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奇霖:中小銀行的焦慮、迷茫與轉型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奇霖

  面對著政策要求加大信貸投放但優質資產缺失的矛盾、本已羸弱但仍被加速暴露的不良侵襲的資本金、及被新規衝擊的理財業務等挑戰,中小銀行從業者感到焦慮、迷茫與無所適從。

  多年來的高速擴張迎來了金融去杠杆,中小銀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面對著政策要求加大信貸投放但優質資產缺失的矛盾、本已羸弱但仍被加速暴露的不良侵襲的資本金、及被新規衝擊的理財業務等挑戰,中小銀行從業者感到焦慮、迷茫與無所適從。

  中小銀行的生存壓力

  從大類上來分,如果不考慮表外其他中間業務等業務板塊,銀行的業務可以大致分為存貸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含理財)兩類。

  十幾年前,存貸業務是銀行盈利的主要驅動力。

  當時,高儲蓄下的的低成本負債和高投資下的高利率信貸資產,給銀行帶來了高的息差。誇張點說,當時的銀行是在乘著趨勢,躺著賺錢的金融機構。

  到了近些年,利率管制名義上放開,存貸業務的紅利有所消退,部分具有創新與衝勁的中小銀行開始改變思路,選擇在同業和表外理財等金融市場業務條線上開拓疆土,也有效的彌補了存貸業務減弱留下的太空。

  但是,再往前走,金融市場業務被玩到極致,開始出現風險,監管開始收緊,金融市場業務也遭到衝擊。

  在政策的引導下,現在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返祖,開始重新重視存貸業務。

  但這個時候,社會經濟形勢與政策環境都已經變了,傳統的存貸業務遭到了很大的挑戰。

  (一)金融市場業務究竟遭遇了什麽?

  在15-16年時,很多中小銀行在金融市場業務上采取的是一種“高舉高打”模式。

  一方面,在負債端,重視同業負債,加大同業拆入或回購,發行同業存單,在避開存款募集的地理局限的同時,享受寬鬆貨幣帶來的低成本同業資金。

  另一方面,在資產端,配置高收益率的資產,以盡可能地拉開與負債成本的差距,賺利差。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把高舉高打的同業業務模式看做是另一種形式的存貸業務,因為都是一手負債,一手資產,賺息差的套路。

  但是又和存貸業務有所不同,這種業務模式要更加的低風險、高收益。

  因為當中小行吸收了同業資金後,他們直接對接的資產是其他行的同業理財或非銀資管產品。

  這些同業理財與非銀資管產品,背後有金融機構的信用背書,在爭市場、要規模與維護聲譽等因素的作用下,基本都是剛兌。

  中小行不需要自己去做信用風險篩選、去做投研決策、去做資產選擇。只要有錢,很省心,一切都不是問題。

  當然,這些拿了中小銀行資金的理財發行銀行和非銀資管,他們也不是免費的義務勞動。

  他們給中小行的是固定收益。如果有了資金,能做出高於固定收益的收益,那這些收益全部可以歸自己所有。所以,他們會有很強的動力去做高收益。

  怎麽做呢?

  三種方法,加杠杆(借更多的錢),強化期限錯配(買更長期限的資產)、下沉信用資質(冒更高的信用風險)。

  這三種手段,大家可以發現全部是需要流動性去養的。

  如果在某一個時點,央行收緊,流動性寬鬆局面結束,那麽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可能就會出現:

  滾隔夜加杠杆的資金斷裂,資金市場出現大規模違約;

  最原始的中小銀行同業負債到期後,沒有辦法找到新的資金,贖回資管產品或到期後不續;

  同業理財與非銀資管失去流動性支持,資產端沒辦法養了,只能賣掉流動性好的債券、股票等資產,金融市場開始劇烈波動……

  所以,在這個高舉高達的業務生態背後,其實是存在著很大風險的。

  也正是因為風險,監管機構開始行動,在2017-2018年張開了針對資產負債兩端的金融強監管大網。

  這張大網徹底改變了行業生態,不僅讓曾經風光無限的同業業務落入了谷底,也讓理財遭到了極大的衝擊。

  同業業務:

  在同業負債端,曾經無所顧忌擴張的(表外)理財納入了廣義信貸考核;

  曾經缺乏有效監管理論上可無限擴張的同業存單並入同業負債,要求佔總負債比重不得超過三分之一;

  曾經管制不夠嚴格的流動性監管體系開始新增了流動性匹配率等新指標……

  在同業資產端,銀保監會展開三三四檢查,禁止銀行發行同業存單購買理財進行套利空轉,禁止銀行資金出省等。

  不少中小行在壓力下,選擇贖回委外或不再續到期產品。但此時,當銀行與非銀資管交涉,很多銀行發現非銀資管產品已經出現了大額虧損。

  有些非銀機構在銀行壓力下,為了維護合作關係與聲譽,可能會用自身資金保證兌付,但有些不會,銀行資金撤離,就意味著虧損的兌現。

  這個時候,過去以“剛兌預期+同業套利”為核心的“高舉高打”模式事實上就已經不再保險了,銀行的信心也開始出現了動搖。

  後來,資管新規下發,要求打破剛性兌付,實際是給了金融機構不剛兌的法律依據與理由。

  不管最後金融機構是不是真的不會保證剛兌,我們至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資管新規會讓銀行在做同業套利與委外時,更加審慎,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無所顧慮了。

  同時,在2018年,銀保監會還采取了一些實質性量化的舉措來抑製同業業務的擴張。

  比如,大額風險暴露對匿名客戶規模限制,對底層資產要求嚴格穿透和授信,要求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對基礎資產足額計量資本和拔備,打擊銀行利用同業合作逃避監管;流動性匹配率對其他投資項100%折算率,打擊自營購買資管產品等。

  這些舉措配合著一直保持著強度的監管,讓曾經繁華一時的同業業務快速轉冷,給銀行表內同業業務的擴張鑲上了一層擴張邊界。

  理財業務:

  對不少中小行來說,它們在我們前面所說的“高舉高打”模式裡,不僅是初始同業資金的提供者,也是下遊同業理財產品的提供者。

  他們獲得資金後,雖然沒有足夠強的管理能力,但可以找非銀資管,一樣可以賺取利差與管理費收入。

  如果說同業業務是表記憶體貸的一種變形,那麽這種理財業務便是表外存貸業務的變形。

  但是,當資管新規下發後,理財要求回歸淨值型產品時,這種業務也開始出現很大的問題。

  首先,以前客戶買理財產品,都是看的報價,不存在產品淨值表現穩定性的問題。但一旦產品變成淨值型以後,客戶是否會繼續購買你的產品,完全取決於你的主動管理能力是否強於同業了。

  這意味著中小行要做好資產管理需要在市場銷售、產品設計、投資管理等各個環節做巨大的資金投入。

  用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做一個競爭激烈的業務板塊,收益如何,誰也不能保證。

  其次,由於銀行資管子公司具有可直接投資股票市場、首次銷售不用面簽、銷售門檻可於公募基金一致、銷售可線上化等諸多優勢,未來大行可能會選擇以銀行資管子公司來開展理財業務。

  但對於大部分中小行來說,設立資管子公司很難。

  一方面是需要銀行拿出至少10億的資本金,需要滿足一系列的資質條件;

  另一方面很多中小行的理財業務規模都不算大,設立資管子公司開開展業務,可能不具有規模效應,反而會使成本進一步提高,利潤下滑。

  在這種形勢下,中小行可能大部分都會繼續采取內設部門的形式來開展理財業務。與大行的子公司形式比,這種形式顯然是存在著先天的劣勢的。

  最後,如何穩定負債端(尤其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讓存量資產續存到期,也是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

  尤其是信用風險,將成為諸多中小銀行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為此前規模擴張普遍依賴的是期限錯配和資質下沉策略,手中持有較多長期限的低評級信用債。

  考慮到15-16年獲得融資的低評級發行人債務於18-19年陸續到期,在嚴監管環境下,低評級債的配置需求大幅減弱,信用風險的陰霾會一直存在。

  中小銀行現在不僅要寄希望於負債端能平穩續存至資產端到期,還需祈禱存量資產在到期之前不要出現信用事件。

(二)信貸業務的尷尬

  (二)信貸業務的尷尬

  2018年,由於非標融資收縮、債券配置盤力量衰弱,整個社融一度被信貸所填滿。

  單就銀行信貸業務來說,這是利好,因為銀行在和企業議價要價時,主動權與話語權都得到了提升。

  但是,當銀行手握央行降準給予的流動性紅利,環顧實體經濟準備尋找合適對象的時候,卻發現實體經濟中已經很難找到優質的信貸資產了。

  傳統高抵押品且高利的央企、國企房地產企業貸款早就填滿了授信;

  金邊的城投現在不知道該不該或能不能放貸,因為23號文和財政部的監管一直緊繃著,隱性債務的約束紅線也一直在警醒著。

  現在在企業部門,依然存在放貸太空的可能是其他類型的非金融企業,而這些企業大部分可能都是區域性的中小企業。

  這些中小企業雖然在中國金融金字塔體系中,一直和偏於一隅的中小銀行對應,由他們創造出來的信貸資產品質和分散度雖然也一直都不高,銀行按理說也會逐漸適應這種分層對應的關係。

  但是,在2017-2018年的環境下,中小銀行的這些中小企業客戶們,可能有著比以往更為惡劣的生存環境。

  經過了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當局對於經濟發展品質與環保的要求在提高。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後產能,建設美好中國,提高重工業生產的環保要求等一系列的政策讓各個行業開始整合集聚。

  中小銀行所面對的這些中小企業客戶在集聚過程中,有被淘汰破產的,也有被兼並收購,還有艱難存活、在行業中苟安的。

  在這樣的經濟與政策環境下,銀行對他們放貸形成的資產必然要比以往更容易就變成不良資產。

  過去,當有不良資產壓力時,中小銀行可能還可以通過與私募基金或其他機構合作,找機構代持做虛假出表,或利用不良分類的主觀性來調節,來隱匿不良的情況。

  但是,最近兩年金融監管明顯加強了對不良的督查。

  先是收緊了對逾期90天以上但未列入不良的口徑,然後又通過現場檢查等方式來查銀行是否存在利用代持、回購擔保等虛假出表手段來隱匿不良的違規行為。

  所以,現在銀行不但很難藏匿新增不良,而且可能還要重新背起過去被隱匿的不良。

  據wind統計,在2016年一季度環保、去產能政策開始時,國有大行的不良率是1.72%,到2018年年中下降到了1.48%,不良壓力整體來看是有所緩解的。

  但同期,城商行不良率卻從1.46%上升至1.57%,農商行更是從2.56%大幅上升至4.29%。

  在西部,某省農商行在同業存單發行備案計劃中曾披露:2017年該行不良貸款率從2.02%上升到了14.97%,撥備覆蓋率從160.13%下降到了26.62%,遠低於銀保監會120%-150%的監管紅線。

  按照監管要求,當撥備覆蓋率下滑不達紅線要求時,銀行應該補充貸款損失撥備使其達標。

  考慮到貸款損失撥備屬於資產負債表中的成本科目,銀行補提貸款損失撥備可能就會導致銀行的利潤出現下滑。

  換言之,不良的加速曝露可能會惡化監管指標,進而侵蝕銀行利潤。

  (該農商在2017年的利潤已經從1.89億下降至0.56億,降幅達到180%。)

  作為一類以盈利為目的的現代企業,銀行利潤業績的下滑無疑是其經營所面臨的大問題。

  但更糟糕的是,銀行同時也是一個高杠杆經營的金融企業,它高利潤的風險加權資產規模大小與資本金規模息息相關。

  利潤的下滑讓銀行依靠內部利潤補充資本金,進而做大做強風險資產規模,進一步提升業績的希望破滅了。

  部分銀行在資本金不足的壓力下,可能不得不縮減風險加權資產,以犧牲利潤業績增長速度為代價來滿足監管對資本充足率的考核要求。

  所以,這不僅是現在的困境,還可能是對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前景的絕望。

  當然,還有部分銀行可能存在著較大的非標轉回表內信貸的壓力,風險加權資產規模不會減少。

  因為一方面銀行自營投資的非標,過去可能計入同業投資,現在監管要求下,需要通過信貸轉回;

  另一方面表外理財投資的非標,在資管過渡期後可能無法通過期限匹配的封閉式產品續接,也需要通過信貸或北金所債權計劃等轉回表內。

  對銀行表內來說,這兩個事件都會形成新的高風險權重的資產。這些資產的收益率雖然不低,但其成本也不低;銀行利潤雖然會增長,但利潤的增長速度將遠遠低於資本金的消耗速度。

  比如說,一個資本充足率是13%的銀行,做1萬元的信貸,利差假設是1.5%,那利潤簡單計算就是150元。

  但做完這筆業務後,如果這個銀行還要維持13%的資本充足率,那就可能需要增加1300元的資本金。

  因此,銀行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展業務規模,就不能只靠利潤,還需要依靠外部的資本補充手段來盡可能提高自身的資本金。

  但對中小銀行來說,外部資本補充的管道是非常有限的,無論是IPO、定增,還是優先股、可轉債和永續債都有著比較高的門檻,能具備這個資格的畢竟是少數。

  大部分中小行,可能就只能仰仗二級資本債。但二級資本債也不是萬能的。

  一來,二級資本債有相當部分是銀行自營或理財資金互持。

  根據監管要求,銀行在計算資本充足率時,要在二級資本裡扣除持有的他行二級資本債規模。

  在各家資本金本就珍貴的當下,想要發行二級資本債的銀行是很難找到自營的互持方的,就算能找到,其成本也會比過往高出不少。

  至於理財,資管新規要求理財淨值化,投資經理必然會加強產品的流動性管理,而銀行二級資本債的期限較長(大部分在5年以上),且流動性弱,在理財產品去資金池化後,通過理財產品互持二級資本債的難度也會大幅上升。

  二來,二級資本債是對二級資本的補充,即使能成功發行,對要求更高的一級資本監管紅線也無能為力。

  因此,在現在當局鼓勵甚至指導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力度的政策背景下,中小行是進退兩難,在逼仄中只能選擇了風險更低的票據來充規模。

  (三)該如何找到你,存款?

  信貸業務雖然是進退維谷,但更讓從業者揪心和難受的可能還是拉存款的問題。

  信貸業務無論怎麽說,錢都是在銀行手裡,銀行在大部分時候充當的是甲方角色。

  但存款業務作為銀行立行和表內業務開展的支柱,是要向別人要錢,銀行在大部分時候是屬於被動的乙方角色。

  尤其是近年來,“存款荒”越來越嚴重,拉存款競爭越來越激烈,攬儲成本與所費心力更是與日劇增。

  為什麽會這樣呢?有幾個因素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根據信用創造理論,存款是信用派生出來的。當非標被嚴監管,社融增速快速下降,存款增速會存在一個自然下降的過程。

  數據也能體現這一點。本輪信用收縮主要衝擊的是企業部門,企業存款增速也因此從去年年末的8%降至5%,成為整體存款增速放緩的主要拖累項,而儲蓄存款增速同期保持穩定,從7.7%略升至9%。

  第二,銀行在存款利率上仍然沒有獲得完全自主的定價權,依然受到自律定價機制的約束,存在著事實上的利率上限,能給予儲戶的活期或定期存款收益偏低。

  而由於互聯網科技的興起、資管產品代銷管道覆蓋面的擴大及居民理財意識的持續覺醒,儲戶對貨幣基金、銀行理財、信託計劃等資管產品的可獲性與投資意願都在大幅提高,大量儲戶因此脫離銀行表內,將工資與財產性收入轉移至能獲得更高收益的理財市場。

  第三,嚴監管對存款的“擠水分”。

  此前,銀行可利用承兌匯票滾動貼現實現存款多倍的增長。但2017年三三四檢查銀監禁止票據空轉,票據業務運行日趨規範,通過票據貼現“空手套存款”的模式難以為繼。

  第四,在銀行體系內部,中小銀行自身的局限性在不斷地削弱其攬儲競爭力。

  面對攬儲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大趨勢,銀行對互聯網技術和金融科技的依賴是不斷加深的,但相比於大行,中小銀行無論是在系統建設、人力物力、運營效率、科技投入等各個方面均處於劣勢。

  第五,產品研發能力薄弱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提高客戶粘性的高附加值產品。

  部分中小銀行此前曾一度依賴結構化存款舒緩困境,但因準入限制和投研能力約束,不少中小銀行的結構化存款,是通過給期權組合設定不可能執行的行權條件,做成了類剛兌產品。

  這樣一方面是為了通過結構化存款替代保本理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突破表記憶體款利率的上限約束,以結構化存款之名行高息攬儲之實。

  但由於部分結構化存款存在一定的合規問題,監管層此後在理財新規中,要求銀行必須要有衍生品資質才可開展結構化存款業務,而現實中,大部分銀行是很難獲得該資格的。

  換言之,中小銀行利用結構化存款進行高息吸儲的模式也走到了盡頭。

  轉型求生之路

  在金融市場業務被嚴重綁住手腳,存貸業務開展難度進一步更新的背景下,中小銀行現在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壓力。

  未來該何去何從,是每一個中小銀行從業人員心中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認為,中小銀行未來可以沿著以下幾個方向進行轉型,或許會取得一定的成果。

  1、在信貸業務上,抓大抓小舍中間

  大客戶尤其是上遊的企業客戶在這一輪政策改革期獲益頗多,盈利改善明顯,信用風險低,但正如前面所說,基本都被大銀行所壟斷。中小銀行可以嘗試集中力量,主攻一點,來獲取部分大客戶的資源。

  中間層的客戶,比如說一些製造業和批發零售行業的企業,可以選擇戰略性放棄,因為他們的不良率要顯著高於均值,風險較高。

  小客戶比如零售消費和小微企業,可以重點抓。

  一來,他們在資本佔用上要比傳統的企業信貸更低,可以節省資本金;

  二來,它們的利率較高,敏感性低,可以獲得更高的息差;

  三來,現在的政策在偏向小微和消費,是符合政策導向的做法。

  零售消費客戶的風險相對還可控,但是小微企業,歷來都存在資訊不對稱、服務成本高、違約風險大等問題。

  因此,要發力小客戶,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有幾個手段可以供大家參考:

  1)分區劃片匹配。即對不同的小塊區域匹配以不同的團隊、機構與人員;

  然後在此基礎上與行業協會、村居委會、商會等平台合作,實現批量獲客。只有批量獲客,有足夠的客戶範圍,才能有基礎選擇優質客戶。

  2)采取科學的評估體系。

  小微企業與大企業不同在於,它與經營者的人品、能力等個人素質有著明顯的關係,因此在考察小微企業時,需要對企業產品、經營者人品和抵押品同時評估,並利用一些微觀的數據如電表、水表等來進行驗證。

  這些資訊如果隻采取人工調查,則工作量與銀行的服務成本將顯著提高,因此需要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利用電子化、流程化的系統來減少人工服務成本,實現人機結合。

  3)對於一些通過篩選的企業,給予預授信等優惠,留住客戶,提升客戶粘度;同時信貸產品要細致化,分層豐富,對於不同的小微企業,盡可能做到不同的信貸利率,即特定化。

  2、形成資產後,利用銀登中心和資產證券化加快小微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

  這一點也是現在政策所支持的。2017年銀監42號文第七條就曾提出:

  “要穩步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合規開展小微企業信貸資產流轉和收益權轉讓業務;”

  “按銀監會有關規定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完成轉讓和集中登記的,相關資產不計入非標統計。”

  具體來說,銀行在小微企業流轉時,由於基礎資產的風險較高,因此適合做優先劣後的結構化分層,並提升次級的收益水準,來彌補次級的風險溢價;

  同時為保證投資者的利益,為其揭露資產包的風險,應當對資產做好盡調,由於之前有電子系統參與,盡調材料較多是電子形式,盡調相對也更為便捷。

  3、加快向零售轉型

  這一點其實是我們在第一點在信貸業務上重視小微企業客戶上的進一步升化。

  小微信貸只是零售的一部分,其他額外的還包括零售負債、消費貸款、面向零售客戶的居民理財、代銷等業務。

  雖然金融市場業務無論在何時都是最具創新力的業務板塊,我們也相信未來還會出現新的具有活力的高利潤的創新模式,但是需要時間和環境配合。

  在短期內,在金融去杠杆和嚴監管周期內,面向金融同業的金融市場業務還是會稍顯沉寂。這時,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重視零售的力量,這是向零售轉型的邏輯。

  具體來說,首先,零售的有效展開需要“前中後台聯動”,為前台行銷、服務人員提供人性化的組織架構、考核機制、風險控制和系統支持。

  因此,要轉型零售,就需要銀行打通整個業務條線,做深層次的改革,否則容易陷入畫皮難畫骨的陷阱。

  其次,地區性的中小銀行要憑借地區的優勢,通過感情培育溝通,深入客戶社區,掌握更多大行不能掌握的資訊,在信用分析和風險控制中擁有優勢,在當地深耕。

  比如新加坡星展銀行在政府鼓勵生育的情況下,為加強和客戶的感情溝通,推出一種嬰兒紅花-兒童培訓账戶,含現金獎勵和兒童培育账戶,由家庭和政府共同儲蓄,可以讓孩子從小對銀行產生情感聯繫。

  最後,要根據靈活性的產品設計,做符合當地特色的金融服務,發展“特色銀行”。

  差異性和專注是中小銀行生存發展的關鍵,大而全是大銀行的特權。

  具體來說,銀行可以根據自己的地區優勢,結合當地特色制定特色的金融產品或服務。

  比如某農商行所在地區的私立學校較為發達,但是收費偏高,銀行與學校展開合作,向家長提供學費分期等產品,可以幫助更多家庭獲得優質的私立教育資源等。

  4、理財、金融市場業務投顧化,做類貨幣等具有穩定淨值的產品

  如果剛兌無法持續,產品轉向淨值型,理財在未來的發展方向需要向類貨幣基金方向靠攏。

  這樣的好處在於:

  一來,揚長避短,目前類貨幣產品仍可採用攤余成本法,配置方向主要為高等級信用、貨幣市場工具、短期利率債等淨值波動較小的資產,對機構的投研能力和清算系統的要求相對低一些,減少轉型所帶來的陣痛。

  二來,迎合居民低風險偏好,能夠保本且能獲得高於存款的收益才是留住客戶的主要矛盾,類貨幣以攤余成本法估值,配置高等級、短久期資產能使產品的淨值更加穩定。

  如果是開發一些想謀求高收益類的產品,需要較高的投研能力,那麽鑒於現在采取購買產品模式的委外所受限制較多,若是表內自營還會直接反映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裡,因此不妨采取投顧的模式,與非銀資管合作,在乾中學,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

  (本文作者介紹: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