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逐夢演藝圈》起訴豆瓣,縈繞在豆瓣頭頂的紅與黑

文丨雲飛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以下簡稱《逐夢演藝圈》)起訴豆瓣網了。因認定電影遭到豆瓣網“鎖定最低分”,影片遭受了如潮的網絡差評,最終導致影片被迫撤檔,《逐夢演藝圈》的出品方將豆瓣網訴至法院,要求豆瓣網公開道歉並刪除相關不實言論。

這已經不是《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的第一次“回擊”。拍出了史上最差國產片的畢志飛,似乎並沒有任何藝術自覺,他頻頻發聲,“融資10億建立影評網站‘小草網’”,“我的願望是拿到金棕櫚,贏下奧斯卡”,甚至向網友下戰書,要求“還他清白”。

且不論畢志飛言行好壞,網絡口碑與商業票房之間的關係再度出現在公眾視野。此外,《歐洲攻略》上映時也有“黑水”爭議,出品方直斥惡意差評導致影院排片斷崖式下跌,最終使得影片市場失利。

網絡口碑對收視率與票房有多大影響?前有“爛番茄毀掉好萊塢”,今有豆瓣深陷差評疑雲。

畢志飛與豆瓣的恩怨情仇

《逐夢演藝圈》無疑早就被釘在了中國電影的恥辱柱上。這部劇情毫無邏輯、表演浮誇無力、演員自戀陶醉、審美城鄉結合風的電影,怎麽看都是對觀眾智商的侮辱。豆瓣電影評分的2.1分,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觀眾對作品優劣的直觀喜好。

2017年9月在內地上映時,《逐夢演藝圈》遭到了觀眾清一色的吐槽,超過7萬名網友在豆瓣上給電影打分,如今評分落在2.1分,依然牢牢佔據豆瓣全網最差的排行榜首。粗略翻一翻網友的評論,控訴式的批評觸目驚心:

“好奇心使我點進去,求生欲使我退出來。”

“我覺得這部電影唯一的正能量就是揭示了當代中國影業的亂象,不是電影中描述的那樣。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搞笑的、無可救藥的、荒誕的、具有歷史性、紀實性、值得作為極端案例加以分析的、充滿醜態的現實刻畫。”

“主題曲真好聽,耳機都嚇得自動退出藍牙連接。”

由於豆瓣實行5星打分制度,最低的1星相當於2分,而在上映後,《逐夢演藝圈》竟然拿到了理論上無法達到的2.0豆瓣評分,成為現象級的審醜電影。不少觀眾甚至被其深深“吸引”——到底一部怎樣的爛片,能夠讓所有人毫不猶豫地給最低分?

在畢志飛看來,是惡評如潮的豆瓣評論讓影片蒙受巨大經濟損失,最終導致影片緊急撤檔;而在不少觀眾眼中,史無前例的爛片帽子反倒激起了好奇心,甚至想去一睹為快。此後,《逐夢演藝圈》更是演變成國產電影的一則笑話,作為觸及觀眾底線的電影存在,如電影版《愛情公寓》在欺詐性行銷後上映,就有觀眾自發到《逐夢演藝圈》下吐槽,“表示‘冤枉’了它”,因為《愛情公寓》更差勁。

無論如何,《逐夢演藝圈》與豆瓣的糾纏就此開始。畢志飛在各種場合炮轟豆瓣,甚至揚言要創辦全新的評論網站,“確保評論打分公正”。而此次朝陽法院審理《逐夢演藝圈》與豆瓣一案,焦點就在於豆瓣平台評分異常,導致電影團隊“蒙受巨大損失”。

高收視高票房與豆瓣並非正相關

豆瓣評分,究竟對電影票房、劇集收視有多大影響?這不僅是《逐夢演藝圈》訴訟案件的核心,也是影視出品方所關心的話題。歷數近年來圍繞豆瓣、貓眼等評分網站的風波,可謂此起彼伏。

早在2016年賀歲檔,豆瓣就被人民日報客戶端點名批評,稱《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評分集體遭遇滑鐵盧,是“惡意差評將嚴重影響國產電影的生態環境”;到了2017年暑期檔,《李雷與韓梅梅》導演楊永春稱影片遭遇惡意差評,還給豆瓣CEO寫過公開信;在《縫紉機樂隊》折戟的2017年國慶檔,導演大鵬言辭激烈地聲稱影評人惡意刷一星影評;2018年五一檔,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被曝水軍刷分,引發爭議;此次《逐夢演藝圈》開庭審理,也是去年畢志飛炮轟豆瓣的余波。

以下列出2018年票房排名TOP10的電影,對比其市場表現與豆瓣評分:

截至目前,票房TOP10的影片中,共有3部影片豆瓣評分在6.0的及格分之下,但8.0以上的電影有4部之多,6.0-7.0的及格線為3部,可見分布較為均勻,並非呈現絕對的高口碑=高票房的正相關關係。

高口碑的電影無疑有更強大的長尾效應,使得影片在中後期能在保證基本盤之下強勢抗跌,甚至出現逆增長,最終完成逆襲,春節檔的《紅海行動》對《唐人街探案2》,《一出好戲》對《愛情公寓》真是如此。

以低口碑拿到高票房的《捉妖記2》《前任3:再見前任》《後來的我們》多有檔期、類型、宣發之利,如《捉妖記2》低齡的合家歡喜劇適合春節檔,《後來的我們》以強大的懷舊行銷在五一檔佔得先機。

綜合來看,票房是宣發、同檔期對手、檔期容量、影片品質、票補力度、社會熱點加持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高口碑無疑能助推高票房,但並非決定性的唯一因素。

從收視率來看,2018年高流量的電視劇往往陷入低分陷阱,而高評分的劇集並非最大熱門。截至目前,2018年豆瓣評分TOP10的國劇為《假如沒有遇見你》《忽而今夏》《面具》《親愛的活祖宗》《和平飯店》《東方華爾街》《快把我哥帶走》《來到你的世界》《莫斯科行動》《媚者無疆》,熱度遠不及只有3.1分的《甜蜜暴擊》、3.4分的《談判官》、3.5分的《鳳囚凰》、4.6分的《一路繁花相送》、4.6分的《愛情進化論》以及《武動乾坤》等。

豆瓣看品質 貓眼看票房?

除了豆瓣之外,貓眼與淘票票的評分,也成了觀眾與業內人士觀察影視作品走向的重要指標。

熟悉豆瓣、貓眼、淘票票等網站的觀眾往往會發現,文青聚集的豆瓣口味更加“刁鑽”,其用戶大多擁有相當的“閱片量”,對影史經典順手拈來,不少還有高學歷的教育背景。豆瓣影評針對電影、劇集的多元解讀,還成為了另類的“打開方式”。

而有購票平台功能的貓眼和淘票票,並非從興趣部落的SNS網站發展而來,其打分機制是O2O平台的附加產物,因此用戶群體更加廣泛,對待影視消費的評價也顯得“寬容”一些。從評分來看,豆瓣6.0就已經是及格分,而在貓眼、淘票票之上,有評論指出“8.0以下是爛片爛劇,8.8以上是良好水準,只有9.0以上才能稱之為優秀”。

正因為用戶群體的截然不同,其口味也可謂千差萬別。如中美合拍片《巨齒鯊》只是一部稀松平常的中美合拍電影,在豆瓣上的6.0評分,顯示出文藝青年對B級驚悚片的審慎認可;而在貓眼上,囊括了所有購票群體的觀眾則給出了8.8的高分,甚至超過了《一出好戲》的8.2分。

觀眾評分的巨大分野,出現了“豆瓣看品質,貓眼看票房”的說法。一般來說,輿論普遍會以豆瓣評分來衡量影視作品品質的高低,如《如懿傳》《延禧攻略》《武動乾坤》等熱門劇集開播後,新鮮出爐的豆瓣評分成為輿論的重要風向;而貓眼、淘票票作為購票平台,其評分某種程度是普通觀眾消費滿意度的折射,“購票後才能打分”代表著市場的反饋。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水軍、鎖分、惡意差評的行業亂象,依然是縈繞在豆瓣頭頂的陰雲。就在畢志飛起訴豆瓣案開庭前夕,馬楚成導演作品《歐洲攻略》就“喊冤”,稱遭遇了評論“黑水”,導致其排片在上映第二天就出現暴跌。

這樣的故事,總讓人想起爛番茄在北美影市所遭遇的質疑——這個星球上最成功的電影評分網站,被馬丁·斯科塞斯等大導演炮轟過,也沒見因為怒懟而“摧毀”掉電影產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