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廖群:以宏觀、哲學與歷史視野觀我國經濟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廖群

  當前我國經濟從新冠疫情復甦的形勢良好, 2季度GDP 增長3.2%, 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的正增長,證明了我國經濟增長在極端逆境下也同樣能夠領先全球。2季度數據公布前, 大多數人對GDP增長達到3.2%都沒有想到,而現在, 又有很多人對下半年,特別是疫情後的我國經濟心存疑慮, 說明市場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潛力仍沒有建立起應有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 過去40年來,市場關於我國經濟的很多預測都失於悲觀。不斷且重複性地有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預測,並主導著市場。同時,我國的企業將破產,債務將產生危機,房地產市場將爆破及產能過剩行業將停滯等聲音也不斷地重現於耳。但40年來實際所發生的是,與這些預測正好相反,我國經濟非但沒有崩潰,反而越戰越強,規模已至世界第二,且若按購買力平價已是世界第一。與此同時,問題雖不斷產生但又不斷解決或緩解,經濟結構實現一輪又一輪的升級,經濟體制也不斷地改革前行。前年中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扛不住而被打垮。但兩年多過去,即使加之百年未遇的新冠疫情, 我國經濟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卻依然相對強勢增長,同時金融市場基本穩定,企業運行總體正常,就業形勢整體受控。雖然中美脫鉤的前景及其對中國經濟的最終影響仍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經濟不會被打垮,新一輪的中國崩潰預測又注定要失靈。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對於中國經濟的預測總是重複地失靈呢?預測是關於將來的事,沒有人能夠每次都準。但是,如果每次預測都不但不準而且方向也錯了,即正的說成負的,或崛起說成崩潰,用稍微學術一點的語言說就是產生了系統性的失靈,那就需要反思而尋找原因了。否則繼續如此地失靈下去,即誤導他人也迷惑自己,以至於大家都漏失了創業、投資、工作及新生活的機遇,無論對己還是對人都是對不住的。

  那為何會產生系統性的預測失靈呢?既然是系統性的,那就不是在某個時點上對某個場景預測上的失靈,而是預測方法論上的失靈。這一預測方法論上的失靈,又在於預測家們缺乏宏觀、哲學與歷史的視野。

  一是缺乏宏觀的視野。很多人往往根據微觀或局部的觀察來推斷宏觀或整體的形勢。如看見某些企業、某些行業、某些地區或某些人群出現問題便推斷整個經濟出現問題。但一個國家的經濟,尤其是像我國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是由幾千萬家企業、幾百個行業、幾千個地區以及無數個人群所組成的,某些企業、行業、地區或人群表現不佳並不一定意味著整個國家的經濟表現不佳。筆者經常聽到人說,考察了某個地方,或訪問了某個企業,或見過某個行業的負責人,或遇到部分人,得知情況很差,於是接著就說中國經濟肯定要出問題。雖然宏觀是由微觀構成,全體是由局部組成,但就這麼容易從微觀推宏觀,或從局部推全體嗎?實際情況卻是,儘管這些微觀或局部觀察都有依據,但我國經濟並沒有出大的問題反而保持快速增長。可見這種推理是不對的,是犯了典型的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性錯誤。這就相當於瞎子摸象,摸到肚子時說象是一堵牆,摸到腿時說大象是一墩柱子,摸到鼻子是說大象是一條粗蛇。這無疑都導致了誤判。要看清楚大象的真實面貌,不能通過局部地摸,而只有走到摸不到大象的較遠處整體地看,才會發現大象既不是一堵牆,也不是一墩柱子,更不是一條粗蛇。看一個國家的經濟,尤其是像我國這樣的大國經濟,更是如此,絕不能根據一些局部、微觀的觀察來下結論,而應站在更遠更高處宏觀地觀察整個企業、行業、地區及人群的綜合表現。只有這樣才能看得清楚,才能對整個經濟的走勢作出可信的預測。缺乏宏觀的視野,是預測中國經濟時產生系統性失靈的首個方法論原因。

  二是缺乏哲學的視野,也就是缺乏看問題要看本質的科學認識論。經濟是增長還是衰退或崩潰,要看經濟增長的本質表現如何。根據新增長理論 (New Growth Theory),經濟增長的本質是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而在現代經濟結構中二者結合的產物就是新興產業。與此相應,非本質部分是傳統的增長緩慢或衰退的產業。所以若一個經濟體新興產業崛起而傳統產業沒落,說明本質上是健康的,是在升級,而升級就意味著增長。現階段中國經濟正是處於這樣一個新興產業崛起與經濟升級的階段。但一些預測家看到傳統產業在衰退就斷言中國經濟在衰退,而無視同時新興產業在崛起,就是犯了典型的沒有抓住事物住本質的認識論錯誤。與之相關的是,很多人看到中國的一些傳統行業企業外遷至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及非洲國家這一非本質現象,就驚呼中國製造業要空心化,卻沒看到大量國內新興產業企業成長及外資進入中國新興產業這一本質現象,因而錯誤地預測我國的出口和經濟將下滑。可實際情況是,新興產業不但在國內市場強勁崛起,其出口也快速增長,從而使得中國過去10年來的商品出口總額在部分傳統製造業外遷的形勢下仍年均增長7.6%,快於世界商品出口年均增長率3.5個百分點,從而佔全球出口的比重非但未降而且從8.9%上升至13.3%。又如,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興起並引領經濟的時代,勞動力的重要性越來越在於質量,即人力資本,而非數量,人力資本是本質部分,而勞動力數量是非本質部分。當前中國人口紅利在減小,勞動力增長速度減緩,很多人就驚呼勞動力將短缺從而結束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但看看除日本外的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紅利早已消失,哪個在擔憂勞動力短缺呢?不都是擔心失業率太高嗎?何況是,隨著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應用的逐步普及,人們還有必要擔憂勞動力數量增長減緩這一非本質性現象嗎?

  三是缺乏歷史的視野。記得當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了20余年之時,就有預測家說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到頭了,因為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是23年;高速增長了30余年之時,又有預測家說中國的高速增長該結束了,因為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高速增長期是35年左右。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了40年並去年還在以6%以上的速度增長,說明這些預測都失靈了。究其原因,在於預測家們忽略了中國與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的高速經濟增長在歷史動力方面的差異。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歷史動力是戰後復興,四小龍經濟高速增長的歷史動力是後殖民時代的興起,而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歷史動力是經歷了幾百年落後捱打後向世界高峰的回歸。麥迪遜 (Angus Maddison) 教授的研究表明,自公元元年至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的1,700餘年時期內的大部分時間,中國經濟不但按規模也按人均都是稱雄全球,經漢、唐至宋到達至頂峰,明、清雖處於下降趨勢但直至15世紀才被西歐超越。只是在英國工業革命後的近250余年間,由於沒有跟上工業革命的步伐而大大落後以至捱打。辛亥革命後至1949年,人民覺醒致力於經濟現代化,但由於戰亂沒有成功。1949年新中國成立拉開了經濟現代化的序幕,但在其後的30年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僵化而受阻。到1978年改革開放,經濟體制理順了,經濟便真正起飛,且造就了人類歷史最大的經濟增長奇跡。將過去40年的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放在這樣的歷史大環境來審視,可以說是經過了250余年的衰退後向曾經處於的世界高峰位置的回歸。既然是數百年衰退後向近千年高峰的回歸,其回歸期也將是百年等級的,應大大長於日本及四小龍等經濟體的復興或興起週期。從這一歷史視角,中國經濟的崛起不到達至發達國家平均水準時是不會停止的;過去40年的高速增長是這一過程的一部分,今後幾十年的中高速增長將是其後續部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就不會對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長於其他國家驚奇與質疑了,也就不會輕言中國經濟崛起的結束了。

  所以,應以宏觀、哲學與歷史的視野來分析和預測我國經濟的發展潛力與前景。

  (本文作者介紹: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