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KOL王思聰贏了,CEO王思聰輸了

IG奪冠,電競業沸騰,朋友圈刷屏,被載入歷史的這天是2018年11月3日。

最終焦點聚焦在一個名字,王思聰。IG戰隊老闆,國民老公,王校長,曾經的首富之子,這些標簽讓他成為流量之王。與有榮焉的還有他擔任CEO的一家公司,熊貓TV。這四個字躺在IG運動員隊服的胸前位置,不是那麽搶眼,但全程曝光。決賽當天,熊貓直播DAU大漲,舉司歡慶。王思聰以一種實力大贏家的姿態接受朝拜。

2個月後的熊貓TV年會,王思聰卻沒有出現。2015年掛帥CEO以來,這是他首次缺席。那些2018年入職的新員工,沒有得到與國民老公排隊合影然後發到朋友圈的機會,這本是歷次年會的保留節目。

不是什麽好兆頭。

去年就有風聲傳出,熊貓账面資金僅夠維持到2019年5月。高層年底時跟親近之人透露,已經搞定兩位最重要的股東,團隊不必過於憂慮。

然而,春節假期結束僅一個月,公司即將破產清算的消息傳出,兩天后就被官方證實。十多天時間,公司幾百人離職,服務關閉,APP停止訪問。曾經最喧鬧的公司,瞬間沉沒,速度之快始料未及。

像所有陷入困境的公司那樣,上門討薪的主播向媒體宣泄不滿。股東私下的爭吵聲傳出。據說,上一輪融資王思聰簽下對賭條款,承諾一定期限內公司上市。如今破產清算,股東不答應。

很多人不敢相信,一家宣揚不差錢的公司,會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垮掉。曾經的首富之子,跌下神壇。戲劇性的是,就在公司官方宣傳清算那幾天,熊貓直播App下載量增加了400%,

DAU更是逆勢大漲。

但一切不可挽回。3月31日,熊貓直播App無法訪問,騰訊雲手動關閉伺服器。當天, IG戰隊宣布入駐鬥魚直播,王思聰本人也現身該平台給主播打賞。

“大鬧一場,然後離去”,成為王思聰與熊貓的真實寫照。

浪費了一顆子彈?

雖然掛名為公司CEO,但不止一位熊貓TV內部人士認為,王思聰更多扮演吉祥物的角色。業務由以張菊元為主的管理層負責。

成為熊貓直播的COO之前,張菊元是360遊戲大廳的負責人。不為人知的是,熊貓TV最早就是在360內部孵化的項目。

2015年,王思聰找到周鴻禕要做直播,倆人達成共識。王思聰出錢出資源,周鴻禕給人給技術。籌備幾個月,國慶節後團隊正式獨立運作。

業務實際牽頭者是張菊元。此人因為成功整合360遊戲大廳與遊戲保險箱業務而被周鴻禕賞識,也很快獲得王思聰的認可。不止一次,王思聰在公開場合說,“我信任Andy(張菊元),對他很滿意。”直到2018年初公司年會,他依然這樣表態。這個信號被熊貓內部人解讀為,王思聰並不了解公司真實狀況。

曾經有人在百度貼吧爆料兩家公司的資本關係,熊貓四處找人刪帖,內部要求嚴令封口。真實情況是,熊貓直播早期的產品技術團隊,甚至HR都來自360。考勤、KPI等日常管理也延用360的制度。

當光環漸退,風光不再,熊貓不但不再避諱與360的股權關係,周鴻禕甚至成為這家公司最有可能的拯救者之一。

一家遊戲公司創始人曾意味深長地說,“360上市後,周老闆會給熊貓輸血嗎,會收購它嗎?”更早前還有傳言,周鴻禕可能將熊貓、花椒打包上市。但這一消息最後不了了之。

2018年底,張菊元曾向身邊的人透露,他已經取得王思聰和周鴻禕的雙重支持。事後來看,這更像是一種鼓舞人心的表達。

整個2018年,熊貓都在尋求新的資本支持。但形勢不再。

最大變量是騰訊。企鵝電競背靠遊戲內容輸出大本營騰訊,《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爆款產品的全民效應,崛起速度之快,無人能及。此外,騰訊可以在內容源頭對直播平台形成一定的製約作用。

行業玩家的座次排位同樣由騰訊決定。2018年3月,同一個月,騰訊先後注資鬥魚和虎牙兩個以遊戲為主的直播平台,格局幾乎被鎖定。隨著虎牙上市,鬥魚衝擊IPO,熊貓淪為老四,甚至排名更後。

去年下半年,張菊元曾發過一個朋友圈。沒有人像的照片,會議室的磨砂玻璃上寫著“騰訊投資”四個字,也沒有任何文字說明。這被內外解讀為,騰訊有意投資熊貓。

但晚些時候,熊貓內部得到的解釋是,鬥魚和虎牙兩筆交易分別由騰訊投資不同的負責人完成,因此沒法再做第三筆直播投資。

而過去兩年,周鴻禕一直專注於360的安全業務;熊貓對教主而言,不過是眾多投資標的之一。

融資未果,熊貓尋求出售,同樣不樂觀。一種說法是,王思聰要價30億元,沒人響應。還有一種說法是,接盤者的條件是王思聰得繼續留任,但校長無心戀戰,交易沒有達成。

全情投入

這是王思聰第一次當CEO。

他把辦公室選在望京SOHO。最先入駐的8層和3層場地狹窄,容納人數有限,王思聰親自給潘石屹打電話,拿下18層。據說,那本是潘石屹打算留給自己用的。

熊貓破產清算的消息被公開,好事者開始研究望京SOHO的風水問題。要知道,直播領域最賺錢的公司陌陌就在隔壁一棟樓,而且按照目前的形勢,這家公司會持續賺錢。

早期,王思聰經常出現在那裡,定期參加例會,多則一兩個星期,少則一個月,公司常規業務詳細過問。

最早與王思聰一起開會的人說,只要是被他盯上的內容,負責執行的團隊,每根頭髮都要承受壓力。UI是早期被王思聰批判的重災區,設計總監被迫離職。此後,他親自找來設計外援,搞定熊貓直播的LOGO和主色調。

直播基礎能力搭建尚未完成,王思聰要直播Angelababy的婚禮,體驗不流暢。彼時周鴻禕熱衷做手機,送給他一台最新版的奇酷樣機,360內部人員都拿不到,但熊貓直播無法做到版本適配,問題頻出。最關鍵的是,上線初期用戶大量湧入,熊貓伺服器不抗壓,反覆崩潰。

這些事情讓王思聰大為不滿,開始懷疑團隊的技術能力。他從阿里找來一支專家團隊,實地評估熊貓的真實水準。最後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才被翻篇。

他表現得像一個通常意義上的CEO,大到戰略方向,小到產品功能細節,都試圖表現自己的影響力。

用戶退出直播間後,保留一個懸浮窗口,繼續小窗播放。這是熊貓的首創,被其他直播平台跟進。這個想法就是王思聰提出的。

站內聊天私信功能,王思聰親自敲定一個上線時間點,周三拍板,周五必須完成。所有產品技術連轉72個小時突擊完成。

被他直接否定的事情不多,社區是其中一個。這是從豆瓣跳到熊貓的產品總監提出的想法,校長看了項目方案,不同意。

很難講,他的想法是對是錯。公司高層與王思聰嚴重不對等的關係,造成與他直接開會對話的人,都謹小慎微,如履薄冰,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鋒和碰撞。但凡是他提出的需求,團隊都盡可能滿足。所有人都擔心犯錯,害怕被王思聰痛批。但這造成了甩鍋文化嚴重。

他在熊貓直播的ID“王校長”是獨一無二的特殊身份,擁有超級特權。特殊的頭像,VIP私人定製禮物,一旦送出觸發全站特效,引起全場圍觀。只要他興之所至去“查房”,都能導入巨大的流量。

但在年會這樣的公開場合,他又是另外一種氣場。

2016年初,王思聰把一百多人的團隊拉到三亞萬達酒店。他沒有長篇大論,不談業務,只是肯定成績,表揚優秀員工。團隊要求合影,他也沒有不耐煩,笑臉配合;還跟大家一起打德州。

當天,在萬達酒店的娛樂場所,團隊只要報上是“王公子”的公司,暢通無阻,無需買單。首富之子的光環讓團隊成員產生一種錯覺,“公司不差錢”。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王思聰最初也曾四下尋找投資。一頁紙的BP,全部內容是一張圖,幾行字。據親眼所見的人回憶,大意是,“信則投,估值25億元。”

“不能讓我丟臉”

回頭來看,熊貓直播更像是王思聰個人品牌和資源變現的一個過程。但公司沒有獲益,他本人也沒有增值。

熊貓進入直播的時機不算太早,此前已有YY、鬥魚等平台,這個項目卻沒有冷啟動的煩惱。

王思聰自帶流量。產品一上線,“金主爸爸”出現,幾十部iPhone大抽獎,瞬間用戶大爆炸,伺服器故障。為表歉意,再送出幾十部iPhone,伺服器接著癱瘓。王思聰去各直播間查房,隨手送出幾萬、幾十萬的“竹子”,這是熊貓直播的虛擬貨幣,相當於人民幣幾千到幾萬元。校長所到之處,等同於天上掉錢。

公司簽約主播時,不差錢的做法再次被複製。最初幾十萬元以下的勞務合約,不需要高層批示,運營自主決策。熊貓重金簽下一批頭部主播,這些專業選手此前都是俱樂部出身,自帶觀賞效果。

2017年,熊貓不惜血本拿下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直播權,鬥魚落敗。轉年,燒錢節奏放緩,LPL直播權不再屬於熊貓。

這家公司逐漸形成一種難以消除的潛意識,有王思聰買單,很多事情想怎麽搞就怎麽搞。換言之,外界之所以關注熊貓就是因為王思聰。

他曾經跟管理層表達過這樣的意思:需要我配合的事情,都可以,前提是不能讓我丟臉。2018年下半年公司陷入危機時,王思聰又跟管理層說過同樣的話。

一些熊貓內部人士認為,作為網紅和流量型創業選手,王思聰本人已經盡力。熊貓直播參與的Chinajoy,王思聰親臨現場,直播LOL比賽。其他廠商展台要深度參與很多遊戲環節,才能艱難拿到獎品,王思聰的做法是,抄起禮品丟向人群。只要他出現,場館就得限流。幾個重點PGC節目,王公子出鏡的同時,也盡可能拉來明星助陣。

但類似Chinajoy這樣的活動,對熊貓直播平台實際形成多大轉化效益,很難講。一位熊貓中層反饋,“不論是流量還是影響力,實際並沒有多大幫助。”

2018年之後,王思聰幾乎沒怎麽出現在熊貓,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向。其中一個項目是衝頂大會。

這家直播答題領域的公司,一炮走紅,最早被王思聰發現並投資,此後映客、西瓜視頻等紛紛跟進。熊貓自己也推出類似產品“一智千金”。

但那時候,熊貓被要求給衝頂大會一定的技術支持,甚至人員的招聘面試也由熊貓團隊主持。衝頂大會的辦公地點本來在將台路,後來也搬到望京SOHO。直播答題被監管叫停之前,熊貓兩撥技術團隊晝夜奮戰同一個產品形態。

王思聰與熊貓“一智千金”最直接的聯繫是,2018年初公司年會,他現場出題,勝出者分享10萬元現金。此外並沒有給予過多關注。

但是沒多久,王思聰與衝頂大會創始團隊傳出不和的消息,王校長怒氣之下要把所有支持力量撤回。

墜落

熊貓直播曾經歷高光時刻。公司成立初期,王思聰從YY找來運營總監竇雨瀟,成功製造熱門話題《小學生直播LOL月入三萬》,甚至發酵為一種社會現象,被央視關注。

那也是熊貓在直播行業存在感最強,流量增速最快,與鬥魚最有實力抗衡的一段時期。

在遊戲直播領域,熊貓帶火一批主播,不乏有人轉為職業選手。王思聰的戰隊不用說,是最早的參與者,他還找來明星對戰。熊貓被認為是氛圍最友善的直播平台。

遊戲直播的弊端也顯而易見。玩家追求高清體驗,尤其比賽直播,不能有一點卡頓,這意味著高昂的帶寬成本。但巨額投入沒有換來相應比例的回報,觀看者眾多,打賞者寥寥。去年下半年熊貓陷入危機,縮減成本的首要選項就是減少對遊戲的投入,極力提高秀場入口優先級。

秀場曾是熊貓的名片。熊貓曾簽下一批韓國女主播。這些“韓妹”容貌姣好,訓練有素,舞蹈動作幅度拿捏到位,不會觸犯底線。跟當時國內本土女主播相比,是專業選手和業餘玩票的差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尹素婉。一個直播間循環播放她的錄像都引來無數圍觀,最後被熊貓簽下,成為頭牌。

當時有個說法,白天看鬥魚,晚上看熊貓。意思是,白天遊戲內容看膩了,晚上再組隊“看球”。

2016年,熊貓成立星顏事業部,主打秀場。熊貓內部的評價是,有點Low,目的就是為賺錢。

這個事業部擁有專屬的產品、技術、運營團隊,甚至在熊貓直播App,用戶體系、禮物體系都是獨立的。國中國現象被用戶吐槽體驗糟糕,內部同樣不滿。星顏與主站的團隊之間衝突不斷,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態勢。

韓國女主播被集體下線後,星顏與秀場合並。此舉一度遭到原秀場主播的抵抗。最後官方妥協,保留一塊區域可以維持現狀。

去年熊貓降低遊戲直播投入的同時,最大限度提升星顏入口,對這個板塊的導流提升了百分之六七十,用戶量卻沒有明顯變化,更談不上收入貢獻。

事實上,熊貓真正實現名利雙收的是《hello女神》。這是一款PGC產品,全國海選,戰線拉得很長,直播內容被剪輯後在視頻網站點播。最重要的是,王思聰親自出鏡,還刷臉找來明星助興。

這個項目本來做好虧錢的準備,但因為節目存在感很強,品牌商主動找上門合作,在直播平台定製產品、冠名的特殊禮物等等,最後大賺。據說,這個項目前期投入有一千多萬元,王思聰曾猶豫要不要出這筆錢。

初嘗甜頭的熊貓很快成立PGC事業部,產品、商務都獨立運作,負責人是陳曦。公司不遺余力投入資源和人力,批量生產新節目。

比較出眾的是《小蔥秀》、《Panda Kill》等產品,前者是娛樂嘉賓參與的訪談類節目,還是靠王思聰拉流量,一捆小蔥是點睛之筆,與用戶互動效果也不錯,可惜做了兩期被叫停,再也沒有接到允許開播的通知。

沒有一款新節目再現《hello女神》的效果。無法生產爆款產品,PGC事業部逐漸式微。2018年底熊貓裁員,該部門被正式拆解。

理論上,PGC算是熊貓比較有明確想法和打法的項目。團隊成員普遍的感覺是,大多數時候,公司高層缺乏戰略性思考,更多時候是在跟風,沒有形成自身的競爭壁壘和核心能力。

最典型的是,在線抓娃娃機盛行時期,熊貓投入大量的技術產品,兩期之後效果很差,項目被叫停的時候連電費都賺不回來。

此外,熊貓隻挖主播而沒有造星能力。他們曾重金挖角鬥魚一姐周二珂,鬥魚二姐立馬被扶正,等周二珂再回去,早已江山換代,人氣不再。另一個致命問題是,熊貓沒有自己的忠實粉絲。主播來,粉絲聚;主播撤,粉絲散。

這些問題也可以歸結為一點,人的原因。

不到4年時間,熊貓不同職能部門的高管更迭不斷,內耗嚴重已是公開的秘密,耗費資源產品最終失敗也跟團隊氛圍有關。

原豆瓣產品負責人提議的社區被王思聰否決後,在幾次內部會議上,張菊元也委婉地表示不看好。但這個項目最後改頭換面,以“校園”的產品形態最終上線,本質還是社區。從產品形態到UI,與豆瓣如出一轍,但幾乎沒有用戶。

一位原熊貓中層說,“這個產品被證明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沒人同意也能做下去。”然後,他補了一句,“這就是熊貓的作風”。

熊貓App停止訪問當天, IG戰隊就高調宣布入駐鬥魚。王思聰的注意力已被轉移,比如開始關心如涵的上市情況,批評這家網紅電商公司的模式沒有被成功驗證。KOL王思聰的觀點迅速被引用傳播,CEO王思聰的那家公司到底如何,他始終沉默。

與王思聰交好的那位遊戲公司創始人曾說過,“熊貓就是王公子自娛自樂的一個品牌,他開心就好。”

接招是由方浩及其小夥伴們一起創立的互聯網商業新媒體。方浩擁有十年以上互聯網創投媒體報導經驗,曾獲得亞洲出版業協會「商業報導卓越獎」。接招專注於記錄、梳理中國互聯網江湖的真實商業邏輯。接招接招,見招拆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