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種負能量都有剋星!治癒壞心情最好的辦法,趕緊收藏!

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充滿正能量,漫漫人生路,我們不可避免地會與負面情緒「狹路相逢」,尤其是傷心、憤怒、嫉妒、焦慮、孤獨這5種常見的負能量。遇到壞心情,怎麼來調適?

規律生活,緩解焦慮

在所有負面情緒中,焦慮最為常見,且容易頻發。公交沒趕上,領導不滿意,胃部有些疼……幾乎所有超出我們預期和控制範圍的事情都會引發焦慮。焦慮讓我們意識到身邊有「威脅」,可使自己興奮起來和集中精力處理問題,這對人的生存發展是有益的。

但若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且事無巨細都憂慮無比,就會耗盡身心精力,讓人崩潰,出現軀體癥狀,如疼痛、氣短、噁心、眩暈以及虛弱,常伴有腸胃不適如潰瘍性結腸炎、消化不良、便秘,焦慮更是導致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對抗焦慮的「急救包」——生活規律。焦慮源於對「控制感」的喪失,如果生活總是一會這樣一會那樣,情緒就容易反反覆復。所以有焦慮傾向的人要養成規律的工作生活作息習慣,盡量減少生活的不確定性,給自己建立「安定感」。那麼高效合理管理時間就尤為重要,許多時候焦慮是因為時間所剩無幾,但任務還未完成,而導致了緊迫感、無力感,合理管理時間能幫人做到井井有條、從容不迫。

另外,失誤差錯也會造成焦慮感。建議減少衝動行為,以減少失誤和差錯的發生,這樣或許能從源頭上避免焦慮。當然,也要正確面對失誤、失敗,保持理性,記住「失即是得,得亦是失」,不要過分為此抓狂。

大哭一場,送走悲傷

難過悲傷應該是所有負面情緒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人們常說,人生最痛苦的3件事莫過於「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喪失感」是悲痛的核心。另外,失去財產、失去健康、失去戀情等,從我們生命中離去的種種,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激發我們內在的恐慌感——對失去生命的恐懼,讓人沒了希望、沒了念想。

這樣的悲傷像生命的黑洞,吸走了人的所有能量,還會令人肺功能減弱,導致疲憊和氣短。2013年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心傷」會引發肺部損傷,還會損害心臟健康。嚴重的憂慮抑鬱還會損害皮膚,更容易讓人對毒品、酒精及其他有害物成癮。

對抗悲傷的「急救包」——哭出來。大多數悲傷的人不懂宣洩,甚至強顏歡笑,這其實會加重痛苦。強顏歡笑的人不願向外界求助,獨自在「死胡同」裡打轉,痛苦不為人所知,得到的幫助、關心就少,於是越來越難過、消沉。

「微笑型抑鬱」就是例子,一些企業家、演藝明星、官員及某些精英人士,因社會角色的要求,每天特別有精神,其實是把壓力潛藏起來,表面快樂著,內心無比痛苦,時間長了,後果嚴重。

所以,當感到悲傷痛苦時,不要憋在心底,要哭出來。哭雖然不能解決具體問題,但大哭一場非常有助於釋放悲傷情緒,淚水會帶走體內的壓力激素,降低與壓力相關的神經遞質,是心理健康的良藥。

找到目標,消除嫉妒

嫉妒的產生與心理落差密切相關,其核心就是「我不夠好」或「我不如別人好」。當現實與理想存在差距時,與其他人攀比時,內心產生嚴重的不平衡感及對他人的反感,就會引發被西方人成為「綠眼魔鬼」的嫉妒心。

其實,嫉妒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體驗,包含消極的力量(如憎恨、攻擊)和積極的力量(如強烈的動力)。如果你的嫉妒讓自己痛苦,主要是因為被恨意和攻擊佔據了大部分情緒。過度的嫉妒會使人的心思陷入憎恨的泥潭,導致思考力和辨別力下降,從而錯過身邊美好的事物。

此外,嫉妒還可能導致抑鬱焦慮。體內過量分泌的壓力激素會使肝臟血流淤滯,使膽汁生成紊亂失衡,從而引起解毒功能障礙、免疫力下降、膽固醇水準升高、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消化不良等。

對抗嫉妒的「急救包」——找到目標。一個人嫉妒什麼,就意味他的自卑感在哪裡,也意味著自尊心在哪裡,同時意味著追求的目標在哪裡。人生若有方向,就會把嫉妒的消極力量化為渴望擁有,讓嫉妒成為羨慕,讓羨慕成為動力。

正確地認識自己,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喜好和能力後確立目標,發揮長處、努力進步,一步一步靠近自己想要的模樣,就會自然而然明白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不再把精力放在無意義的攀比上。

踏出房門,醫治孤獨

對內,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人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內心。但對外,人是社會動物,必須要與他人產生聯繫才能保持生理、心理、人際健康。然而由於電子科技、個人主義等的盛行,孤獨在大城市越來越「流行」,也日益成為嚴重的公共健康威脅。當一個人感到孤獨時,大腦會分泌更多的壓力激素皮質醇,這會引發抑鬱,並對血壓以及睡眠質量帶來不利影響。

2015年一項研究發現,孤獨和與社會隔絕是導致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因素。孤獨感不僅與心臟病及心理疾病相關,孤獨的人通常會產生炎性因子,使得免疫力變弱。

對抗孤獨的「急救包」——走出房門。對害怕與人打交道的人來說,關鍵是勇敢地走出自我封閉狀態。多與家人、朋友、同事通電話或見面,交流生活或情緒。也可以積極參加行業交流或做公益活動,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增加社交,找到自信和充實感。回到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你會發現他人其實不可怕,生活其實很美好。

而對於沉溺社交網路、「通訊錄上很多人,能聊天的沒幾個」的人來說,要認識到網路的「弱關係」不能取代實實在在的交友,泛泛之交甚至會讓人更寂寞。所以,建立和維繫感情,還是約出來,走出去,見一見更好。

深長呼吸,平息憤怒

通常認為,憤怒是在感到受傷害、遭威脅、失意或失望時產生的一種強烈情緒。如果得到快速處理且以健康的方式表達出來,憤怒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憤怒對身心健康不利。例如生氣會影響思考能力,讓人失去理智,所以才有「憤怒讓人變成瞎子」的說法。有些人大發雷霆時甚至會拍桌子怒吼、摔東西。大罵旁人,這對生活、工作、人際關係都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一個人如果頻繁動怒,容易誘發動脈血管壁磨損。

據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怒2小時之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升高8.5倍。此外,憤怒還會減緩傷口癒合速度,誘發炎症,進而增大罹患糖尿病、關節炎和癌症的風險。

對抗憤怒的「急救包」——深呼吸。讓激動的情緒「剎住車」,第一步是轉身離開現場,第二步就是採用深長的腹部呼吸。具體做法是,找個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將雙手輕輕放在腹上。接著通過鼻子緩慢吸氣,感受空氣進入氣道一直到達肺部。這時腹部會慢慢鼓起,繼續深深地吸氣,直到無法吸入為止。保持這個吸氣狀態3~5秒,再慢慢地呼出氣體。整個過程中,你可以想像肚子裡有個氣球:吸氣時,氣球逐漸膨脹,撐起腹部。呼氣時,氣球逐漸縮小,腹部慢慢放鬆。

呼吸時要平穩而有規律,不要猛地吸一口氣或一下子把氣完全呼出。可以試著在吸氣時心裡默數,呼氣時也如此,有助於放慢呼吸的節奏。呼吸時記得放空腦袋,暫時放下心中的煩惱,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和呼吸的節奏上。一旦走神了,要及時調整,讓注意力重新回到一呼一吸上。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 來源 || 科普中國 / 編輯 || 李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