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消協:一半以上農貿市場存在假冒商品

資料圖

中消協31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農村集貿市場“三無”產品、假冒產品、偽劣產品等問題比較突出,假冒產品涉嫌違規發生率為56.13%,“三無”產品涉嫌違規發生率為47.10%,偽劣產品涉嫌違規發生率為27.74%,過期產品涉嫌違規發生率為17.42%。

所以,不是農村消費者愛用拚多多,而是他們在線下很難買到真貨正品。“一方面,農村集貿市場管理方和經營者由於商品品質管控不嚴,商標品牌保護不力,經營行為約束不夠,任由大量假冒偽劣和三無產品充斥市場,農村消費者難以購買到優質商品。”中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皮小林主任認為,另一方面,農村消費者長期在農村消費生活,商品服務知識相對欠缺,辨假識假能力相對較弱,消費維權能力不足,容易受假冒偽劣產品和虛假宣傳誤導。這些,都導致了農村消費市場品質堪憂,急需改變。

農貿市場一半以上有假冒偽劣三無產品

本次調查選取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81個地市/區的農村集貿市場進行調查體驗,最終實際體驗155個農村集貿市場。

調查發現,農貿市場最嚴重的是假冒產品問題。在155個被體驗的農村集貿市場中,調查發現87個市場存在涉嫌假冒產品,涉嫌違規發生率為56.13%。涉嫌假冒產品主要存在於衣服、鞋襪等商品類別。例如,黑龍江綏化的四方台農貿市場銷售的阿迪達斯服裝,商標標識不規範,做工粗糙,與品牌官網標識正品差異較大。在廣西北海烏家市場發現的puma休閑鞋,沒有詳細材料構成以及等級標識等資訊,官網查詢無此類。在廣東中山大同農貿市場,調查員還發現了一種六神殺蟲氣霧劑,在六神品牌官網的產品種類介紹中並未發現該系列殺蟲氣霧劑的產品資訊,疑似仿冒六神品牌,欺騙消費者。

有的商品不願意假冒品牌,也懶得費力弄自己的,乾脆裸奔。調查發現73個市場存在“三無”產品,涉嫌違規發生率為47.1%,發生概率較大。涉嫌“三無”產品主要存在於衣物、食品等方面。

例如,服裝的等級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服裝標簽上的等級標注至少要是合格品,但是在廣西南寧那馬鎮農貿市場發現的衣服沒有任何標簽資訊,沒有生產廠家相關資訊,同時對於使用物料也沒有任何說明,屬於典型的三無產品。在江蘇蘇州金倉集貿市場發現的真空豆製品,無任何生產廠商、生產日期、保存期限等標簽資訊,也屬於三無產品。

調查還發現43個市場存在偽劣產品,涉嫌違規發生率為27.74%,主要存在於衣服方面;27個市場存在過期產品,涉嫌違規發生率為17.42%,主要存在於食品和化妝品兩大類。例如,在安徽黃山湯口鎮農貿市場發現的特產,生產日期在2017年2月,保存期限九個月,有效期至2017年11月。2018年7月調查時,該商品依然在售賣,已經過期大半年了。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155個被體驗的農村集貿市場中,共計80家農村集貿市場售賣兒童玩具,其中57家市場存在有安全隱患的兒童玩具,超七成市場存在有安全隱患的兒童玩具。同時,共計72家農村集貿市場售賣嬰幼兒服裝,其中29家存在有安全隱患的嬰幼兒服裝,佔比超四成。

從大區來說,東北大區各問題商品涉嫌違規發生率較高,華南大區和華東大區問題商品涉嫌違規發生率較低。

農村消費者吐槽:52.44%的受訪者曾購買過問題商品

農村消費者對自己家門口的市場怎麽看呢?

在實地體驗的總體感受調查中,消費者認為農村集貿市場最主要的優點前三分別是種類齊全、商品新鮮和價格實惠;認為農村集貿市場最主要的缺點前三分別是商品品質一般、缺乏有效管理和衛生環境差。可見,農村集貿市場商品供應品類基本滿足農村居民需要,但農村消費者並不滿意當前的購物體驗,農村商品供應的品質明顯需要提高。

如果聽農村消費者吐槽,就會發現他們對商品品質不滿意已經很久了。調查顯示,52.44%的受訪者反映曾購買過問題商品,55.64%的消費者反映曾遇到過缺斤少兩的情況,佔比均超過半數。

從消費者反映的農村集貿市場商品主要存在的問題來看,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宣傳產品、過期產品、價格不合理、“三無”產品等佔比均超過三成,其中反映假冒偽劣產品佔比相對較高,達到40.32%。

聚焦到所調查的農村集貿市場商品最主要存在的問題來看,受訪者認為“假冒偽劣產品”仍然是最主要的問題,佔比達到23.35%。其次是虛假宣傳產品,佔比19.88%,價格不合理、“三無”產品、過期產品等問題佔比分別為17.93%、16.79%和15.18%,差異相對較小。

農村消費市場在滿足生產生活需求、便利大眾消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卻是一片被忽視的大市場,導致消費潛力沒有激活,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障。

皮小林認為,市場管理方和經營者是農村集貿市場消費維權的第一責任人,應當堅持以服務消費者為根本目的,增強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把品質安全放到生產經營的優先位置,強化安全巡查、品質跟蹤、價格公示和秩序管理,優化市場內不同種類商品的分區布點,杜絕假冒偽劣和三無產品,消除不安全隱患,同時借鑒一些地區開展的分區管理模式,嚴格規範農村自產自銷食品,保障商品供給的品質和市場運行的安全。同時,要做好農村消費教育,提升品質消費意識。在我國消費市場中,農村集貿市場的脆弱程度和農村消費者的弱勢地位更加明顯。社會各界要對建設農村集貿市場傾注更多的關心和支持,使其成為開展農村消費教育活動的重要陣地,匯聚更多資源以通俗易懂、方便易達的方式,讓農村消費者在日常消費場景中接受良好消費教育,培育品質安全意識、商標品牌意識、綠色消費意識和維權法律意識,為進一步擴大農村消費夯實基礎、積聚潛力。

(經濟日報 記者:佘穎 責編:武亞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