如果作者不斷試圖挑動你的情緒,讓你憤慨、激動、焦慮、興奮,那你可能需要留心——作者的內容可能並不那麽站得住腳,所以才需要用情緒來彌補。

眾所周知,我們的情緒大腦和理性大腦是互相抑製的。所以,如果有人試圖讓你沉浸在某種情緒之中,那必然會削弱你的思考力和判斷力。

像很多人奉為圭臬的《烏合之眾》(勒龐著),其實在學界也是有不少爭議的。因為其內容觀點中的斷言過多,容易引起大眾的情緒,卻缺乏嚴謹的論證和數據。

哪怕是我很喜歡的史蒂芬·平克,也曾被人指出:他在幾本著作中,犯了主觀挑選數據、忽略負面論據的問題。

給大腦做一個按摩,讓情緒進行一次翻騰和釋放,固然會很舒服——但它真正能給你的是什麽?這是需要去警惕的。

同樣,如果在吸收一個信息時,你感到特別舒服、流暢,那多少也要留心:你很可能只是獲得了一種“沉浸的體驗”,但事後什麽也都留不下來。

我們的記憶和理解效果,是跟付出的精力呈正相關的。你花費多少腦力,能夠獲得和鞏固的知識就有多少。

很多時候,沉浸於舒服之中,未必是一種好事——它也許意味著,你對自身的掌控能力,正在被取代。

五、如何做自己的主人?

我希望你警惕的,實質上就是“自主性”的反面。

它導向的往往是一種異化——你以為你的行為是出自你的意願,但其實,有可能是被外在信息影響、乾預和操縱的結果。

這樣說可能有點嚴重,但絕非危言聳聽。

傳播學在這幾十年裡,有一個重要的研究論題,就是傳媒對閱聽人的潛在影響力。“魔彈”、“議程設置”、“擬態世界”、“把關人效應”……再到如今的“社交媒體”、新媒體時代的“意見領袖”、“傳播節點”、“輿論造勢”等。

許多我們自認為那是自己的觀點,實際上那只不過是別人灌輸給我們的意識而已。

行為經濟學作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這幾十年來的成就之一,就是發現人是非理性的。我們極容易被外在的線索和內在的固有思維所影響,做出種種有跡可循的判斷。

科幻小說也有一個永恆的母題,那就是在未來社會中,人被機器所豢養。我們失去了對外界的感知、對自我的掌控,而將一切交給機器和流程。在這種舒服之中,我們逐漸麻痹、弱化……

所以,只有當自己的行為完全出於“自主性”時,我們才是自己的主人。為了實現它,我們能做些什麽呢?

1.保持距離

如何讓自己避免被沉浸?最直接的解決方式,就是保持距離。

不僅僅是跟外界事物、情境保持距離,也包括跟自己的內心保持距離。就是這麽一個過程:抽離,覺察,控制。

這是一套有效的工具箱,可以幫你提高對外界的感知能力和乾預能力。

具體而言:

抽離,從所處的情境中跳出來,以監視者的視角觀察自己;覺察,意識到自我的狀態、自己在做什麽、產生了什麽反應、與外界在進行什麽樣的互動;控制,有意識地控制自我的行為,約束自己的注意力,乾預自己的思維。

不妨從這幾個簡單的場景入手,來試著跟自我和外界保持距離:

當自己產生任何情緒時,自問:我產生了什麽樣的情緒反應?它是因為什麽事而產生的?這種反應合理嗎?

當自己自然而然地得出某個結論、作出某個推理時,自問:這個推理一定成立嗎?是否有反例或其他可能性?

當你聽到、看到某個觀點時,審視:這個觀點可靠嗎?它的來源是什麽?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它?

當你觀察到某種現象時,不妨先退後一步思考:它的背後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有沒有什麽因素是我沒有看到的?

試著把這種思考方式變成本能,在需要的時候隨時調用。它可以有效地提升你對思維的掌控能力。

2.建立“邊界意識”

邊界的重要性,在前文已經講過了。

但是,依靠外部給予“邊界”,是不可靠的,也非常弱。我們要做的,是在大腦之中,始終保持一種“邊界意識”。

在執行任何行動時,都先給自己設定一段時間,作為邊界,讓自己始終保持對時間的主動權。

比如查一個術語,就給自己設定15分鐘,時間到了立刻停止,避免自己無休止地卷入時間黑洞之中。

突然產生一個靈感,那就設定半小時,在這半小時裡去發散思維、頭腦風暴,時間到了立刻停止,避免花費太多時間。

針對每天接收到的海量信息、任務、事件,不妨劃定一個邊界,問自己:它們對我的目標而言,有沒有價值?

盡量不去做那些低價值的、別人要我做的、短期的事情。同樣,也不要執著於外部的信息和知識——不能對你的行為起到指導作用、不能幫助你接近目標的信息,這就是無效的。

購買任何物品時,不妨想想:是我自己真的需要它,還是別人的目光讓我覺得自己需要它?

可以問自己:如果我得到一筆與所買物品等值的錢,與得到該物品相比,哪一種情況會令我更開心?

這就是一種“欲望邊界”。

3.適當的“不舒服”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出過一個例子:

自從自動駕駛出現後,飛行員的注意力和技能逐漸鈍化了,一旦發生意外,往往機毀人亡。所以,即使有了自動駕駛,飛行員仍然需要接受一定強度的訓練。這看起來是多餘的,但卻能幫助他們應對各種意外。

這就是一種“不舒服”,但卻是一種“必要的冗余”。

思維就像利劍,要經常磨礪,才能保持鋒芒。

為了保持敏銳,試試去做一些“不舒服”的事,它可以幫你保持精進。

好看就點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