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抑鬱:「妻離子散」的兇手竟是它……

高危事件

一名約21歲的媽媽先將年僅1歲半的雙胞胎弟弟掐死裝入袋子,後綁著雙胞胎哥哥投河自盡,獨自留下初嘗人父味道的丈夫。

究其根本原因,竟是產後抑鬱症而導致的擴大性自殺。

一直以來,產後抑鬱症導致的悲劇實在是太多了,家破人亡的案例比比皆是。

生兒育女本是喜事一件,不過對女性朋友們來說,除了壓力,身材變形,一時不能見人,而且還得學習照顧新生命,產後生理、心理都有大改變。如果孩子的父親沒適時給予情感支持,很容易產生產後抑鬱症。

研究表明, 10%~15% 的女性會發生產後抑鬱症(也就是說,大約 10 個產婦中,至少有 1 個會得此病),50%~80% 會出現產後抑鬱的情緒。其癥狀因人而異,嚴重者可發生錯覺或幻覺,甚至會有傷害自己或嬰兒的想法。

你是否正在被這樣的狀態困擾呢?

1、情緒改變:心情壓抑、沮喪、情緒淡漠,甚至焦慮、恐懼、易怒,夜間加重;有時表現為孤獨、不願見人或傷心、流淚。

2、自我評價降低:自暴自棄、自罪感,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與家人、丈夫關係不協調。

3、思維受損:創造性思維受損,主動性降低。

4、對生活缺乏信心:覺得生活無意義,出現厭食、睡眠障礙、易疲倦、性慾減退。嚴重者甚至絕望、自殺或殺嬰傾向,有時陷於錯亂或昏睡狀態。

抑鬱情緒在新媽媽當中很普遍,大多數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感覺希望渺茫的時候,會以淚洗面。也許前一刻,你還驕傲地抱著寶寶,後一刻,毫無理由地,淚水已經無法抑製地湧了出來。這些早期的抑鬱情緒通常發生在產後3~4天,母乳餵養剛剛開始的時候,但大部分新媽媽產後1個月以後情緒就會逐漸穩定,在產後3個月以後痊癒,只有極個別的人會發展成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癥狀自測

過去四周時間,你是否經常有下列癥狀?

(1)頭痛。

(2)睡眠不佳或嚴重失眠,或白天嗜睡。

(3)身體虛弱或異常疲勞。

(4)胸悶。

(5)腸胃不適。

(6)多夢,醒後就像沒睡覺似的。

(7)腰酸背痛,或肩膀痛。

(8)有明顯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過度自責,對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9)心情煩躁,易發脾氣。

(10)精神緊張,難以鬆弛。

(11)情緒低落,不想見人。

(12)常想起不愉快的事情。

(13)思想不能集中,語言表達紊亂,缺乏邏輯性和綜合判斷能力。

(14)感覺活得沒意思,甚至有自殺的念頭或企圖。

結果

第一種情況:如果這14道題的答案,你有4條或4條以上答「是」的話,且這種狀態持續了四周的時間,那麼你就有可能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第二種情況:如果這14道題的答案只有1條答「是」,但四周內每天都出現,以致嚴重影響到你的家庭關係和日常生活,那麼也應該警惕自己可能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自評量表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評估手段,並不代表最終的診斷結果。如果測試結果可能性比較大,建議顧問精神專科醫生,進行仔細鑒別和診斷。產後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病恥感而耽誤治療。

得了產後抑鬱症我需要怎麼辦?

1、心理治療:為重要的治療手段。包括心理支持、顧問與社會乾預等。通過心理顧問,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如婚姻關係緊張、想生男孩卻生女孩、既往有精神障礙史等)。為產婦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社會支持,指導產婦對情緒和生活進行自我調節。對產褥期婦女多加關心和無微不至地照顧,盡量調整好家庭關係,指導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2、藥物治療:適用於中重度抑鬱症及心理治療無效患者。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用藥為宜,可根據以往療效及個性化選擇藥物。應盡量選用不進入乳汁的抗抑鬱葯,首選5-羥色胺再吸收抑製劑。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不要認為癥狀有了緩解,就擅自停葯!

除非醫生經過評估之後同意停葯。也不要因為藥物療效不好,就擅自停葯,要知道,抗抑鬱藥物一般都需要 2 周以上才能起效。

如何預防產後抑鬱?

由於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很高,預防就成了關鍵。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1、多參加一些孕媽寶媽活動,一方面大家相互交流和支持,幫忙相互解決問題,另外一方面增加產後生活的色彩,避免過於單調的生活。

2、參加一些孕教活動,有助於解決孕期和產後的一些問題。新媽媽能夠更遊刃有餘地照顧寶寶和適應社會角色變化。

3、注意調節情緒和壓力,不要過度疲勞。

4、學習產後抑鬱症的知識,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將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5、適當的鍛煉可預防產後抑鬱,比如跑步、瑜伽等。

6、對於有抑鬱症病史、家族史的產婦而言,更需要時刻注意患抑鬱症的風險,建議和精神專科醫生保持聯繫,定期隨訪。

作為親人,一方面,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環境,耐心傾聽,積極溝通;另一方面,更應該掌握識別產後抑鬱症的知識。如果產婦患上了產後抑鬱症,可能自己不會意識到,這就需要親人或朋友長點心了。發現苗頭之後,要和產婦一起去醫院就診,並監督其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