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到中年,為什麽朋友越來越少了?

不管你肯不肯承認,

隨著年歲漸長,真正的朋友越來越少了。

哪怕是曾經最親密無間的朋友,

隨著外在因素影響,或慢慢地斷了聯繫,或有了隔閡變得無話可說。

發展友情不容易,維持友情更難。

伴侶關係也是如此。

被譽為“管理思想界的弗洛伊德”的曼弗雷德·凱茨·德·弗裡斯在新書《幸福等式》中認為,要維護一段良好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擁有同理心。

人類天生具有關係需求,人的人性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得以體現,在作為群體的一分子時得以體現。沒人能在孤島上獨自生存,魯濱遜只是小說中的虛構人物。依戀需求不僅指希望與他人保持親密關係,也指能從分享與肯定中獲得快樂。

如果依戀對象擴大到一個群體,那麽依戀需求就變成歸屬需求。依戀和歸屬都能通過肯定個體的自我價值、提高個體的自尊而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有密友、有愛人、歸屬於某個群體,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它們不僅是心理健康的關鍵,也是幸福的關鍵。

記住,孤獨和寂寞不是一回事。孤獨是獨處的狀態,而寂寞是一種感覺。寂寞是無奈的自我空虛,意味著不會與人打交道,意味著沒有能力打破孤獨的狀態,意味著欠缺社交技巧。更糟的是,寂寞會自行延續下去:不會與人打交道的人,是沒有希望走出寂寞的。而且,正如有句摩爾諺語所說的那樣:“孤獨地活著,不如有人陪著一起去死。”

最強烈的親密關係是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人們能從真正的親密關係中獲得最大的滿足。婚戀關係能帶來極其強烈的感覺,包括幸福感。對很多人而言,真正地愛一次會留下很多幸福的回憶,人到暮年,這些回憶依舊歷歷在目。伴侶合拍的話,他們之間的愛,超越了性,整合了相互的依戀和真正的友誼。

家庭動力學研究已經表明,夫妻花多少時間共處——相伴程度——決定了婚姻幸福度以及總體幸福度。弗裡德裡希·尼采曾經說過:“最好的朋友是最佳的妻子人選,因為良好的婚姻要以友誼為基礎。

不僅長久伴侶關係之中的美好記憶可以作為生活壓力的緩衝器,而且伴侶也可以充當主要的情緒容器,幫助彼此克服衝突和焦慮。如果婚姻裡的雙方互相依戀、互相信任,那麽他們可以充當彼此的“情緒容器”或知己。儘管最好的選擇是有個相愛的伴侶,但是情緒容器或知己的角色也可以由密友來充當。對很多人而言,有好朋友陪伴就會感到真正的幸福。

艱難的時候,我們能從朋友那裡獲得很多安慰。因為朋友能夠幫助我們克服生活中的困難,能夠幫助我們製造幸福時光。朋友也可以作為某種輔助記憶庫,幫助我們儲存我們的經歷和故事,包括我們忘掉的幸福時光。朋友也有利於身體健康:研究表明,有個可信賴的人幫你減輕壓力,似乎能增強免疫系統、延年益壽。說說知心話——進行自我暴露——具有很強的疾病預防作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開始嘗試精神分析時,鼓勵人們談論任何進入意識的東西(未被日常生活中的習俗規範屏蔽掉的東西),並把這一過程稱作“談話療法”。

不幸的是,友誼並不是輕易能夠得到的。友誼不是那種能在商店裡買到的東西,也不是那種許下願望、打個響指就能出現的東西。建立友誼——包括伴侶關係——需要苦功和決心。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努力理解、幫助對方,犧牲部分自我。如果我們隻考慮自己——如果我們過於自戀——就很難建立真正的友誼。

大多數友誼的地基是在生命的早期打下的,比如童年時期、中學時期、大學時期。年輕時發展友誼很容易,以致我們視之為當然而不予重視。但是維持友誼是另外一回事,絕不是自動的。讓友誼之樹茁壯成長、根深葉茂、萬年長青,是個艱難的任務,需要花費大量心思。友誼就像脆弱的嬰兒,需要呵護、培養,甚至犧牲。維持友誼需要彼此忠誠、彼此摯愛、互相感應、在對方需要的時候能夠隨時提供幫助。這些努力也是有回報的:有個朋友,意味著隨時可以向其訴說、獲得理解、得到幫助。有句警言是這麽說的:看一個人選擇什麽人做朋友,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性格。

隨著年齡的增長,友誼會發生什麽變化?早期建立的友誼依然深厚嗎,還是漸漸和曾經的朋友失去了聯繫?對很多人而言,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儘管友誼往往非常短暫,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友誼越來越重要。自中年以後,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友誼了。但是,對我們很多人而言,長大以後就很少有機會建立新的友誼了。我們不斷失去老朋友,又沒有新朋友來補缺,結果,朋友越來越少。

我們失去朋友,有時是因為距離太遠,有時是因為興趣不同,有時是因為一方成長得比另一方快,有時是因為疏於聯繫。甚至婚姻也可以成為瓦解友誼的一個因素。如果夫妻感情特別深厚,那麽其他人都會相形失色。另外,伴侶關係的排他性可能帶來消極的情感,比如嫉妒。有人可能覺得愛人的朋友會帶壞愛人,或者覺得愛人的朋友的某些行為很煩人。如果愛人和朋友不能兼容,那麽就得做出艱難的選擇。有了小孩——意味著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照看孩子——也會妨礙友誼。很多人有了孩子後,就會圍著家庭轉,因此無暇結交新朋友、顧及老朋友。

但是,並非所有的友誼都是我們故意終結的。當我們變老時,死神就成為常客,讓我們的朋友圈不斷縮小,而我們毫無辦法。所有這些轉變都說明我們需要主動維護友誼。山繆·約翰遜曾經簡潔地說過:“一個人如果不去結交新朋友,那麽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變得形單影隻。一個人應該經常維護友誼。”既然生命是川流不息的,我們就需要向前看,而不是隻向後看。我們需要主動結交志同道合的人,對他們表示興趣,而不是等著他們對我們表示興趣。如果我們不努力建立新友誼,我們就會在年老時發現自己孑然一身,這種境況很悲慘。

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別人怎麽對待自己,就要怎麽對待親近的人——伴侶、朋友、鄰居、同事。聖人孔子有句勸誡:“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生之中,公平地對待他人,部分是因為我們希望被他人公平地對待。我們對別人好,可能是因為我們也希望別人對我們好;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覺得親朋好友對我們好是理所當然的,沒有感恩的心,那麽我們就會與他們疏遠,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會惡化。

公平地對待別人——也就是,確保關係的互利性——需要我們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這也是為什麽十足自戀的人——沒有同理心的人——很難建立真正的友誼。他們就是無法想象處在別人的位子自己會有什麽感受。具有其他某種人格障礙的人——比如妄想狂、精神分裂者——也不該奢望友誼,因為他們有著類似的同理心問題。

人際關係中,同理心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生活就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人們算計——儘管不一定是有意的——在每個關係裡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考慮到任何人際互動都秉持分配公正公平的原則,我們在一段關係裡的投入和付出應該對等。

本文選編自曼弗雷德·凱茨·德·弗裡斯著《幸福等式:幸福與成功沉思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