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歐的治愈系教育,看完淚目:在這裡,你不需要成為別人

點藍字關注,回復“1”進行免費的職業測評

很多人都看過高曉松的一篇文章,《在北歐,我覺得自己內心很醜陋》。

高曉松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為他發現社會普遍流行的“按照種族、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等因素分出階層來”的方法,在北歐失效了。

他十分意外。

“這裡的人不聊金錢,不聊地位,也不聊你讀過什麽名校;

政府專門頒布了政策,不允許大學之間拉大差距,如果有大名校的存在,年輕人就要拚了命地爭取進名校的名額,那就會導致他們從小沒有時間去娛樂,沒有時間去學畫畫和音樂;

人們從小就可以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音樂和美術,一個學期大概100塊人民幣,只要注冊了就能去學,隨便學多少小時都可以......”

看完後,我對北歐的教育充滿好奇——什麽樣的教育方式塑造了這樣的人文氛圍?

最近看到了《他鄉的童年》,隱約有了答案。

這是一部周軼君導演的教育紀錄片,她曾是新華社駐巴以地區記者,現在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和千千萬萬個普通母親一樣,她也有對教育的困惑,於是她走訪了5個教育理念、社會背景截然不同的國度——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國,後來就有了這部片子。

《三傻大鬧寶萊塢》說,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比賽。

這也是大部分我們的生活寫照:

從小被盯考試成績,別輸在起跑線上;

十年寒窗,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所有人都告訴你要努力,告訴你要成為什麽樣的人,唯獨沒有人問你想成為什麽樣的人。

在芬蘭是另一番景象,這個只有500萬人口的北歐國家,號稱“教育最強國”。

這裡沒有考試,不鼓勵競爭。

沒有所謂別人家孩子,你只要做你自己。

一個豆瓣網友說,芬蘭的教育把我看哭了,就是又感動又羨慕。

01

芬蘭的治愈系教育:在這裡,你不需要成為別人

芬蘭,SYK小學。

這裡沒有刺耳的開課鈴聲,取而代之的是美妙的音樂,老師決定播放什麽,有饒舌、古典樂,民歌等等,有時候老師自己唱歌、演奏,學生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一次現象學習的課堂的主題是“時間”,老師引導學生們思考,時間是怎麽顯示在一個人臉上的。然後讓他們做一個面具,做一個適合在芬蘭漫長冬季裡生存的臉型。

有的小朋友畫一個動物的臉,狹長一點,散熱面積比較小,有的畫了有很多毛髮可以抵禦寒冷......這是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你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也不會有打分。

老師拉妮說,

“我們想要避免競爭,任何形式的競爭,

我們唯一評估的,不是他們在學科中學了多少知識,

而是他們如何學習,

自己如何學習,如何搭檔學習,以小組為部門如何學習,

在面對任務時的責任感,這是全芬蘭都很重要的東西。”

——這就是芬蘭的積極教育。

看到這裡,我不經想起 《小歡喜》一段對話:

“中國人心裡好像都暗怕著什麽,那是什麽?”

“怕一種叫平凡的東西。”

“怕自己平凡,更怕孩子和自己一樣平凡。”

所謂平凡是來自對比,有太多“別人家孩子”的故事模板,所以我們才顯得平凡。

而在芬蘭,這一切不存在。

你不需要成為別人家孩子,你只要做自己就好了。

即使你不擅長數學和科學,藝術也不太行,不要緊,你依然有自己的閃光點,比如為人公正,比如善良,這都很好。

比起不甘平凡,更重要的是活出自己。很多人因此感覺到了被治愈。

02

終身學習,不是為了攀比,而是自我提升

曾經有一段視頻很火。

北大教授強世功談大學的意義時說,畢業後大學生活在每一個人身上。

一類人讀書是為了服務於社會,是要找一份工作,這個工作沒了,你學的知識就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另一類人是為了自己人格的養成,為了讓心靈變得開闊,為了理解大千世界的秘密,知道何為真,何謂善,何為美。

芬蘭老師拉妮家裡有5個孩子,按照規定,生完孩子前三個月拿全額工資,之後可以拿80%工資。在孩子三歲前,她都可以待在家裡。

即使照顧孩子很忙,她也一直堅持學習,孩子一歲多時,就回到了學校。

周軼君問,為什麽你要學這麽多?是因為工作需要嗎?

拉妮搖頭,“我是為了我學習,也是為了我的學生學習,我獲得的所有知識,就是我能給學生的東西。我不用去競爭,我進步更多,在於自我提升。“

正是這種為己的學習,讓她總能抽出時間,找到動力。

03

培養一個愛好,人生到老也不會絕望

芬蘭集結尾部分,拉妮帶孩子們去老年人康復中心,讓學生們理解年齡,理解人生的每個階段。

孩子們和老人在一起畫彼此的臉,沒有人在意畫的好壞,而是享受這個創造的過程。

參與其中的周軼君有點膽怯,她說,“我不太會畫畫。”

老師鼓勵她說,沒關係,這不是重點。她這才開始畫畫。

周軼君看到一個老太太很投入,於是問她是否學過畫畫,老奶奶說沒有,就是小時候喜歡,現在組了一個小組,每周一起畫畫。

所有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創作裡,不用擔心被說畫得不好。

這些畫不是用來競爭的,而是自由表達自己。

這時,周軼君沒繃住情緒,哭了。

她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接受的教育,總是被說你這個不行,那個做不好,不斷被否定,丟失了很多自信。

長大以後,常為小時候沒有學習什麽而遺憾,卻又止步不前。

比如知乎上,常常有這樣的提問:我已經xx歲了,再開始學xx來得及嗎?

我特別喜歡一個回答,現在是你往後餘生中最年輕的一天,擁有一個愛好永遠都不晚。

摩西奶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從77歲開始作畫,成為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請記住,未來從來不只是有一個樣子。

作者簡介:希凌,轉載請聯繫公眾號:橙子school。

推薦閱讀

一個人的成長中,不可不知的“鴨子定律”

知乎高讚:30歲還沒有走到管理崗的人,後來都做了什麽?

賣火箭的薇婭年入20億,作息時間曝光:我靠的絕不只是運氣

嘿,你在看嗎?點這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