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江大河》背後的編劇袁克平:15年才原創4個劇本

文|「廣電獨家」記者 楊哲

“我願意做一個矢志前行的逐夢人,志之所趨,不可阻擋。我不想辜負這個時代。”

作為編劇和作家,袁克平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而《大江大河》的熱播卻引起了公眾對他的關注。

《大江大河》是袁克平首次改編小說原著,也是繼《下海》之後他第二次創作改革開放題材,延續了他以往僅有的4部電視劇劇本的一貫優秀。

早在播出前,《大江大河》已經成為廣電總局2018年度電視劇引導扶持專項資金劇本重點扶持項目之一。

該劇2018年12月10日在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播出後,又獲得了不俗的口碑和收視。“宅”在家裡醞釀下一部作品的袁克平也陸續收到親朋好友的祝賀。

▍編劇生涯不易:從《下海》到《大江大河》

袁克平編劇、作家

袁克平如今已經年過六旬。他雖然不是高產作家,卻是高品質的創作者。自2003年來到北京正式進入影視行業以來,他這15年總共才原創了4個劇本。

“製作公司做得很慢,一個劇本要三四年才能上,期間老折騰你,這個不行再寫一遍,還不行再寫一遍,我早期的一些作品基本上都寫了三四遍。”

當時他是拿著筆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的,在反反覆複的折騰中產生了幾百萬字的文稿,付出了大量精力和心血。

“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煉獄。”回過頭再來看,“搞影視是個非常傷神的事。我已經不太喜歡勉強自己。”

製作方提出的一次次挑戰打磨了袁克平的耐心,卻也造就了一個個扎實的劇本。

憑借《少年王小錘》《國家行動》等作品,他獲得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田漢戲劇文學獎、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他創作的唯一的古裝戲劇本《大清禦史》也被央視編輯譽為影視劇的模板。

電視劇《國家行動》

對於榮譽,“我想得到的時候沒得到,不是那麽迫切的時候它們就來了。”袁克平很清醒,“得獎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2011年登陸央視黃金時段的現實題材劇《下海》就是他長久以來的一個遺憾。

《下海》原劇本通過三個家庭來表現改革開放主題,是袁克平傾盡心血閉關兩年多才完成的。“這是唯一一個由我自己決定寫的,其他的都是製作人要求的。”

不過當時的市場環境對集數有限制,製作團隊大幅刪減了劇本內容,這個原本豐富有厚度的作品最終以37集完結。

儘管如此,《下海》播出後也引起了轟動,柳傳志、馬化騰等企業家為其月台,也在央視取得了當時收視第一的好成績,但是,“和我心裡的距離還是挺大的。”

電視劇《下海》讓袁克平留下了遺憾

這也傷害袁克平的創作熱情,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他再也沒有新作品產出。

因為《下海》的出色表現,正午陽光找到袁克平,希望他改編網文作家阿耐的小說《大江東去》。早在2009年,這部小說就獲得第十一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這是網文作者首次獲得國家級文藝大獎。

不過那一刻,袁克平卻猶豫了,因為從前都是原創,從沒有改編別人作品的經歷,到底有多大把握來勝任,他也沒底。

電視劇《大江大河》

“猶豫了一段時間以後,後來想,沒必要。”

袁克平認為,一部小說的好壞在於裡面有沒有人物。“阿耐的小說是有人物的,他創造了幾個好的人物,特別是楊巡這位個體戶在阿耐的筆下活靈活現,雷東寶也不錯,這些人物我比較喜歡,這是我選擇它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正午陽光,“和它合作很不容易,這是送上門的機會,那就做一把!”

▍關於《大江大河》,怎樣把網文改編成獻禮劇?

儘管熟悉改革開放,儘管具有深厚的編劇功力,但真正完成好《大江大河》劇本並不容易。

擺在他面前的難題主要有兩個:其一,原著小說雖然精彩,但人物是一段段出現的,沒有電視劇所需要的連續性;其二,如今電視劇製作流程很快,在有限時間裡如何完成劇本也是一個問題。

《大江大河》中,楊爍飾演「雷東寶」

為解決第一個難題,他明白自己要十分熟悉原著中的人物,並對他們產生情感,這樣才能很好地進行改編創作。

為了完成自己要寫的那部分劇本,袁克平對整部小說看了至少10遍以上,這還不算看局部的次數。

“小說裡的女性,內容都不長,演員很難演下去。所以我盡量把她們不長的階段寫好,希望就靠這麽一點戲來呈現一個女性的形象。”袁克平告訴「廣電獨家」。

《大江大河》劇中角色「宋運萍」

從目前的觀眾反饋來看,率先出場的宋運萍立住了,很多觀眾都被她的聰穎、善良和隱忍所打動,“宋運萍下線”竟然登上熱搜,宛如“素素快跳誅仙台”那般受關注,這對於主旋律電視劇來說十分難得。

同時,袁克平加大了大型國有企業的比重,豐富了宋運輝在國企中的命運起伏,保留了楊巡視和雷東寶的戲份,造就了“弄潮三子”的赫赫聲名,以國企改革、農村改革和個體戶發展三條主線表現改革開放這一巨集大主題。

《大江大河》劇中三位男主角

對於第二個難題,“要出精品,必不可少的那部分時間一定要給。”合作前,正午陽光接受了袁克平無法按時完成劇本的可能性。

跳過大綱,袁克平用7個月時間直接完成了9萬字的分集。

“我們這一代編劇和新一代編劇確實不一樣,他們大多數的創作速度遠超過我。”袁克平訴說著時代帶來的變化,“我們年輕的時候,寫作不需要有時間觀念,沒人催,只要能寫出好東西。但是進入影視行業就不行了,它要求速度。”

《大江大河》中,王凱飾演「宋運輝」

儘管時間不足,但雙方合作卻很愉快,袁克平對於正午陽光是由衷地讚服,“無論製片人、策劃還是導演都是超一流的,甚至比我們這些編劇還高明。這部劇超出我的心理預期。”

這次合作,給了袁克平不一樣的體驗。

“發現作品好的點,比找它的毛病要難得多。正午陽光有發現好的能力,能夠發現劇本的價值所在,這非常難得。”

因為正午陽光,袁克平才把未能圓滿的《下海》,在《大江大河》上實現了圓滿。

▍談談過去與未來,從尖銳創作到主旋律編劇

“電視劇有一條鄙視鏈,英美劇高高在上,日韓劇稍微落後,國產劇常年在鄙視鏈的末端。沒想到2018年都快結束了,竟然殺出一匹‘國產黑馬’。我敢說,這一定是今年最好看的國產劇——《大江大河》豆瓣8.9,是截至目前2018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劇。”一位網友的評論,讓國產劇特別是主旋律國產劇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殊不知,在這部頌揚真善美作品的背後,是袁克平長達10年抨擊社會陰暗面的尖銳創作。

那時,30多歲的袁克平剛進入作家行列,他專門寫那種很尖銳、讓人難受的故事。

了解他創作套路的妻子經常嘲笑他:“三分之二處就要發生變化了。”因為常常到了三分之二處,他的作品就會一改之前歡快的調性,陡然一轉變得沉重,抨擊現實的文字開始佔據主導。

“我不認為它毫無價值,我也不認為它就是錯誤。”袁克平回憶道。

這種創作整整持續了10年之久。

爾後,有一天,他突然覺得應該去愛護生活中那些已經不多的美好,“多給人們一些光明、溫暖,增加他們生活的興趣和勇氣,這是我之後選擇的路線。”

在之後的幾十年裡,他就是按照這樣的覺醒去創作的。

袁克平寫過很多現當代題材作品,不過,“我寫的現當代戲,都被安到主旋律上去了。”他似乎有些無奈。

一提到“主旋律”“獻禮片”,好像就讓影視作品和觀眾拉開了距離。但是今年以來,紀念改革開放的影視作品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收視和口碑,特別是《大江大河》中的真實、純粹和對信仰的追尋令觀眾的收看和討論熱情一度高漲。

“主旋律也得是真實的,它不能假。”他認為寫這類作品必須真誠、真實。真誠指的是態度,真實指的是選擇的題材或素材。“只要真誠地去寫,它會和其他題材一樣,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

與其他作家的想法一致,袁克平也認為現當代題材是比較難寫的,因為這類作品和觀眾的生活太近了。“只要一個細節和當前生活不符,每個人都可以說你胡說八道。所以寫現當代戲,寫什麽,怎麽取捨很重要。”

如今,他又在構想自己的下一部作品,70後的奮鬥成為他感興趣的新題材。

“我希望寫一個新的大院子,不是部隊大院,而是社會下層的院子。”袁克平從事過很多職業,當過建築工、農村中學教師,在電影公司搞過宣傳,對於老百姓的生活有體驗也有感情。也因此,他特別喜歡寫下層民眾的善良和美好。

“如今我們經濟富裕了,腰杆挺直了,但卻出現了精神上的空虛、信仰的缺失。我們古代的勞動者都認為勞動是光榮偉大的事情,國外的勞動者是自信、陽光的,但是現在有些東西我很擔心,至少我很關心。中國人應該有自強、自傲、自信的東西。”

▍說起女兒袁子彈,“她比我強”

說起袁克平,觀眾可能不太了解,可是提及袁子彈,大家對她的作品《歡樂頌》《國歌》《殺熟》等不會不熟悉。人如其名,袁子彈爆發力十足,短短幾年就成為國內80後優秀青年編劇代表之一。正所謂“虎父無犬女”。

袁子彈編劇、作家

據袁克平介紹,袁子彈大學時學的是中文,廣泛涉獵了各種文學作品,但對於未來卻模糊不清,以至於袁克平用“放縱”來形容女兒那幾年的生活。

畢業後的袁子彈在廣告公司工作了4年,儘管做得風生水起,也成為公司中層,但卻感到乏味無趣。於是她找到父親,希望得到一個進入編劇行業的機會。

那時,電視劇《鬱達夫》已經“槍斃”了兩個編劇的劇本,策劃部主任找袁克平薦人,他就問女兒是否願意乾。袁子彈寫了6000多字寄給了策劃部,就被看上了。

“她走上編劇這條路線,絕不是我引導的,是她喜歡。”在袁克平看來,不喜歡寫卻勉強她做這一行,將來的日子會很艱難。妻子曾經讓袁克平看看女兒是不是乾編劇的料,“早期我們也看不出來,但是文字是真漂亮。”

抱著且行且看的心態,袁克平指導起袁子彈的劇本創作。早期,急躁的袁克平常常把劇本往地上一扔,就開始訓罵女兒。袁子彈常常被罵哭,但又抱著劇本回去接著改、接著寫。

袁克平沒想到女兒這麽堅持,能夠不斷地寫,不放棄。“慢慢就不哭了,慢慢就成編劇了,後來就比我強了。”袁克平言語間流露出自豪。

袁子彈才華洋溢,個性堅韌,答應別人的事一定會完成,正是這樣的性格和好人緣讓她在編劇圈和合作方中左右逢源。平時和她的交流,也讓袁克平認定女兒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如今的袁克平樂得清閑。“喜歡玩,但不會玩。”一方面,他不善於和陌生人打交道,另一方面,人生地不熟的北京也限制了他的日常社交,不知不覺間他竟成了一個“老宅男”,既享受含飴弄孫之樂,也熱血沸騰地追看網絡小說。

與他從事創作的現實題材相比,他看的網絡小說卻是玄幻、科幻、修仙、都市等類型。“可以娛樂人,不需要動腦筋。”

袁克平曾一度想嘗試寫寫網絡小說,但也只是想想,因為5000字的日更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沒有把握就不寫了。

“其實網文不像大家說得那麽糟糕,有些有思想、有技巧,有很多好作品。”從專業角度,袁克平對網文作了自己的研判。

與網文一起發展的,還有觀眾的審美趣味。

“一個好故事要慢慢敲打,要攪動觀眾內心,讓觀眾與劇形成情感共振,這樣就抓住觀眾了。”袁克平說出了自己的創作秘密,“我寫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把觀眾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上。”

袁克平已年過六旬,卻依舊保持對寫作的敬畏,對生活的熱愛,對愛與生命的思考。

“我願意做一個矢志前行的逐夢人,志之所趨,不可阻擋。我不想辜負這個時代。”《大江大河》片尾中出現的這句話澎湃著觀眾的心,也成為袁克平創作一生的真實寫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