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商古國——豕韋國,為夏王朝養豬,被人取代,數度崛起

豕(shǐ)韋國,也稱韋國,夏朝時立國,它最早來自古籍中記載的豨(xī)韋氏,豨韋氏是一個被神化了的部族,《莊子》一書中多有描述,認為比伏羲氏還早。《莊子·大宗師》載:“豨韋氏得之,以挈(qiè)天地。”挈,提挈,即統領、駕馭的意思。莊子將豨韋氏捧成是天地的主宰者,這當然有些誇張,但足可以說明豨韋氏在上古時代文化先進國力強盛。豨韋氏部落的強盛一直延續到夏朝,少康復國後,夏朝收編了豨韋氏部落。彭國篇中講到彭國後裔伯靡助少康復國殺了寒浞,少康遂將豨韋氏部落封於有功的伯靡,豨字去希,號豕韋國,地理位置在今河南滑縣。

“豕韋”二字都有甲骨文,“豕”是野豬的象形,而“韋”是個會意字,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二“止”相對,“止”即為“足”,中間一方塊,表示圍城,這裡多指人牆。豕韋之地多有野豬,當地族人以獵野豬為業,野豬也是屬於猛獸一類,其凶殘堪比虎豹,在缺少武器的遠古時代不好單打獨鬥,故捕野豬多采以“圍獵”之法,就是進行多人四面圍捕。“豕韋”當是韋地族人圍捕野豬的真實場景。由此推測,豕韋族人祟拜野豬,或以野豬為圖騰,據說河姆渡遺址就出土過帶有豬圖騰的陶器,由此可見,豬圖騰文化的形成至少已經超過了7000年。

豕韋國多豬,因地製宜,其國人世代替夏王室養豬,得到了夏王朝的重視,從開國以來,一直受到重用,因而豕韋國也跟彭國一樣,曾顯赫一時。但所謂風水輪流轉,豕韋國養豬的傳統被兩個人給破壞了,這兩個人一個是夏朝第十四任王孔甲,孔甲討厭豬,愛好龍。另一個是擅長養龍的劉累。劉累為了取代豕韋國,投夏王所好,得到了孔甲的專寵,孔甲令劉累代替豕韋氏專為他養龍,還特賜他為禦龍氏。隨著劉累的得寵,豕韋氏開始失勢。《竹書紀年》載:“帝孔甲即位……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孔甲一即位,就廢掉了豕韋氏,把豕韋國封給劉累,從此養豬場成了養龍場。

那麽孔甲喜愛的“龍”到底是什麽物種?主要有三種說法:一為馬,二為鱷魚,三為蟒蛇,這三種動物都符合後世對“龍”的形象,但古籍中記載的“龍”必出自一種常見的普通動物,筆者以為是馬。馬是古代交通和軍事領域的重要支柱,一個國家的強盛取決於馬的數量。孔甲好馬,其實是一個帝王最正常不過的事,而絕非後世所認為的是一種不務正業的愛好。孔甲帝寵幸劉累跟後世周孝王賞識養馬高手秦非子的套路是一樣的,只不過這個自稱擅長“豢龍”的劉累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就不一定了。傳說孔甲得到一雌一雄兩匹寶馬,令劉累豢養,以求得到更多的良馬,但不幸的是劉累養死了雌馬,孔甲的理想就泡湯了,劉累因怕降罪,連封地都不要了,逃奔他鄉。古籍中傳說的劉累擅長豢龍,很有可能是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他為了得到豕韋國的封地,冒充養馬能手,騙取孔甲的信任,廢豕韋氏改立為他。不過劉累執掌豕韋國也不過幾年光景,隨著養龍的失敗,劉累的技術也現出了原形,逃奔後,孔甲複立豕韋氏,繼續為夏王室養豬。

夏朝到了孔甲一代已漸顯頹勢,而使劉累“豢龍”可能是他扭轉乾坤的一次政改,終因劉累的失職而失敗告終。《國語·周語》載:“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從孔甲以後,夏政權開始昏亂,之後經歷四代,夏王朝徹底崩潰。而豕韋氏經過失國事件後,雖然恢復了國祚,卻對夏王朝失去了信心。到了夏末,商湯興起,諸侯響應,豕韋國也投奔了商湯,為商取代夏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漢書·韋賢傳》載:“肅肅我祖,國自豕韋……總齊群邦,以翼大商……”,大意為韋賢的先祖豕韋氏,曾經率先響應商湯革命,號召天下群雄,助湯滅夏,烈烈偉業令後輩引以為傲。可見,豕韋國在助商湯滅夏的戰爭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豕韋國因此在商朝建立後成為當時的“五伯”之一,它與彭國、諸稽國一起成為東南部強勢邦國的代表,替商王朝鎮守東南邊疆。

商朝早期國政並不是很穩定,還一度因為“九世之亂”諸侯紛紛脫離,甚至反叛。這時候豕韋國卻堅持效忠商王朝,並替商王征伐不聽話的班方,取得大勝,為鞏固風雨縹緲的商王朝起到了定國神針的作用。但隨著豕韋國威望的不斷提升,勢力的不斷強大,又借助同盟兄弟之國彭國和諸稽國的聯盟效應,在商王朝東南邊境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圈,終引起商王朝的強烈不安。有說法認為彭氏三國得勢後,因商武丁南征北伐掃平各姓方國部落,偏偏對彭氏三國采取安撫,不曾動毫毛,於是彭氏三國自恃強大,商王不敢動他,拒絕向商王朝朝貢。武丁晚年時對彭氏三國用兵,豕韋國滅亡。

豕韋國被滅後,商人對豕韋氏燒殺搶虐,幾近殺絕,甲骨卜辭記載:“癸未卜、燒俘韋。”說的便是此事。到了周武王滅商時,當時定居在周原一帶的彭國後人積極響應,也帶動了豕韋氏遺民,組成一支反商力量。周取代商後,豕韋氏也得以故地重封,是為周代韋國。韋國重建後,國詐一直延續到戰國末年,由於戰爭兼並激烈,途中幾經遷移,後被其他國家蠶食,隻留下一個姓氏:韋姓。

文/堰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