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油脂貿易企業借力期貨 無懼“內憂外患”

  國內油脂行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菜油,市場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國產菜籽產量不斷萎縮,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榨”產能復甦,壓榨進口菜籽的東南港口工廠成為主要供應源,菜油產銷、貿易流向和模式都在改變。國內市場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趨強,貿易競爭激烈,經營利潤下滑。在此環境下,西糧巧樂福油脂有限公司(下稱西糧巧樂福)積極利用期貨工具,通過期現結合、基差貿易等穩定生產經營。

  1、菜油市場格局已經發生變化

  2015年國家取消臨儲菜油收購政策後,傳統產區菜籽播種面積大幅下降,國產菜籽產量和商品流動量快速萎縮。過去兩年,臨儲菜油拍賣一定程度上抑製了菜籽和菜油的進口,而隨著臨儲菜油的消化,菜系市場對外依存度提高。國內進口的菜籽和菜油,90%以上來自加拿大。我國進口來源較為單一,理論上說,加拿大的產量和出口能力完全能夠滿足我國的進口需求。不過,國內市場對國際市場變化的反應更為敏感,受外部市場風險因素的影響也更大。面對“內憂外患”,西糧巧樂福總經理張棉超則顯得比較坦然。

  2015年12月啟動臨儲菜油拍賣,2016年甚至出現菜油價格低於豆油價格的情況,在菜油傳統銷區形成對豆油及其他油脂的反替代,促進了菜油的去庫存進程。2016年四季度,菜油和豆油價差持續回升,臨儲菜油消化速度放緩。2018年上半年又完成了定向銷售,市場貨源無虞。    

  臨儲菜油經過幾輪拍賣和定向銷售,去庫存已經接近尾聲。目前,市場焦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經過拍賣和定向銷售,市場短期供應充裕,直觀表現為港口和銷區庫存水準較高,部分銷區與港口價格倒掛;另一方面,隨著臨儲菜油的消化,可供應量明顯減少,市場普遍預期遠期供應偏緊,在中美貿易摩擦更新的過程中,菜油一度領漲油脂市場,充分反映出看多熱情升溫。“2018年的菜油市場在短期供應寬鬆和遠期供應緊張的博弈中前行。另外,中美貿易摩擦、東南亞棕櫚油市場變動也成為關鍵的外部因素。”西部期貨投研總監李國告訴期貨日報記者。    

  菜油的歷次拍賣都會在行業中掀起波瀾,企業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據了解,2016年年初,西糧巧樂福與某級儲備初步達成14000噸儲備菜油輪換意向,儲備公司委託西糧巧樂福代為輪換並支付一定的輪換費用,菜油出庫後3個月內需要完成入庫。當時,臨儲拍賣啟動,競拍成交價格在5300—5400元/噸,明顯低於進口菜油價格,企業競拍積極性高漲。臨儲菜油拍賣初期正值春節前下遊備貨旺季,其對市場的衝擊並不明顯,而隨著拍賣的持續,流通貨源增加,港口菜油及其他油脂(主要是豆油)承壓,菜油現貨較期貨一度升水100元/噸,西安及周邊地區自港口的發運成本在6100—6200元/噸。“因處於季節性消費旺季,即期港口工廠基差報價較為堅挺。備貨結束,臨儲菜油對市場的衝擊就會體現出來,工廠基差走弱是大概率事件,西安市場價格也將隨之走弱。並且,由於價格優勢得到下遊包裝企業的認可,臨儲菜油將流向西安市場。”張棉超說。    

  西糧巧樂福認為,該輪換業務具有可操作性,盈利點在於港口與西安市場是貿易順差、輪換費用補貼及後期港口工廠基差走弱預期。在港口與西安市場價格順差的情況下,西糧巧樂福進行了現貨銷售。為加暢銷售進度,以略低於市場價格出貨。現貨銷售的同時,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直接與港口工廠簽訂現貨採購合約,並安排運輸,直接補庫。該滾動操作模式有效降低了風險並保證了盈利。對於不能通過現貨滾動操作完成補庫的部分,則在期貨市場買入套期保值,進行風險對衝。    

  在李國看來,貿易企業買入套期保值具有代表性。菜油市場競爭充分,跨地域貿易利潤被壓縮,如何利用期貨等金融工具規避經營風險尤為重要。對本次輪換業務中,港口與西安市場的正向貿易利潤和輪換費用是公司盈利的基礎,借助期貨套期保值功能不僅規避了價格波動風險,同時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據了解,西糧巧樂福之所以能在油脂市場低迷的時候逆流而上,是因為其利用期貨工具拓寬了經營管道,通過套期保值、基差貿易,增加收益、規避風險。

  2、基差定價成為主流定價模式

  受臨儲菜油拍賣和春節消費旺季結束的影響,2017年3月,港口工廠庫存開始累積,在市場人士看來,工廠經營方式需要轉變。    

  當時,華南工廠現貨報價參考OI705合約貼水200元/噸(OI705-200),期貨OI705合約和OI709合約的價差跌至-300元/噸以下,折算後現貨對OI709合約的基差達到-500元/噸,出現明顯的期現正向套利機會。同期,西安市場某油脂企業基差報價為OI705+180,折算至OI709合約為貼水120元/噸(OI709-120),而正常情況下,西安市場價格較期貨合約升水200元/噸以上。“我們判斷,隨著市場價格的下跌,港口菜油的價格優勢將顯現,且由於臨儲菜油的消化,現貨壓力也將緩解,後期基差有望回升。”張棉超說。    

  “其間,我們也做了市場評估,如列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據張棉超介紹,有利因素是臨儲菜油拋售造成華南和華東工廠面臨庫容和資金壓力,現貨基差跌至超低水準,進而出現正套機會,而不利因素是現貨充足的現狀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基差將維持低位水準甚至繼續下跌。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西糧巧樂福不僅進行了市場評估,還進行了企業內部評估。內部評估中,有利因素是企業在西安市場可以解決倉儲問題,以較低的倉儲成本換取基差回歸機會。同時,資金成本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理論上說,持有現貨至OI709合約到期貨割,勢必賺取一定利潤。不利因素則暫無。    

  張棉超表示,評估後發現,基差水準超低主要由於工廠和華東市場具有倉儲和資金壓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基差有望向正常水準運行(操作周期內不一定完全恢復至正常水準),跨月價差出現理論上的正套機會。OI705合約到期後標準倉單按照規定需要全部注銷,實際操作中存在變數,而由於具備倉儲條件,在西安存儲現貨就不存在出庫壓力。另外,公司擁有持有現貨至OI709合約到期貨割的資金規模,並能承擔相應的資金成本。    

  西糧巧樂福按照OI705+180簽訂基差合約,在OI705合約與OI709合約價差低於-300元/噸時分批點價完成現貨採購,並等量賣出OI709合約。待基差上漲後銷售現貨,扣除倉儲費用和資金成本,淨利潤超過100元/噸。也可以與交割成本進行比較,從風險收益角度做出現貨銷售或交割的選擇。“當時的風控措施是如果基差持續低位,那麽通過期貨交割實現利潤或對衝風險。”張棉超說。    

  事實上,基差定價逐漸成為國內菜油市場的主流定價模式。張棉超認為,油脂油料期貨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不斷深化,在菜籽壓榨、飼料加工等實體產業經營環境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期貨成為企業經營的有力工具。特別是近幾年,基差定價、庫存管理、壓榨利潤避險等得到普遍運用。

  3、巧用價差創造新利潤增長點     在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基礎上,不少企業還結合現貨,創造出多樣化的經營模式。如西糧巧樂福就巧用價差,不僅規避了價格波動風險,而且提高了現貨經營效率,產生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陝西是菜籽及菜油的主要產區和銷區,關中平原和陝南地區均有菜籽種植習慣,但受比較收益下降的影響,關中平原已經鮮有菜籽播種,壓榨產能全部退出市場。與此同時,菜油消費仍然旺盛,近年來菜油供應完全依賴產區和港口。臨儲菜油拍賣以來,產區和港口的菜油價格與該地區持續倒掛,對散油貿易造成衝擊。    

  此次調研座談中,期貨日報記者獲悉,在國內菜油市場變革過程中,西糧巧樂福的貿易模式也有所創新。2013年,公司開始涉足期貨市場,開展風險管理業務。初期,受傳統經營思維影響,未能有效運用期貨工具,出現過幾次不必要的虧損。之後,經過多次實踐和對外交流學習,公司真正認識到期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運用期貨管理風險。目前,業務已經由傳統貿易模式轉向期現結合和基差貿易模式,即不再單純以判斷價格漲跌作為貿易的主要依據,而是捕捉期現價差、太空價差帶來的相對穩定的貿易機會。    

  “菜油傳統貿易與其他大宗商品類似,盈利主要依賴兩個方面:一是採購現貨後等價格上漲盈利,我們稱之為時間價差;二是產區和銷區有一定價差,存在貿易利潤,我們稱之為太空價差。過去,太空價差較大,為企業博取時間價差提供了一定的安全邊際。傳統貿易的基礎就是對價格走勢的預判。”張棉超說。    

  據了解,目前,西糧巧樂福的日常業務運行分為幾個步驟:一是市場研判,持續跟蹤產區市場、本地市場、期貨價格及相互間價差關係,初步判斷貿易機會;二是可行性論證,在市場研判基礎上確認現貨、倉儲物流等資源,並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可操作性和風險進行評估;三是制定操作方案,包括期現頭寸方向、操作數量、期現頭寸、風控措施等;四是執行操作方案,關鍵在於嚴格的價格策略(包括採購價格、銷售價格和期貨頭寸等)、有效的資訊共享(保證期現頭寸相匹配)和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五是事後評估,主要針對財務和操作過程進行評估,財務評估是對期貨和現貨頭寸進行綜合核算,從交易結果角度進行評估,操作過程評估是對業務操作流程進行回顧,總結經驗並提出改進措施。“這五個步驟,缺一不可。”張棉超表示。    

  李國認為,在市場化環境下,對區域價差、期現價差、跨月價差的研究和靈活運用是菜油貿易企業做大做強的必備條件,同時結合市場實際情況(趨勢性)、區域市場差異(結構性)和企業自身優勢(獨有性),才能有效適應市場發展變化,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健經營,以獲得規模化經營帶來的收益。    

  談及這些年利用期貨工具為企業保駕護航,張棉超有三點心得。其一,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傳統貿易日趨艱難,西糧巧樂福通過與工廠、交易所及期貨公司學習交流,認識到菜油市場格局和價格體系發生了改變,企業開始嘗試借助期貨等金融工具輔助現貨經營,在與港口某工廠的移庫業務中接觸到基差交易,隨後開展期現結合的業務模式。其二,資源整合與有效利用。作為貿易企業,西糧巧樂福在採購、物流及倉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但在期貨工具應用及市場研究方面人才儲備較少,為此企業加深與期貨公司合作,借助期貨公司投研部門構建起虛擬研究機構。另外,在現貨方面,對傳統採購和銷售模式進行創新,主動參與基差交易、遠期定價、期轉現、交割等業務。其三,提高業務運行效率。期現結合業務要求現貨與期貨頭寸操作保持高度同步性,西糧巧樂福在機構設定和價格策略上進行相應調整,以提高資訊溝通、經營決策及業務執行效率。    

  “企業在應用期貨等金融工具時通常需要經歷認識了解、合理運用、靈活應用等幾個階段,關鍵在於將金融工具與自身業務有效結合,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張棉超說。

責任編輯:吳化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