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邪惡基因"真的是可以遺傳的嗎?

我個人有一大愛好,一般我不告訴別人,就是喜歡看台灣的電視劇《萌學園》。

這部電視劇講的是發生在一所魔法學校的故事,有點像是《哈利·波特》和《蓋裡甘的島》(或者《憨豆先生》)的合成版。

故事的女主角烏克娜娜發現自己的父親是個黑魔法師,就逃學了,理由是“我有暗黑基因!”

照這種說法,烏克娜娜倒是提出了一個不錯的問題,即邪惡可以遺傳嗎?

XYY 型男性:是不是好鬥的超級男?(答曰:不是)

邪惡的產生,更準確地說是反社會行為的出現,有一個特定的遺傳因素。這一觀點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被提出,當時在一些攜帶兩條Y染色體的男性體內發現了這一遺傳因素(他們是XYY型男性,正常的男性則是XY型)。

根據早期研究的記載,攜帶這種罕見遺傳性狀的人(每1000名男性中只有一例)最開始在囚犯中發現,而且不是偶然發現的。

1970年,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的主席建議消滅社會上這些危險好鬥的超級男性,如果孕婦懷的胎兒攜帶了兩條Y染色體,那麽應該被強製墮胎。

後續的研究表明,雖然兩條Y染色體跟智力低下有關係,但是跟攻擊性和違法行為之間似乎並沒有明確的聯繫。然而攜帶兩條Y染色體的男性就是危險人物,這一觀點在大多數文學作品中根深蒂固。

儘管在犯罪行為中發現遺傳因素的研究不太順利,但基因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點倒是眾所周知的,其中就包括人的行為,所以幾乎沒人會懷疑基因會以某種方式影響違反道德的行為。

然而,基因從來都不是確定性的,而且從來不會單獨發揮作用。因此現在的研究往往著眼於基因突變和其他社會因素如何共同影響反社會行為。

例如,研究發現血清素轉運蛋白基因的一種變體會讓人出現攻擊和掠奪心理,在弱勢環境中成長的兒童往往具備這一心理特徵。

圖源:網絡

編輯:祁蕊

作者:[美]任博文(Brian Winston Ring)著

周慧君 楊巧 譯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人文清華”講壇是清華大學於2016年初開啟的大型活動,遍邀當代人文大家,闡述經典學說、獨特思考和重大發現,致力於構建一個人文思想持續發聲的公共太空,推動人文日新、社會進步。 本書匯集2016年“人文清華”講壇演講稿七篇,包括文學家格非、國學家陳來、社會學家李強、倫理學家萬俊人、歷史學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暉等清華人文學者,和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等,並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知名主持人張小琴女士對以上人士的精彩訪談。公眾演講呈現各位學者長期研究積累的人文成就和思想成果,深度訪談全面反映學者的成長經歷和學術經歷,使讀者不僅知其學術之所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