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接連自燃引發關注 工信部啟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摘要: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市場。各大車企都在竭盡全力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生產之中,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地使用高密度鋰電池來延長續航裡程,這也加深了存在的安全隱患。

本報記者 丁琦報導

對於廣大新能源車主來說,近期有一個好消息。

近日,工信部正式下發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再次強調,切實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通知》要求各有關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重點對已售車輛、庫存車輛的防水保護、高壓線束、車輛碰撞、車載動力電池、車載充電裝置、電池箱、機械部件和易損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前期已進行過檢查的車輛,可不再重複檢查。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2018年,中國至少發生了40起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火災事故,包括電池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監管機構已要求對新能源汽車的質量進行審查,並在去年召回了超過13萬輛汽車。

事實上,電動車起火並非隻發生在中國,奧迪公司6月10日表示,由於存在電池起火等風險,自願召回540輛在美國銷售的E-Tron純電動SUV。根據相關報告稱,相比汽油汽車,電動汽車更不容易發生事故及火災,但該報告也指出,電池技術仍在發展,在安全系統設計上還未達成共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表示,“全行業要重視電動汽車安全問題。”只要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各方密切合作,電動汽車安全可預測、可預防、可管控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1

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引重視

提速快、噪音小、駕駛靈活、不限行、經濟環保等,這些都是新能源汽車的標簽,在2018年汽車銷量下滑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一路高歌,電動汽車也走進了千家萬戶,但與此同時,安全事故也隨之出現。僅在2018年,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超過40起。社會各界針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無數次的學術討論。

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頻發,最為顯著的事故是“自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已經發生幾十起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許多專家也紛紛表示部分車企安全標準不達標,打造部分不安全車型來供消費者進行選擇。

新能源汽車資深銷售張先生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新能源汽車起火現象接連不斷,引起工信部重視。事實上,根據檢測結果顯示,新能源車的安全檢測要明顯高於汽油車,新能源汽車如果電路出現了問題,就會引發相應的事故,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是由個體小部門到整體組成的電池包,在發生火災時,由於鋰電池等材料特性從而引發汽車迅速被燒毀。但技術在不斷完善,我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是汽車行業的主動脈。

據了解,當前引發電池熱失控的因素多種多樣。“有電化學原因,如電池包本身溫度不均勻、局部區域溫度高等。同時,也有機械原因,如電池進水、受到碰撞等。”中科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認為,根本問題還是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新能源汽車在設計、製造、驗證、使用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

事實上,引發自燃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車輛使用過程中可靠性的惡化以及充電安全管理技術水準低下等多種因素。一小部分新能源車企為了縮短開發周期,企業把電池活性材料增厚、隔膜減薄,雖然這樣電池比能量會上升,但是安全性能卻下降了。大部分新能源汽車起火都是在充電的時候,就像我們的手機等設備在充電時也會發熱發燙。當新能源汽車在充電時,如果電池技術不夠先進或者電壓比較大的話,發生自燃確實是一點都不意外。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專家張翔博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引發火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每年都在提高,要求電池的能量密度不停地增加,特別是電池布置問題。布局空間基本上是一定的,不可能是無限的,那麽電池的能量要增加的話,電池的單體也會增加,密度也會增加,安全性大大降低。第二個原因就是鋰離子電池本身是電解質,電解質的液態存在著安全隱患,特別是在充電的過程中容易導致正負極短路,如果是固態電池,這個問題可能會大大地解決,所以電池方面本身是一個缺陷。

有業內專家表示,鋰電池起火後,燃燒的溫度比燃油車要高得多,溫度可能會達到600-1000攝氏度,同時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所以,火勢會蔓延得非常快,往往在三兩分鐘內,汽車就能燒成一副空架子了,普通的滅火器都來不及發揮作用,車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汽車快速被大火吞噬,目前針對於新能源汽車快速燃燒的特點,汽車上沒有搭載什麽特效的阻燃物,只能通過加固電池組來降低發生火災的幾率。

據了解,今年四月,一輛特斯拉電動車在上海地下車庫起火,就在特斯拉正對此進行調查的幾周後,一輛特斯拉ModelS又在香港起火,頓時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但是特斯拉絕不是新能源汽車的個例。國產品牌蔚來汽車也在兩個月內發生三起汽車自燃事件,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一次又一次地被大眾推向了風口浪尖。

業內專家表示,在新能源汽車推廣示範運營之初,我國主要是採用以磷酸鐵鋰為主的動力電池技術路線,隨著對續航裡程的要求提升,能量密度更大的三元鋰電池後來居上。在發生的這些起火事故中,三元鋰電池佔比近六成,磷酸鐵鋰電池佔比一成,還有三成原因不明。

2

新能源汽車安全最重要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市場。僅2018年,中國產銷新能源汽車超過100萬輛。各大車企都在竭盡全力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生產之中,但是隨著需求的不斷攀升,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地使用高密度鋰電池來延長續航裡程,這也加深了存在的安全隱患。

張翔博士表示,對於消費者而言,盡量不要選擇超長續航的新能源汽車,因為電池密度高,發生火災幾率大大提升。工信部政策的頒布,希望排查流程更加科學嚴謹,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之前,用流程把電池的安全隱患解決掉,防患於未然,新能源汽車的鋰離子電池商業化應用時間較短,2014年才開始大規模應用的。排查流程會有利於增加我們對安全方面相關經驗。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車企而言都是利好的事情。

歐陽明高表示,鋰離子動力電池高比能是全世界範圍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不能因為存在安全問題就不發展高比能量電池,而是要把握高比能量與安全性之間的平衡點,提高電池穩定性。同時,要加緊開發下一代固態電解質,從根本上解決電解液燃燒問題。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是安全第一責任人,要有危機意識和敬畏之心,加強安全技術研發和測試驗證,提升整車結構、電動底盤、高電壓系統等安全設計水準,嚴格車輛出廠檢測,確保生產一致性和整車質量安全,向市場提供既先進又安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同時,還要加強售後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安全運行監管責任,及時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保障在用車輛安全。

首先,生產企業應明確告知用戶,車輛觸發何種條件時應回店檢修,並詳細陳列了觸發條件,包括車輛正常行駛裡程或使用年限間隔,車輛發生碰撞、泡水等意外情況,車輛儀表出現嚴重故障報警信號(如電池、過壓、過溫、絕緣過低,充電插座過溫等)等。

其次,車企應對售後服務機構包括但不限於服務機構消防器材配置和應用能力、防雨防雷防水條件、專用維修設備工具配備及絕緣防護、技術人員維修及防護能力等進行排查。

張先生表示,在選購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擦亮眼睛,選擇正規的購買渠道,及時對汽車進行檢修,避免購買不合格的劣質新能源汽車,這個才是可以把握在自己手中。不能因為它存在自燃這樣的危險就避而遠之。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都是帶著兩面性前進的。

工信部已經發布《通知》多次強調,產品安全管理,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對現有車輛進行排查,降低安全事故率,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財產安全。新能源車企應合理規範健康的持續發展。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