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賈樟柯內地電影市場歷險記

號脈影像經絡,洞察娛樂風潮

上映第四天,《江湖兒女》票房破4800萬,成為賈樟柯票房最高的公映作品。此前,賈樟柯電影國內票房最高作品是2015年的《山河故人》,累計票房為3225萬。

事實上,破了賈樟柯票房記錄的《江湖兒女》,市場表現其實並不理想。要知道,這部電影為賈樟柯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電影,達到8000萬。這意味著,這部電影要達到2.4億才能回本。

然而,《江湖兒女》的開畫成績僅1200萬,貓眼預測票房7200萬。

眾所周知,這次賈樟柯的《江湖兒女》破天荒地啟用了徐崢、張一白、賈樟柯、刁亦男等被號稱“導演版F4”組成的陣容,相比賈樟柯電影中的熟面孔趙濤、王巨集偉、韓三明、梁景東,徐崢等人稱得上是“流量明星”了。

《月台》中梁景東與王巨集偉

此外,《江湖兒女》選擇在9月21日上映,瞄準的是市場預期較佳的中秋檔。而且,同檔期上映的只有錢嘉樂執導的《黃金兄弟》,看點是陳小春、鄭伊健打造的懷舊元素。這種懷舊打法對於經過千錘百煉的國內觀眾,已難以吃香。

跟賈樟柯相比,錢嘉樂的知名度較低,其他的競品還有《悲傷逆流成河》《反貪風暴3》,此情此景下,可以說是既沒有好萊塢商業大片的圍剿,也沒有想看人數可觀的國產強片,導致《黃金兄弟》都成了同檔期的票房冠軍,甚至上映24天的《碟中諜6》都對新鮮出爐的《江湖兒女》實現了反超。

想過《江湖兒女》會墊底,但沒想過這一天會來得這麽早。

但是,賈樟柯想必是做好心理準備了的,甚至可能是高興的。事實上,賈樟柯拍電影拍了二十年,在西方世界聲名在望,在國內的業界人士和資深影迷中獨樹一幟,但他在普羅大眾中產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共振,其實相當有限。

雖然賈樟柯拍電影拍了20年,但是迄今為止,只有5部電影在國內上映。賈樟柯電影生涯開端的“故鄉三部曲”,都沒機會在國內上映。直到2004年的《世界》,賈樟柯的電影才登陸國內院線,但是據貓眼專業版顯示,該片票房為200萬,在當年社會和市場,聲浪十分微弱。

《世界》

2006年,《三峽好人》讓賈樟柯成為張藝謀、侯孝賢、李安之後第四位摘得金獅獎的華人導演。儘管《三峽好人》在國內獲得了公映許可證,但是這部作品依舊無人問津,最後隻取得30萬的票房,令人唏噓。

同年同檔期,《滿城盡帶黃金甲》取得了2.3億的票房,顯赫一時,這部有失張藝謀一貫藝術水準的商業大片,上映後口碑撲街,罵聲四起,但是,這並不妨礙它在當年的中國影市刮起一陣旋風。反觀好評如潮的《三峽好人》,卻幾乎淪落到了“影院一日遊”的境地。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當年的賈樟柯留下了一句金句:“中國人只需要黃金,不需要好人”。令人感歎的是,過了十來個春秋,這種命不由己的宿命,依然敲打著賈樟柯的命運,“黃金”依舊主宰主流話語,隻不過由《滿城盡帶黃金甲》換成了《黃金兄弟》。

即便如此,《三峽好人》也沒有賠本。事實上,賈樟柯的電影,從來隻賺不賠,國際市場一直是他回收益重鎮。《三峽好人》跟另外一部套拍的紀錄片《東》,成本隻600萬人民幣,卻通過海外版權銷售獲得4000萬元。以及後來的《山河故人》,電影還未開拍,就通過版權預售回本了。

《二十四城記》劇照

但是,賈樟柯的有春風得意還不止於此。2008年的《二十四城記》,這部由呂麗萍、陳衝、陳建斌出演的紀錄電影,講述了時代的變革給普通人帶來的影響,延續賈樟柯一貫的對社會與時代的洞察。這部電影最終110萬票房。

事實上,《二十四城記》賈樟柯跟華潤置地合作拍攝的一部電影,也就是說,這是一部融合了賈樟柯時代觀察和廣告屬性的電影,最終,《二十四城記》入圍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於是,坊間對賈樟柯的欽佩四處流散:拍廣告還能入圍坎城,也就賈樟柯可以做到了。

《天注定》

之後,賈樟柯在2013年拍了《天注定》,以新聞事件為切入點,描繪了時代與社會的痛點。這注定了它無法在院線上映。這就讓《山河故人》成了賈樟柯在國內公映的第四部電影,這是時隔八年之後,賈樟柯的電影再次跟國內觀眾見面,最終取得了3225萬票房。

《山河故人》

雖然《山河故人》只有3000多萬,位於2015年票房榜第129名但這已讓賈樟柯嘗到了“甜頭”,這個“甜頭”一方面來自該片創下了賈樟柯的票房紀錄,更因這部電影,讓賈樟柯跟國內普通觀眾產生了較以往更加廣泛的情感聯結。

到了《江湖兒女》,這種擁抱大眾,試圖與大眾溝通的意圖,更加明顯。賈樟柯在該片中加入了黑幫片、槍戰、江湖的類型元素,讓它呈現了一些商業氣質。

於是,又有一種聲音湧起,說賈樟柯變了,變成商人了。事實上,賈樟柯說他從28歲開始就實現財務自由了,拍電影從不缺錢,也不為錢。要為錢,也不會拍了20年才向商業“投誠”。

賈樟柯的下一部電影是古裝題材的《在清朝》,杜琪峰監製,不出意外的話商業屬性會更強。賈樟柯電影中商業傾向的加重,是賈樟柯將情感交流的對象,從西方藝術世界,轉向了國內大眾。就如賈樟柯從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北京,回到了汾陽來家。

年近花甲的賈樟柯,加重的其實不是商業性,是遊子的歸心。

【文/阿志】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製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