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話說回來,為什麽你不愛背課文呢

《同一堂課》周日剛剛在浙江衛視

播出到了第三集,

這集的兩位老師:

於丹,

在台灣池上產米之鄉

給孩子們教陶淵明的“田園詩”,

在稻田裡講“糟糕”。

你確定真的要講“糟糕”嗎?

濮存昕,

在雲南國家級貧困縣廣南縣壩美村,

給從沒看過戲劇的小孩子

排演課本劇《草船借箭》。

這是濮存昕第一次當導演

提問:

你要怎麽讓一群根本不懂的小孩,

背下來整整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

選擇答案:

A 放學後不許走

B 給我抄100遍

C 送他一個複讀機

D 其他

插播一下濮存昕導演被大牌演員們折磨的片段:

更多內容可以在愛奇藝網站上觀看哦。

別笑話小孩

這裡小編需要提問:

“滾滾長江東逝水”之後,

你能背得出多少句?

你現在還記得多少句?

《同一堂課》播出後,

人們對山東濟南二年級小孩能做出一首七言詩,

表示出了各種驚訝和興奮,

“原來語文課可以這樣上”;

然而,站在另外一邊的是,

為什麽我們那麽不想背課文?

這一代人的語文怎麽了?

郭青俊(國家公園辦副主任)

我總納悶:這一代人的語文怎麽了?

當然咱不是語文老師,也不知道如何學好語文,只是我不願意兒子受刷題之苦,所以平時各科學習便抓得不緊。但有一條就是:閱讀必須堅持。學校也開了不少書單,不過他一直沒有養成習慣,我只能被動逼迫,晚上只要有時間就盯著他閱讀。就這麽堅持了幾年,在父子博弈和鬥爭中,他每年也讀了上千萬字的課外書。我沒有其他高招,只是看他閱讀就覺得有用。兒子的其他功課一般,但作文確實不錯,遣詞用語,流暢恰切,我覺得有些地方超過了我。有時候,我會擠兌我那些年輕同事:雖然你們研究生畢業,但論寫作,還真沒有幾個能超過我兒子一個初中生!其實自己內心也覺得:孩子能寫好文章,將來工作應該不用愁。

最好不要語文課?!

唐自民(福州退休幹部)

我問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外孫,你喜歡什麽樣的語文老師和什麽樣的語文課?外孫直率地回答:“最好不要語文課!”不怕你笑話,他經常是按老師“不低於400字”的要求,點著字數完成作文的,也經常對著閱讀理解題吐槽:“害我吐出一口老血”。我常常想,外孫喜歡數學而討厭語文或許是天性,但某種程度上是被現存的語文教學敗壞了“胃口”。

該如何調理孩子學習語文的“脾胃”,這真是個讓人頭大的問題。希望有識之士能給我們這些門外漢開個良方!拜託了!

語文教育是“根”“魂”

袁茂華(南昌市政府辦公廳公務員)

在我的記憶中,語文老師上課基本是一個套路:通讀課文、講生字生詞,分段、歸納中心思想,有的闡述下作者生平、寫作背景,接下來就是對課後練習布置、講解;最後背誦、默寫、聽寫,一篇課文就算講完了。如果是古詩詞,則逐字逐句帶領大家翻譯。到了日記、作文的課程安排,把他們長期積累的寫作“要領”予以和盤托出,指導我們依葫蘆畫瓢寫作,給出批改意見“優良中差”,最後講評一下他們認為“好的”和“不好的”。幾乎很少通過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把語文教育中文化、文字、文學的魅力展示出來,更很少引導學生立足文化來認識國家、民族的過去、分析現在和展望未來,激發學生為國家、民族、社會這個“大我”而學。我相信,很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大都如此,他們沒有這個時間、計劃和熱情,因為他們要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

你對語文課感興趣嗎?

閻樹平(山西長治市六中教師)

我認為,當前語文課改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開發與之相應的課程資源,比如可以開設演講、戲曲、影視等課程。而講授這些課程,除了學校語文老師,還不妨聘請作家、演員等專業人士。這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而且起點高,可以讓學生得到真傳。語文老師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對一般的語文知識很精通,但對一些專業知識可能有所欠缺,比如寫文章,做表演,肯定不如作家和演員見多識廣、應用自如。聽專業人士講授,發揮優勢,可以使學生提高境界,增大格局,“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並不單是奉承之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也絕不是無謂的空談,而正是語文學習高端大氣上等級的重要途徑。

“你們能看見自己的手嗎?”

吾建英(銀行職員)

我是1976年上的小學,吾炳耀老師教了我們五年語文。讀三年級的時候,為了讓我們理解“伸手不見五指”,在一個初夏沒有月亮的晚上,吾炳耀老師帶我們沿著管道(相對平整,不容易摔跤)走向廣闊天地。他讓我們伸出自己的雙手,問:“你們能看見自己的手嗎?”於是,我們一輩子記住了那樣漆黑的一個夜,記住了什麽叫做“伸手不見五指”。以至於後來,見到文字,就自然而然地去想象。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車輪在腸轉運站的痛,仿佛就痛在了我的身上;“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那個害羞的女孩,常常出現在我的眼前。在小時候幫爸爸乾農活的時候、成家後一手持個鏟子燒飯一眼望向窗外牽牛花的時候、在擠得前胸貼後背的公車上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文字、一些畫面、一些觸動油然升起。我認為這是我所接受的語文課所帶給我的。

我理想中的語文老師,他是一個向導,引導每一個學生去再現現實場景、感知未知的體驗,從而去描繪、去想象,從語文課裡學會觀察世界、抒寫人生,這是最重要的。

最好的語文老師啥都教

程鶴麟(鳳凰衛視主持人)

語文課是全科教育,它包羅萬象,思想政治、品格道德、天文地理數學,全都教,不是隻教你認字斷句寫文章。僅僅百餘年前,中國的教育就只有語文教育,中國的老師全是語文老師,中國的學生學習的內容全是語文。

好的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上教給你一切。

我是“50”後,小學三年級就遇到了“文革”,一直到1974年高中畢業,“文革”都還沒結束。那時候語文課念的古詩文就剩下可憐巴巴的一點點。印象最深的古詩文是《陳勝吳廣起義》和《憫農》,前者是《史記》裡的一篇文章,後者是唐詩,其詩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讀小學時,《愚公移山》、《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這“老三篇”是我們早讀課的必讀課文,不僅要讀得滾瓜爛熟,還要倒背如流。我的語文老師,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教我們更多的知識。

比如,講毛著《愚公移山》,老師趁機給我們講《列子》裡那個寓言。至今我還記得老師講到“箕畚運於渤海之尾”,說“箕畚”讀jī běn,箕畚就是我們勞動課用來挑土的“土箕”、“畚箕”;列子是兩千多年前的人,他那個時代就有“箕畚”了。又說渤海位於遼東半島和膠東島之間。關於“始齔”這個詞,老師說,“齔”讀chèn,是小孩換牙的意思,“始齔”就是剛開始換牙,七八歲的年齡。你看,歷史、地理、生理知識全都有了。

《為人民服務》中,有司馬遷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老師說,這三小句,雖然跟那首反映農民辛苦的唐詩《憫農》一樣都是每句5個字,但語法結構完全不同。《鋤禾日當午》讀起來大致是前兩個字一個意群,後三個字一個意群,五言詩基本上都這樣。而司馬遷這句話是一個字帶4個字,讀起來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不可讀成:“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所有工作的能力源泉都是語文教育

程龍(鄭州市政府法制研究中心書記)

我是一名政府立法工作者,立法工作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不但要有法學素養,還要有較深的分析問題的研判力、提煉主題的概括能力、綜合協調能力等等。而這些工作的能力源泉就是語文教育。

我在小學和初中時期有兩位在民國接受師范教育的老師,皆是文筆俱佳、儒雅敦厚的語文課老師。當年的標語口號全靠手寫,一位李老師手拿大鬥筆一揮而就的書法功底當時我就震驚了,於是,我愛上書法,這個愛好跟隨我至今,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學習古文字的能力、破解文字的功夫一步步打下了。另一位王老師,文白皆可成章。我在五年級的語文課就是享受文章、詩詞之美,寫作之樂趣,一個不怕寫作的美妙過程。

我的語文教育告訴我:語文不要僅僅體現在知識的傳授和學習,更多的是人文、社會、個人養成、學習能力的教育和家國情懷、道德責任等方面的感化。這麽說來,語文老師也真是責任重大。語文老師,首先本身要具備海量級知識、技能儲備。比如,演講才能,基本的表演技巧、即興創作的能力(類似相聲表演的現掛)、歷史知識、地理知識、經濟熱點、社會觀察、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美學(甚至犯罪心理學都要學習一點)等等,於語文相關的學科知識;其次,老師的人文修養,不是單純的文學修養。要有情懷,胸懷,視野,更多的是人格魅力。能夠正確把學生在青少年時期追星轉化為成才的動力,把所謂調皮搗蛋極其活潑的學生教育為創造力、長官力很好的人,把內向靦腆的孩子領向開朗的陽光世界,在應試教育中多點春風化雨……第三,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學生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模仿、不斷提升、不斷糾偏的過程。比如有的老師板書很好,很多學生會學習書法;有的老師聲音很好,表現力強,會鼓動人,很多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就強一些;有的老師會組織活動,協調能力好,學生中出現的管理者就多。

愛好文學的學生,大多在中學階段多少都受點語文老師影響的。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教育言傳身教至關重要。因為語文老師就是母語老師,母語老師要像母親一樣,有母親般的溫暖,母親般的寬容,母親般的慈愛,母親般的關懷、體貼入微,因為,語文是學校教育中最基礎的學科,是教育成功的母本。

截至目前,

你最喜歡《同一堂課》裡的哪位老師?

第一集:張大春、孟 非

第二集:徐 帆、馮 侖

第三集:濮存昕、於 丹

請留言告訴我們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