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究竟得有多算計,才能讓自己的墓不被盜?

從一座古墓搶救性的發掘過程中,感受到古人讓人讚歎的智慧。

一提到古墓,很多人想到的是影視作品裡的危險所在。剛踏入地宮,毒煙、弩箭、伏火、翻板等就挨個閃現了。

別以為只是劇情需要,現實中同樣存在著精美絕倫的機關。可對於盜墓者來說,古墓就是金山銀山,值得冒死拚搏。

千百年來,建墓者和盜墓者上演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博弈。那麽,古人究竟得有多算計,才能讓自己的墓不被盜呢?

我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是,便是毒藥了。

只要將墳墓中的箭頭、利劍、鐵刺等塗上劇毒物質,就不怕殺不死盜賊。甚至還有人直接將毒藥塗抹在屍體或者殉葬品上,造成可怕的“屍毒”。

據說秦始皇的陵墓中,就注入了成噸的水銀。利用汞物質的毒性,讓盜墓者望而卻步。

至今,考古學家還在爭論和檢測秦始皇陵附近土地的汞含量,不敢輕易打開(當然非唯一原因)。

幾乎沒什麽比這更簡單、粗暴且高效的方法了,但它卻並不實用。畢竟歷史上也沒幾個人能像秦始皇那樣財大氣粗。

要想自己的墓不被打開,怎能不多耍點心機呢。

河南省郭莊就有一座兩千多年前的古墓,糅合了多種反盜墓的方法。其精美絕倫的設計,使其屢次被盜卻還能保留著大多數的珍寶。

2005年春節前,河南省上蔡縣郭莊村發生了一起盜墓案。這事兒馬上引起了河南省文物部門的關注,並派考古學家前往勘測。

如往常一樣,挖掘盜墓賊光顧過的古墓實在是件令人心酸的事。因為寶物很可能都被偷走了,隻留下狼藉不堪的現場等待收拾。

這不,初到現場,專家就發現墓上的封土被挖得十分嚴重。就連墓口以下的土也被挖掉,還留下了4至7米高的斷崖。

費了好一番功夫,考古學家才判斷這是楚國的最高等級的墓葬。

可隨著考古挖掘的深入,他們就越發覺得不對勁。

幾乎每一次挖土層深處的泥土時,都會帶出不少黃色的細沙。要知道,古代墓葬常用都是鬆軟的泥土,幾乎不會混有沙子。

他們最先想到的是,這個墓會不會是假的,拿來虛張聲勢的?

這也不是不可能,設置假墓是古代反盜墓常見的招數之一。它又被稱為疑塚、虛墓、假墳、虛墓、虛葬、潛葬、潛埋等。說白了,就是造若乾假墓穴,讓盜賊連地方都找不對。

我們最常聽的便是曹操建造了迷惑世人的“七十二疑塚”。此外,還有孔子的弟子為其砌成的五座虛墓之類的。

有意思的是,這些空墓往往會讓後代的名門貴族撿了現成的便宜。

所以就算是虛墓,也不排除藏有珍寶的可能。況且該墓有著王陵規格的龐大規模,很小的機率是假的。

秉承著嚴謹認真的工作原則,考古學家又繼續埋頭細挖。不光是挖出越來越多的細沙,還夾雜著許多殘存的亂石。

這些石頭形狀大小不一,但它們的邊角都異常銳利,一看就是暗器。其中還有一些石塊重達數百斤,能活生生地將人砸死。

據我們所知,古墓裡的暗器大多是“高冷範兒”的。比如伏弩,就是利用裝上箭的弩,扳機連上機關。一旦盜墓者不慎趟到觸髮線,箭便會射出。

可伴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機械製造大多容易生鏽失靈。

而沙石無疑是反盜墓機關中最出其不意的有效手段。它們能經久不衰,依舊令人膽戰心驚。

專家們可不敢輕視,先用機器吸出沙層,然後再用起重機吊出巨石。此時,他們能夠確定這是一座夾雜著亂石、會“吃人”的積沙墓。

作為盜墓賊的克星,它是最令人害怕和頭疼的墓塚類型之一。

而且它的出現時間很早,不會晚於春秋戰國時期。建造時,設計者會開挖十餘米深以上、面積達數十乃至數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間。

確定好棺槨的方位、朝向後,他們往回填的是乾燥的細沙,而非泥土。等到快填好的時候,他們才用泥土覆埋,並將四周夯實築牢。

據記載,這些細沙是經過烘炒或是曝曬的,能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

它既能作為天然乾燥劑,減少水分,給屍體防腐,又能增加沙子的流動性。這樣一來,盜墓者很難挖掘出盜洞(即是盜墓者進入洞穴時挖的洞)。

因為挖的時候,沙子會不斷流淌下來,難以形成盜洞。就算是挖出了盜洞,盜墓者也容易被流淌下來的沙子直接活埋。

可這座古墓被盜墓賊開了個口,就不排除被盜的可能。

要知道,所有的墓主人最大心願便是讓墓穴不被打開。為此,有些墓主人索性將自己的墓穴用鐵水澆築,將墓變成一個整體,讓人挖也挖不動。

可挖不動並不代表拿它沒辦法。

古代的盜墓賊就會用腐蝕性很強的糞汁對鐵牆進行反覆澆灌。只要肯花時間和掏大糞的成本,也還是能將其破外。

因此,看上去再危險的古墓,一旦暴露了地點,就會引得不怕死的盜賊前來冒險。

果不其然,專家在發掘的過程中共發現了至少17個盜洞,大多數盜洞都是半途而廢的。

這當中,他們判斷有7個盜洞是東漢時期遺留下來的。在那個盜墓猖狂的時代,就有一個盜洞使古墓遭受了揭頂式的毀滅性盜掘。

這看上去是墓穴被盜最厲害的一次,還嚴重破壞了墓室的結構。

而現代盜洞有9個,大多採用了定向爆破的方式。打到最遠的一個盜洞是橫向引洞,大約有27米長。

為了防止流沙塌方,採用了架設竹木巷道的方式盜掘。類似於煤礦巷道的頂木方式,它能一邊靠著墓壁,一邊用竹木板遮擋流沙。

雖說竹木板不夠長,但用了合頁連接後就能使盜洞穿透槨板。從而避過砂石,直逼主棺槨的附近。

借著手電筒的亮光,考古學家卻沒能找到棺槨,隻發現一些零碎的小物品。

緊接著,他們又發現了兩個空空如也的棺材。難道是盜墓者能把裡面的東西全被盜了,一點都沒剩?

這顯然不合常理,考古學家猜測墓主人的棺槨會不會藏在更深的沙層下面。

他們又繼續向下清理,很快就從沙土中發現戰國時期貴族墓葬棺槨上常用的裝飾。

看似不起眼的發現,實則意味著更深的沙層下面可能大有文章。

大夥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又認真地清理槨室四周的沙土。當清理乾淨之後,眼前的景象令考古學家們為之振奮。

原來大大小小的青銅器、漆器、玉石器堆滿了墓室東。

伴隨著文物的出土,一個個的盜洞也浮現了出來,至少有17個。甚至還有幾乎和墓葬同一時代的盜洞。

當然,考古工作也清晰還原了墓主人當初進行防盜墓設計時的良苦用心。

作為一種典型的積沙墓,這座古墓深達17米,其中10米多埋的都是沙子。據估測,原有積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

同時,墓主人還在主棺的正上方和側方造了兩個假棺材。裡面可能還散落放置了一些小件陪葬品,迷惑盜墓賊。

除此之外,它不像通常的大墓直達墓底,盜墓者順墓道而下卻看不見大墓,摸不著頭腦。

這樣的設計與古埃及的王族流沙墓,屬同一類反盜機關。

經過墓主人多重“算計”之後,這座古墓才能被盜兩千多年後,仍留下了大量寶物。

最後,這座郭莊楚墓的槨室內出土了各種青銅器物1000余件,玉器200余件。其中不乏精美青銅重器,最大的圓形蓋鼎口徑80厘米。

比如楚國青銅器中體量僅次於楚幽王墓裡出土的大鼎,兩件四龍耳銅鑒口徑65厘米左右,花紋頗為精美。

相對於價值連城的千余件戰國時期楚式青銅器物,更令我們驚訝的是這座墓的防盜設計。

像這樣地下古墓有不少,它們靜靜地展示著古人令人讚歎的智慧。

那些精美的設計是盜墓者曾經的“陷阱”,卻也是我們當下考古的“寶藏”。

*參考資料

千年古墓的防盜與被盜.瞭望.2007年第25期6月18日

古墓發掘與防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者:朱廣思來源:蝌蚪五線譜 2016-01-18

王學理.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銀及其來源[J].文博,2013(03):12-16.

嶽連建 ,李明.西安北郊漢代積沙墓發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2003(05):25-33+99-98.

董凡.古墓的“無奈”與哀愁 中國當代盜墓現象調查[J].收藏界,2004(12):44-4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