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總被人說“字寫散了”怎麽辦?

“你的字,寫散了”,多被歸結為“結構”問題。而筆者認為,研習結構問題的時候不但要有結字功夫的積累,更要有點畫形態表達的深厚基本功。

大家都知道榫卯工藝。只在結構層面研究穿插避讓,就如同我們隻研究哪裡需要“榫”哪裡需要“卯”,卻不去研究對應“榫頭”的“卯”(或者說“榫槽”更加形象一些)需要什麽形狀。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卯不住”,對應到書法當中就是“結構散”。舉例說明如下。

先用唐代楷書來說明這一問題:

以上兩字分別是柳少師《玄秘塔》和《神策軍》碑中的兩個字,這種穿插當中的巧妙契合,難道是無心為之?這一定是一種精心的安排以至於成為書寫的本能。

再來看看顏魯公的表達:

上面兩個字分別是顏魯公《多寶塔》和《顏氏家廟》兩碑中的單字,這種承接避讓的安排效果,當是理性中的存在。

再往前追溯,看看北魏的墓志:

這是北魏的兩通皇家墓志中的單字,這裡結構上的承讓,是否也有筆者所提出的那種“榫卯”之意呢?

有的人會說,這也許是刻手故意為之,不應該去看得很重,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現實的書寫中的確不可能這麽一板一眼,嚴絲合縫,但是這種特點一定是有來由的,讓我們找些墨跡證據吧:

趙吳興的《膽巴碑》可以說是行意特別強的墨跡楷書了,我們在這裡依然能夠清晰的看出這種穿插之間存在的點畫形態的呼應,這總不是刻出來的吧!

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是最容易入門練習的楷書,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其中的一點經驗,那就是這種工筆方法對於提高日常性快速書寫,比如學生作業、學生考場答題的作用並不大。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一開始練習書法時就加入實用硬筆書寫方法的練習,也可較好地改善工筆楷書練習方法對於日常書寫積極作用。

由於現代規範漢字形態標準與書寫規範的發布,中國書法的審美意識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規範漢字的載體現實中不是手寫體而是電子字庫,其“方塊字”“筆畫均稱”“橫平豎直”已成為楷書的三大要點。

也許因為抬頭低頭中不斷觀看電子信息的緣故,印刷體風格的書法總能帶給人們一種偏愛。

文字結構之美並不在於某種強製規範有存在,更多在於人們習慣於事物排列的條理性。在筆畫排列過程中,均稱就成為了“順眼”的關鍵因素。上圖便例字中就構建了多種均稱關係,讓筆畫布局給人一種較好的層次感。

均稱法則是書法結構研究中最實用的法則,從筆畫布局中去構建多種等分布局的平面形態,我們的書法的“起筆-行筆-收筆”就有了依托與規則。做到書法“有據可依”時,我們的楷書書法也就進入了快速成長階段。

書法布局方法多種多樣,均稱布局只是其中的一種思想。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均稱規則可以寫出好看字。

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更家注重筆畫均稱規則的應用與發揮,而且這種也格外成功。但是均稱體之外同樣的很多成為方法,尤其是在藝術書法的創作之中。

啟功體作為另外一種大眾化書體,其結構核心思想並不是均稱平分。啟功體的最重的結構思想卻在於“黃金分割法則”的應用。而且啟功體在筆法強調“自然起筆收筆”,行筆追求自然。

書法能力其實是一種書寫習慣,數學化方法的在書法結構布局中的使用給書法研究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這讓我們可以總結出書寫的一些看起會比較漂亮書寫方法。最後這些方法習慣化後,書法學習都也就有了自然書寫的能力。

楷書書法是書法體系中困難的書法體系,其中的原因之一在於這個時期的書法學習者可能剛剛入門,然後既要學習書法基本常識,同時又要學習筆畫技巧,更少不了要學習理解楷書筆畫的組合規律,少不得這個階段的書法學習者會感覺到書法的格外難度。

但是隨著書法練習的積累,筆法技能提高了,結構布局方法也有了經驗,書法練習的感覺就就得越來越輕鬆了。

所以 在學習書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尋找產生這種效果的本質及其內在原因,結構散並不一定全部是結構問題,很大一部分看似是結構問題的問題都出在基本點畫形態的表達上,所以對於基本功的練習一定是學習書法當中一等一的大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