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享護士”安全誰來保障?

近日,南都記者報導“醫護到家”平台護士提供陪診服務遭“要挾”退款事件引發關注。平台的共享護士陳小姐向記者報料稱,自己為在平台下單的患者提供陪診服務過程中,突然遭到患者家屬“圍攻”逼到牆角,要求退款,整個過程持續1個多小時,最終以陳護士轉账退款後,才得以離開,事後陳護士多次向平台投訴未果。最新消息顯示,在經過1個半月的溝通後,平台已經退還陳護士墊付的款項。

今年以來,滴滴順風車接連發生兩起司機謀殺乘客事故,引發公眾對共享經濟模式下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而在醫療界,催生的“共享護士”新模式,安全問題同樣為人所關注。

“共享護士”靠譜嗎?它是否涉嫌違規?服務護士的人身安全,以及患者的醫療安全誰來保障?

“共享護士”合法性仍存空白

患者手機一鍵下單,護士就能上門服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提供共享護士服務的網絡平台已近20家,其中包括醫護到家、金牌護士、V護到家、滴滴護士等市場佔有率相對較高的平台品牌。

南都記者瀏覽這些平台資訊發現,它們提供的服務項目大同小異,包括打針點滴、靜脈采血、外科傷口換藥、灌腸等。此外,一些共享護士平台,還提供醫院陪診、上門送藥、健康體檢、中醫理療和上門催乳等個性化服務。

然而,“共享護士”新模式合法嗎?根據國家衛健委2008年實施的《護士職業注冊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規定:護士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後》,方可按照注冊執業地點從事護理工作。護士在其執業注冊有效期內變更執業地點等注冊項目,應當辦理變更注冊。

按照這一《管理辦法》,護士執業需要有固定且明確的醫療機構執業地點,發生變更則需要重新注冊。護士簽約網約平台,提供上門服務脫離注冊執業地點,有違辦法精神,有非法執業嫌疑。

但“共享護士”模式並非無路可通。在一些省市,繼醫師多點執業放開後,護士多點執業也有了先行探索。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北京、天津、廣東等省市明確認可護士多點執業,全國大部分地區護士多點執業尚無法可依。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指出,簽約網約平台和實體醫療機構的多點執業還不一樣,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相關政策。

等不及政策的明確,行業內早已“打得火熱”。成立於2015年的“醫護到家”官方數據顯示,平台注冊認證的專業執業護士超過4.3萬名,服務範圍覆蓋北、上、廣、深等330個城市。“金牌護士”CEO丁少磊也公開透露幾組數據,目前該平台上共進駐超過3萬名專業護士,服務範圍輻射全國200多個城市,其中居家養老用戶佔比達60%,成為了最主要客戶來源,此外為母嬰護理人群、院後康復人群各佔20%。

共享護士“是一個人在戰鬥”?

居家護理需求催生“共享護士”行業,然而,不少專家認為,單有市場需求並不足夠,缺乏規範,服務過程中的醫療安全和人身安全問題如影隨形。

據了解,目前多家共享護士平台都采取了購買保險的形式,為每單服務“護航”。如醫護到家平台宣稱免費為患者和護士提供全程的三重保險,包括綜合意外險、第三者責任險以及上門護理醫責險。

然而,保險這種事後補償制度顯然未能盡如人意。南都記者採訪多位兼職“共享護士”,安全成了他們共同擔憂的問題。同時在多家共享護士平台上注冊的李護士表示,一些平台提供保險,但服務過程中完全沒有監控和保障,有時接到晚上的單上門服務,會感覺害怕。此外,她表示在平台注冊的初期,曾接到一些傳染病人注射的單,平台對服務單審核不夠嚴格也讓人擔憂。

在本次事件中遭患者家屬“圍攻”退款的護士陳小姐坦言,從事護士行業,與患者或者家屬發生衝突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在醫院裡當護士與在平台上當兼職護士最大的區別在於,護士在遭遇突發情況時,可以有實體醫院作為“後盾”,但平台上的護士,感覺就是“一個人在戰鬥”。

丁少磊表示也傾聽到這些聲音,但他認為醫患安全問題可通過制度設計和技術設計來加以解決。如在制度上,事前對每個訂單建立嚴格的審核評估機制防範風險,建立保險制度對事故執行賠償;在技術設計上,通過G P S定位,建立安全圍欄等進行服務監控。據介紹,2017年11月,金牌護士已發布了金牌護士上門探訪服務的標準,並聯合北京護理協會進行推廣,希望形成行業的自律規範。

然而,丁少磊也坦言行業自律還不夠,目前互聯網護理平台還缺乏統一規範。“國家希望讓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醫養結合,而最基層的地方正是患者的家裡。事實上我們正是希望通過互聯網在推動這些事情,解決居家護理的需求難題。”

他期待國家能像規範互聯網醫院一樣,盡快給予“互聯網+護理平台”一個“名分”。“當然,在當中需要設定一些條件來保障醫療安全,如互聯網醫院需要依托實體,網絡診療禁止首診一樣,我們期待關於互聯網護理平台規範細則的頒布,而具體條件,我們都會樂於接受和遵守”。

出品:南都互聯網+醫療健康研究中心

采寫:南都記者 余毅菁 實習生 林俐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