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揭秘硬核職場,《我和我的經紀人》接下來將如何進化?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安哲

《我和我的經紀人》聚焦娛樂行業,真實呈現經紀人硬核職場,傳遞健康向上的青年職場文化。網友們的觀看心理,由最初的明星獵奇逐漸向職場學習轉變,包括一些行業KOL在評論該節目時也紛紛表示“揭露職場殘酷”“揭露職場新人去留法則”……由此看來,《我和我的經紀人》作為“職場綜藝”確實引發了很大程度上的播出效果和話題熱度,同時也讓人開始思考,如果要進一步深挖職場真人秀IP價值,第二季節目將如何定義職場?其製作方向又在哪裡?

品類分析:率先試水,

真實呈現經紀人硬核職場

據國家統計局數字,2018年我國勞動人口總量已近9億,就業人口總量達7.8億。與此同時,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中國有知識付費需求的人數約5000萬,其中最大的需求是職場內容,以上數據都在佐證職場綜藝所擁有的龐大閱聽人人群。

從2003年央視經濟頻道率先推出的大型人力資源節目《絕對挑戰》,到求職招聘真人秀《職來職往》《非你莫屬》,再到主打明星職場體驗的《你好!菜鳥》《挑戰者聯盟》,職場類綜藝也曾掀起過一陣不小的高潮。

相比之下,《我和我的經紀人》則更加注重真實職場場景與職場人現狀的呈現,作為國內首檔聚焦中國經紀公司的職場真人秀,節目以大眾好奇的藝人經紀行業為切入口,讓觀眾看到那些在看似光鮮的娛樂圈背後,有著一群默默努力、堅持打拚,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年輕人,用他們的困境與成長給職場人帶來真正可資參照的啟發。

工作是每個成年人都逃脫不了的宿命,具有參照意義的職場真人秀顯然有著非常大的閱聽人潛力。而《我和我的經紀人》這檔節目,恰恰聚焦於大眾最感興趣的行業——藝人經紀。

之所以選擇這一行業,企鵝影視天馬工作室總監、《我和我的經紀人》監製李笑曾表示,“之前做的很多真人秀節目,我們感受到原生關係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選取有原生關係的、最漂亮的切口打進這個新品類。”

一方面,節目從專業角度展現娛樂行業價值、從經紀人視角冷靜剖析藝人發展道路,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另一方面,對於閱聽人群體來說,娛樂行業對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都沒有太高的接受門檻,選擇以此切入職場顯然更容易形成強烈的代入感。

亮點梳理:撕開娛樂行業給你看,

堪稱“職場教科書”

截至目前,微博話題#我和我的經紀人#閱讀超過16.4億,討論超245.4萬,各圈層KOL自發稿300余篇,足見其話題熱度。自節目上線以來,年齡18-24歲、25-34歲的閱聽人佔比均達到40%,在學歷分布上,高知用戶佔比近60%,很顯然,這部分閱聽人正是目前職場的主力軍,可以說,無論是從節目熱度上還是目標閱聽人覆蓋上來看,《我和我的經紀人》反響不錯,實現了職場內容的精準傳達。

作為一檔職場真人秀,如何能夠兼顧觀眾的獵奇心理與職場的真實呈現?換句話說,以藝人經紀作為切入點,進而勾勒出具有普適性的整個職場生存指南,在這一方面,《我和我的經紀人》自有它的獨到之處:

1.顛覆大眾對經紀人是“強勢角色”的認知。《我和我的經紀人》從經紀人視角出發,自動拋下藝人的光環濾鏡,以冷靜客觀的角度看待藝人的工作與生活,向觀眾展現經紀人冷靜自持、溫柔細致的工作狀態,與兼顧多面、順逆境並存的硬核職場。

2.無劇本有劇情的真實感和衝突感。李笑曾表示,“我們曾對節目進行過一次複盤和方向調整,加大了藝人和經紀人的關係、相處模式和工作模式的比例,強調工作中處理的一些看似很小的事,而不寄希望於很大的突發事件的發生。因為我們複盤後發現,真正有真實感並帶來內心觸動的是前者,而後者,就算能夠吸引眼球也只是一瞬間。”

瑣碎小事的比重遠大於突發事件,這是《我和我的經紀人》所採用的最具真實感的記錄手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剪輯,將矛盾衝突感有重點地集中、精簡體現,以實現真實感和劇情感的平衡。

3.幫助觀眾認清自己的職場角色與位置,堅持塑造職場感。在《我和我的經紀人》中,經紀人是絕對主角,素人狀態更貼近大眾的工作生活,代入感也呼之欲出,無論是麻利爽快的一娃、充滿愛與包容的筱雅、仍有很大進步空間的琪仔、全能型經紀人浩浩,還是強勢直爽的老闆楊天真,節目呈現了多種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職場狀態,螢幕前的職場人都可在節目中對照自己,找到未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逐次遞進、由淺入深,《我和我的經紀人》從職場全貌到職場分工,再到職場角色,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具有普適性的硬核職場。

作為職場真人秀,

它的發展空間和方向在哪裡

在筆者看來,作為首檔聚焦中國青年職場文化真人秀的節目,《我和我的經紀人》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節目選取經紀公司作為樣本,放低了閱聽人的“門檻準入標準”,以此來立住職場IP,且通過倡導健康的青年職場文化,實現價值輸出,賦予這一IP延展性,為接下來對更深層次的職場內容探討做鋪墊。

如果節目延續至第二季,在內容取材方面,或許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延續關注經紀公司的職場,本季節目僅聚焦一家經紀公司,而下一季可選取多家經紀公司,在不同運作模式下展示出不同的職場環境,多種工作狀態的對比之下,給出職場人最好的建議與參照;另一種思路,是進軍律師、醫生等門檻更高行業的職場細節,滿足大眾獵奇心理,將普通人沒有機會接觸的行業職場進行公開展示,並提供更具專業特色的職場技巧與話題探討。

在內容呈現方面,從發現問題、呈現問題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對職場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呈現,尤其加強對“如何解決”的著墨,增強節目的實用性。

除了職場環境的設定,節目接下來也可對大眾心理進行重點分析,緊抓這一季核心亮點內容的同時,進行維度升級。

一是堅持職場“去魅”,洞察大眾對該職業的盲區,進行“XX職業是什麽?”的科普。在這一季《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我們看到了經紀人要負責把關影視作品、協調通告時間、處理通告現場的突發情況等具體的工作場景,喬欣的經紀人更是開篇就面臨藝人是否續約的難題,這些內容都進一步提升了觀眾對經紀人職業的認知度;

二是堅持塑造“職業感”,讓大眾看到節目後有職場意識的反思,從對工作的認知達到對職業的正視,將職業屬性與專業部分進行抽絲剝繭,一方面實現情感共鳴,另一方面也強化負責、認真、堅持等正面的職場價值觀傳達;

三是樹立行業榜樣思維,將職場技巧細化到人際關係、領導相處等具體層面,給予職場人乾貨性的指導;

四是體現行業交織感的時代特徵,一個行業的發展過程是需要其他不同行業相互配合的,節目在製作的過程中,要做到不回避這一點,體現時代感的同時,也攪動更多圈層代入。

在《我和我的經紀人》品牌之下,既有對自身節目的吸收與改進,更有回饋於社會的價值型作為,換句話說,製作一檔職場綜藝不應僅局限於“做好一檔節目”,而是應該回歸至這檔節目的初衷,即認真對待這個職場,向社會傳遞積極向上的職業觀,作為中國職場眾生相的縮影,節目也必須是探索挑戰與反思前進並行的。期待《我和我的XX》品牌的持續發力,帶來更真的職場百態、更強的職場力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