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林業人峭壁掛繩“懸空植樹”

“站在山頂往下看,就是懸崖,這裡怎麽能種樹?”甘肅平涼市崆峒區北山森林公園管理處護林員劉柏玲感慨說,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在赤裸裸的懸崖上,竟然種出了一棵棵大樹。

崆峒區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黃河上中遊地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縣(區)之一。山多川少、山體陡峭、土壤貧瘠、植被稀疏,水源涵養功能差,生態治理難度較大。

“原來沒幾棵樹,全是紅膠土。”崆峒區林業局副局長李國錦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的平涼,想到了一個揚州籍的務工人員給他說的話,“很討厭這裡,出門穿不乾淨衣服,也穿不乾淨鞋,不是水土流失就是沙塵暴。”

林業人峭壁掛繩懸空植樹

2000年後,隨著崆峒區植樹步伐推進,南北兩山部分區域出現了點點綠色,但仍然阻擋不了風沙侵襲和雨水衝刷。受自然條件、氣候等諸多因素影響,崆峒區造林苗木成活率普遍偏低,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地塊需要補植補造。

2012年,崆峒區委區政府決定,要讓城區南北兩山徹底綠起來。

於是,這場在外界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懸空植樹”運動拉開了帷幕。當地對立地條件惡劣的地段,集中力量采取了安全繩懸空人工鑿窩栽植等方法,破解了在破碎山體、立崖峭壁上造林綠化的難題。

李國錦指著“曾經光禿禿的”峭壁告訴記者,當年,造林人員用建築行業蓋樓的設備在這裡栽樹,壯實點的兩個人在山頂“固定”繩索,身體較瘦的“蜘蛛人”則腰部栓上安全繩,背著樹苗“懸空”種樹,栽植完成後,還得背水桶下去澆水。

“樹坑是提前下去挖好的。”李國錦舉例稱,在平地上挖樹坑每人每天可以挖80至100個,這裡的山體坡度達到7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接近垂直,在這樣陡峭的山坡上,最多只能挖10至20個,不僅效率低,苗木成活率也僅有20至30%。

“懸空植樹”剛開始時,崆峒區北山灌水工程還未建設完成,造林員只能背水上山,然後順著繩索,在陡峭的山坡上給苗木澆水。“氣象熱的話一天得澆三四次水。”崆峒區北山林業管理所所長高曉斌向記者比劃,造林員所背的水桶容積達25公升,可以裝50斤水。

就這樣,高曉斌一步步見證了北山綠了起來。“能栽樹的地方基本上都種上了。”他說,隨著2015年灌溉工程地建設完成,苗木成活率有了保證,植樹的步伐再次加快。截至2017年底,崆峒區林業用地面積增加到129.5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4.39%。

近年來,崆峒區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依托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打造城鄉生態綠色景觀,建設城鎮生態休閑公園,構築環城面山生態屏障。“曾經的‘黃沙土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片片綠色。”李國錦如是說。

作為老林業人,李國錦不僅感覺“小有成就”,對於這些樹,他也愛得不一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他說,沒事的時候,就會上山看看。如今崆峒區的南北兩山,插上了“綠翼”,已成為捍衛平涼的綠色屏障,油松、側柏、樟子松等植被鬱鬱蔥蔥。(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