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記憶中的那些經典紅色意象

新華社福州6月19日電 題:血雨腥風的承載——記憶中的那些經典紅色意象

新華社記者

軍裝、綁腿、草鞋,身後再背一個竹鬥笠,這幾乎成了人們心中最熟悉的紅軍戰士形象。而這些記憶中的經典紅色意象,承載著一段段血雨腥風的歲月,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竹鬥笠——最鮮活的紅色意象

在福建省長汀縣博物館裡,陳列著當年紅軍鬥笠廠印製“工農紅軍”四個大字的鑄鐵模片和當時使用的桶和剪刀等工具。

1929年3月11日,紅四軍從江西首次進入閩西。3月14日,長嶺寨圍殲戰打響,當日長汀縣城解放,閩西第一個縣級蘇維埃紅色政權建立。

長汀地方黨史專家賴光耀介紹,長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紅四軍在大量手工作坊的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根據部隊之需建了幾十家為部隊服務的軍需工廠,其中就有紅軍鬥笠廠。

1932年冬,紅軍鬥笠廠支書廖二子聽到有紅軍戰士抱怨,生產的尖頂鬥笠既笨重又不好攜帶,使用也不方便,還經常劃破衣服,不適應戰鬥生活需要,就立即召集技術骨乾,進行技術革新。

“原本尖尖的笠頂,被改為纏藤的平頂,竹片夾邊改為竹篾纏邊,竹葉原料再加一層油紙原料,鬥笠面上還刷上桐油並印上‘工農紅軍’四個大字,笠面左右兩邊各刷上一個鮮豔的紅五星。”賴光耀說。

1933年秋,紅軍鬥笠廠從家家戶戶會做鬥笠的長汀南山謝屋村等招收100多名工人,產量迅速增加。僅1934年長征前九個月,工人們就日夜兼程地生產了超過20萬頂鬥笠,確保紅軍將士和赤衛隊員人人都有一頂“紅軍鬥笠”。

這些鬥笠從長汀鬥笠廠出發,伴著紅軍將士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路。不少紅軍將士在後來的回憶文章中,滿懷深情地提及這種具有顯著蘇區特徵的鬥笠。

草鞋——不可缺少的戰略物資

與鬥笠相比,草鞋是長征期間紅軍更重要的戰略物資。

“只有草鞋這種容易就地取材,製作簡單的廉價鞋子才能使紅軍在當時的環境條件下,翻山越嶺不斷遠征。”長汀縣南山鎮中複村義務紅色講解員鍾鳴說。

當年紅軍機關報《紅星報》就曾專門刊登過題為《怎樣解決草鞋問題》的文章,文中描述道,紅軍開始長征時,由於準備不充分,不少戰士赤腳行軍,導致頻頻生病。

此文還要求把解決部隊的草鞋提到重要位置,以減少病員,鞏固紅軍戰鬥力,並提出了解決草鞋的具體辦法。

“紅軍想盡各種辦法就地取材,採用稻草、麥秸、玉米秸、烏拉草等材料,手工編織製作鞋子。雖說鞋底不耐磨,然而在那個艱苦的年代,這種鞋子卻成了戰士的必備品。”鍾鳴說。

紅軍從長汀出征前,蘇區百姓日夜加班加點趕製草鞋。“打雙草鞋送紅軍,表我百姓一片心。親人穿起翻山嶺,長征北上打敵人”,這首歌謠是紅軍與蘇區百姓魚水情深的歷史見證。

2016年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羅炳輝傳》,對松毛嶺保衛戰和紅九軍團從長汀中複村出發的史實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其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描寫:“區、鄉蘇維埃政府幹部挑來一擔布鞋、草鞋,有許多鞋上還沾著泥巴,顯然是剛從腳上脫下來的,他們說,鞋來不及做了,把這些穿過的鞋拿去吧,行軍打仗少不了它呀。”

綁腿——最耀眼的裝備之一

據史料記載,1929年3月,紅四軍在長汀的第一套軍服除了軍帽、上衣、褲子之外,還有一副綁腿。

“長距離行軍,一天下來血液都下積到腿部,雙腿就會酸痛不已,打上綁腿,促進血液回流,能有效減輕腿部酸痛。”長汀縣博物館講解員鍾佩璿說。

鍾佩璿介紹,山區多尖利岩石、多荊棘茅草、多蟲蛇叮咬,綁腿還有保護腿部的作用。

“當時紅軍主要都是依靠徒步行軍,所以綁腿也就成了紅軍不可或缺的個人重要裝備。”鍾佩璿說,“綁腿的作用很多,比如緊急情況下可以當作繃帶包扎傷口或作為三角巾固定骨折部位,幾根綁腿連接起來可以作為繩索來用。”

據了解,打綁腿時要站著打,才能保證綁腿鬆緊適度,打得太松不僅容易散落,也起不了保護腿部的作用。打得好的綁腿鬆緊合適,能封住鞋口,防止泥土或小石子進入鞋子。

紅軍的長征歷程,有著太多艱辛的記憶。但那也是一個民族走向希望的光輝歷程……(記者李松、梅常偉、劉斐、陳弘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