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施建農:一個兩三歲孩子給我的啟發

最近一直在思考早期教育的問題,一直在想關於這個話題寫點什麽,但一直沒寫。雖然忙是肯定的,因為這個理由,不寫就顯得心安理得了。但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覺得這個問題太複雜了,千頭萬緒不知何從下手。

這兩天參加了S55次香山科學會議,討論青少年科學思維啟迪和科技人才培養的問題。看到數百位頂級科學家們為了祖國的明天,不計個人得失,不辭辛勞的指導青少年開展科技活動。大家熱烈探討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問題。七八十歲的院士們非常認真而且一直堅持在會場,真的非常感人。不過,感慨歸感慨,關於早期教育的文章還是寫不出來!

高鐵上的母女

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小姑娘和她的媽媽。

今天上午乘高鐵去上海參加一個關於科學教育與創造力培養的研討會。高鐵上的一對母女給了我啟發,特別是那個看上去只有兩歲多的小女孩給了我寫作的靈感。

年輕美麗的媽媽帶著孩子上車落座後,從包裡拿出一個手機給孩子,孩子自己把前面的小桌板打開,然後把手機放在小桌板上看小豬佩奇的動畫,年輕媽媽自己則拿出另一個手機開始看起來。我繼續準備著會上要作的報告。

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孩子一邊看動畫,一邊吃起了小麵包。與其說是吃麵包,倒不如說是玩麵包。職業習慣讓我對孩子行為開始關注。我就停下手裡的活,靜靜地觀察這個孩子。

我不知道她是否還在看動畫,但她確實很認真地在玩麵包。她把麵包一個個地排在桌上,然後用手一個個地挨著拍一遍。接著又拿起其中的一個掰一掰,再拿另一個掰一掰。然後又拿起一個放到嘴裡,我以為她要吃了,結果她只是放在嘴裡咬了咬,咬過後又拿出來放在桌上,然後再咬另一個,挨個把所有的都咬了。

一會兒對她媽媽說要喝水。媽媽給她拿出了水杯,打開蓋子給她後,自己接著看手機。孩子自己抱起水杯喝水。動作很熟練,看樣子這是常態!喝完水,她把杯子給了媽媽,自己把杯蓋拿來玩。她把杯蓋的環套在自己的手上,然後再把麵包掰開放到杯子蓋裡。再把裝滿麵包的杯蓋壓到自己的手背上,再打開看看,再往裡放些麵包,再壓一壓……

就這樣,孩子一路上很安靜,媽媽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手機裡。

當然,在玩的過程中揉碎的麵包撒得滿地都是。這時,廣播說“棗莊站到了”。年輕的媽媽對孩子說,“該下車了”。媽媽開始收拾手機和隨身物品,孩子則去撿掉在地上的麵包。媽媽則抽空繼續看手機,到列車到站,抱著孩子,留下一地麵包渣……

她們下車後,我只好拿出紙巾把邊上座位上的麵包渣擦掉,然後試圖去清理地上的。這時乘務人員過來幫忙打掃乾淨。

這件事讓我想了很多,於是乾脆停下手裡的活,覺得可以把一直想寫而沒寫的文章寫完了。

啟發

母女倆的舉動給了我兩點啟發

幫助她不如相信她!

孩子作為一個自主的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總能找到自己玩的東西,總會自己想著法地玩。實際上,這是他們適應環境所必須的本能。記得國外的學者曾經在幼兒園裡做過不給孩子玩具,也沒人管孩子的實驗。剛開始時這些原本習慣於幼兒園有很多玩具,有老師組織活動的孩子們突然沒有了玩具,沒有了老師的組織,開始時有點不知所措,有點無所事事。但慢慢地,孩子們開始自己找事做,相互玩起來。身上的扣子,紮頭發的皮筋,衣領衣角,甚至椅子坐墊都成了他們的玩具。

只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信任,孩子會好好的。還是那句話,幫助她不如相信她!

所有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自己知道把麵包弄得滿地都是,她想去撿。但她的行為沒有得到支持,更沒有得到鼓勵。原本是讓孩子知道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好時機,但也許是因為媽媽不知道,也可能是媽媽覺得反正會有人來打掃的,總之良好的行為沒有得到強化。

每次當有家長來谘詢孩子的問題時,我總是要說“所有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 end -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版主,謝謝!

作者簡介

施建農

世界天才兒童研究協會亞太理事會主席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北京中科青雲實驗學校校長

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會 心悅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