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申萬宏源范為:債務泡沫導致了房價上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國寶“量化寬鬆政策如果長期有效就好辦了,大家不用聽我講,回家睡大覺,等著人民銀行發鈔票就可以了。”6月25日,由經濟觀察報社主辦的主題為“大服務、大藍海”2019年藍籌物業年會在北京舉辦,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融資總部副總經理范為表示,過去10年裡,美國貨幣增發80%,歐元區增長了60%,中國增長了300%,事實證明,寬鬆量化的貨幣政策對長期經濟增長無效。

以下為范為演講內容節選:

今天從金融周期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物業行業的發展。

為什麽講金融周期,而不是經濟周期,實際上過去十年我們發現,金融周期對各行各業影響已經超過了傳統經濟周期,或者是商業周期對行業的影響。首先來看過去的十年發生了哪些事。

對於從事金融行業的人而言,過去十年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十年,美聯儲為代表的全球央行都在做一個試驗,什麽試驗呢?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量化寬鬆。本來已經從量化寬鬆裡要走出來的時候,發現好像我們已經離開不了。

今年美聯儲又想回到下一輪量化寬鬆,歐洲央行包括人民銀行也在傾向進一步寬鬆動作。過去十年寬鬆程度已經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任何時期。

當年美聯儲把利率降到0,低利率政策甚至比一戰、二戰時期還要低,低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到底對經濟和金融市場有怎樣作用,能否只靠放貨幣推動經濟發展,我們做了學術研究,給大家做一些結論。

第一條是量化寬鬆對於金融市場非常有作用,每一次美聯儲量化寬鬆都會迅速穩定金融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量化寬鬆對實體經濟有沒有用,常規貨幣政策傳導到實體經濟需要幾個月甚至是一兩年的時間,而量化寬鬆下傳導的非常快,實體經濟馬上會有反應。

量化寬鬆政策如果長期有效就好辦了,大家不用聽我講,回家睡大覺,等著人民銀行發鈔票就可以了。長期來看量化寬鬆無效,每一輪量化寬鬆持續時間都不長,不會超過一年。為什麽過去十年美聯儲前後四輪量化寬鬆,如果一輪奏效,就不會再來第二輪了。

所以我們看到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脈衝效應特別明顯,就像物理學,脈衝很快來了又很快走了。長期看量化寬鬆對經濟增長是無效的。

在過去十年,量化寬鬆又對房地產市場帶來什麽效果呢?大家知道,過去十年房地產市場持續上漲,為什麽?因為在過去十年裡,美國貨幣貨幣供應量增加了80%左右,歐元區增加了60%,中國增加了將近300%。

在貨幣供應增速非常快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持續上漲。從金融周期來講,我在去年寫了一篇文章叫房價是債務的衍生品,房地產市場上漲可以從債務問題上找到根源。

去年有人問我房價會怎樣,我說只要債務泡沫不破,房地產市場就很難出現持續下跌,為什麽?因為中國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又從去杠杆變穩杠杆,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在說去杠杆的時候,實際上宏觀的杠杆是穩住的,我們說穩杠杆的時候,宏觀的杠杆又出現了快速的上升,就像今年一季度一樣。

為什麽說房價上漲和債務有關係,我管了十幾年發債,中國大規模的借貸是2008年以後,到目前正好十年,保守估算債務有200兆,西方經濟學估算250-300兆。

按照保守的200兆計算,GDP90兆,債務規模大,更可怕的是利息非常高,全社會平均融資成本在7%左右,7%是什麽概念,利滾利,十年剛好翻倍,也就是說200的債務裡有100兆是過去十年產生的利息。

這些利息去哪裡呢?大家想一想,國民經濟三部門,政府,企業,居民,過去十年是誰在借錢?地方政府在借錢,企業借了很多錢,老百姓要買房子也得借錢。在三部門裡面,最終債權人是居民部門,因為老百姓把錢存到銀行了,所以說這100萬利息除了金融機構賺的一些中間價差外,剩下大部分有七八十兆,都又通過利息回到了居民部門。

中國貧富差距大,有房的人是淨債務,有錢的人是淨債券,這部分利息又到了居民部門。居民部門能幹什麽?能買股票?我就是證券公司的,現在不敢買股票,以前買股票是十個人買七個人賠,兩個人平,一個人賺。現在十個人買差不多九個人賠,股票買不了,錢也出不去,新增加利息還會不斷流動到房地產市場,因為人的思維是線性的,過去十年確實房子是金融投資比例最高的資產。

只要這個故事、這個遊戲不斷,每年新增加利息,按200兆債務計算,7%每年要新增加14兆利息,這14兆利息有很大一部分要繼續流向房地產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講,與其說過去十年是房價不斷泡沫,不如說因為債務泡沫不斷吹大,導致了房子價格被動上漲。

看一看當下以及未來,當下不管外部形勢還是國內形式都處在十字路口,有人甚至說是百年大變局,如果說百年大變局可能會聯繫到更廣闊的領域,我們今天主要是講經濟方面的。

講到當下就避免不了中美貿易摩擦,最近參加了不少會,做了不少研究,查閱了不少資料,查閱資料過程中發現了一本老書。這本書特別有意思,1975年日本相當於經濟部副部長的寫的一本書。

書裡講了什麽呢?日本戰後經濟騰飛,講了日本模式,因為日本在1953年擺脫了美國佔領,1953年-1973年經歷了長達20年超高速增長,每年經濟增長在8%-10%以上,跟過去中國一樣。

總結日本模式,怎麽會是日本模式呢,明明是中國模式。過去三四十年,中國模式和當年日本模式何其相似。中國模式真不一定是中國人發明創造的,如果看標題、看目錄的話,似乎發現我們改革開放就是這樣做的,當時中日關係不錯。

日本1973年以後發生了什麽?日本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加劇,我們談日本貿易摩擦,更多想到1985年的廣場協議,但是在廣場協議之前,日美打了好幾十年的貿易戰,基本上伴隨著日本產業升級。

最開始日本造紡織品,後面鋼鐵、彩色電視、汽車、半導體,伴隨著日本產業升級過程,日美的貿易戰一直在持續。如果從外部經驗來看,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摩擦肯定是長期的,這是從外部來看的。

再來分析美方的需求,除了意識形態、文明衝突外,美方有很迫切的經濟需求。我們知道川普上台後在內部搞減稅,減稅意味著財政赤字壓力很大,雪上加霜的是川普管不了美聯儲。川普政府以來,美聯儲先後六次加息,川普政府每年利息開支比奧巴馬時期多多少?

奧巴馬每年利息支出是2500億美元左右,川普每年利息支出是5000億美元左右,基本上比奧巴馬是翻倍的。一方面搞減稅,另一方面指揮不了美聯儲,兩邊進一步增大了財政赤字壓力。財政赤字可持續性是3%以下,現在美國已經5%以上了,所以說我們看到川普到處亂咬,中國、印度,墨西哥,加拿大,只要能夠出錢的地方就行。

美國現在一年進口商品2.6兆美元,如果有10%-25%的關稅,對他來說就是一筆增收,川普是商人總統嘛,但是我們認為目前美方需求不論是經濟上還是從意識形態上,不會隨著政府換屆而根本改變。

在中美關係上,美國兩黨已經非常一致。從美國需求來講,一方面有積極的需求,另外一方面還有其他需求。中美貿易談判不會因為川普是否當總統而有改變,絕對是長期的,甚至可能超出我們想象的長。

簡單看一看當前全球經濟狀態和格局,我叫做三國演繹。全球經濟格局可以簡單地劃分四個板塊,四個板塊經濟總量差不多。第一是北美經濟區;第二是歐盟或者歐元區;第三是東北亞,也就是中日韓;第四部分是全球其他國家。

由於第四部分非常分散,前三個板塊決定了全球經濟格局。這三個板塊經濟總量都在20兆美元上下,這三個經濟體競爭與合作決定了全球經濟的發展動向。隨著全球化的進程放緩,隨著貿易摩擦的不斷深化,全球這三大板塊或者說三大動力都出現了減速。

美國的經濟增速在今年出現回落,有很多指標都表明了未來可能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或者發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危機。有兩個指標,第一大家可能聽說比較多,美國的國債信貸結構,十年息的減三個月的,已經出現了持續倒掛。

還有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比較,因為黃金和石油都是大宗商品,正常情況下有相對穩定的價格,大家看到最近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的比價出現了明顯放大。亂世黃金,預期未來不好的情況下,都會加大對黃金投資,不管是各國政府還是老百姓。

如果看最近黃金和石油價格走勢,會發現黃金價格已經1430,很短的時間漲了15%,可以感知,全球經濟會發生一些危機。

奧巴馬政府借那麽多債,搞了量化寬鬆,到了川普的時候,已經沒有搞新的量化寬鬆了,債務上升還是非常快,就是說財政赤字壓力仍然非常大,這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歐元區一如既往的疲弱,但是歐元區的疲弱和前面幾年不一樣,前面幾年德國、法國等核心國家很強,南歐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五國比較弱。兩個月前我去了一趟南歐,發現南歐似乎還不錯,而德國,歐元區的龍頭或者說火車頭出現了明顯的減速。

我認為這是今年歐元區疲弱的特點,疲弱還是過去的疲弱,但是結構發現了逆轉,以前是核心國家強,南歐國家弱;現在反過來,南歐國家比較穩定,德國經濟出現明顯下滑。

我們知道德國和日本都靠出口,德國出口出現了明顯負增長,不知道是否和中美貿易戰有關係。可能中國不從德國進口跑去美國進口了,德國經濟出現了下滑,經濟非常疲弱。

再看中國,我自己想了一句話,叫做短期不悲觀、中期不樂觀、長期不至於崩潰。因為短期毫無疑問還是老招數,金融上從去杠杆變成穩杠杆,經濟上穩投資。年初發了2兆元地方政府債,現在發現不夠,可能下半年還要進一步增加地方政府的發行規模。

目前在投資三個板塊裡面,製造業、基建和房地產,製造業和基建投資增速在5%以下,只有房地產維持在11.2%,房地產的重要性也體現出來。

短期靠投資,長期靠足夠的儲蓄率。前面一些年遇到過好幾次危機,但是都得以化險為夷,根本上與我們有充足的儲蓄率有關。說得更簡單一些,不管是財政貨幣化還是債務貨幣化,只要老百姓還有足夠儲蓄率就可以。

老百姓儲蓄率到去年還有44%,美國是7%,英國是5%。我們的儲蓄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兩年前是50%以上。我自己提出三杯水理論,政府一杯,企業一杯,居民一杯,過去十年政府和企業拚命借錢,這兩杯水基本倒滿,好在居民這杯或沒有倒滿。

過去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把政府的水和企業的水往居民這杯裡倒,導致了儲蓄率出現了下滑,好在還有44%,如果哪一天居民儲蓄下降很厲害了,或者居民部門這杯水也倒滿了,那個時候可能才是真正危險的時候。

從目前來看,應該講還有足夠的儲蓄率來支撐中國經濟,中國老百姓很偉大,我們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錢存到銀行供國家花。

再看一下物業市場,因為物業市場在座各位都比我懂,都是專家,我只是從資本市場和物業的聯繫,或者叫物業行業擁抱資本市場的角度簡單地做一些闡述。

在過去幾年裡,雖然地產行業進入白銀時代,但隨著老百姓對衣食住行的更高需求,以及各個行業的供給側改革,物業行業還處在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過去兩三年,物業行業在資本市場表現有幾個特點,第一是過去幾年物業公司去上市的不少,特別是去年以來,在16家上市公司裡有8家是去年上市的,擁抱資本市場步伐在加快。

第二是物業行業更多在香港上市,看到了16家裡面有12家是在港股上市,在A股只有三家,保利退市,還要在港股上市。

第三個特點雖然上市公司都不錯,還有更大塊頭物業企業沒有去資本市場融資,還沒有走上市的路。但是我相信,隨著行業不斷發展,應該還會有不少擁抱資本市場去做上市。

在經濟比較疲弱的情況下,物業行業幾個方面是非常不錯的。比如輕資產,目前各行各業都不敢重資產,都想把重資產變現,好在物業行業本身就是輕資產,本身就是靠服務。

第二是抗經濟下行周期,應該說在未來中國甚至全球都仍然還存在經濟下行或回落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逆周期的行業是非常難得的。

第三個現金流非常充裕,從前面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可以看出,收入都在幾十億,在這三個優點下,下一步會有很多企業或者房地產相關行業會進一步往這個方向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行業集中度會不斷提高,也就是說兼並重組、整合做大是這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我提煉了三個趨勢。第一,一定會提升行業集中度,包括跑馬圈地也好,橫向並購也好,行業龍頭會在未來幾年內不斷湧現。過去五年百強服務行業市場份額提升20%,未來會進一步出現集中。

第二,會提升利潤水準,我們知道各行各業在搞供給側改革,物業行業隨著互聯網推廣,進一步挖掘物業服務的附加值,來提升物業水準。這個對物業公司是新要求,也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趨勢。

去年基礎服務物業收入雖然佔比還是83%,但是提供的利潤只有69%,而收入佔比只有17%的增值服務能貢獻31%的利潤,增值服務利潤明顯高於靠勞動力的基礎服務,這是第二輪。

第三,會提升證券化水準,行業頭部企業會加速通過IPO融資、發行債券以及AB的資產證券化方式,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從而一方面提升證券化率。第二是提升行業內競爭力,這是未來物業行業,擁抱資本市場方面出現了一些趨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