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歷史之眼看《錦繡南歌》,是後浪對前浪的重新洗牌

自西晉八王之亂後,五胡亂華,中州陸沉,北方豪族紛紛南遷,是為南渡。

南渡後,在世家豪族的扶持下,司馬家定都建康,開啟了東晉門閥時代。

緊隨其後,各路頂級門閥粉墨登場,紛紛加入權力的遊戲,並樂此不疲。

桓溫橫空出世,更是無人能敵,司馬家族不複當年輝煌,時刻準備著搖搖欲墜。

直到劉裕建立南朝宋,這才開始敲響了門閥的喪鍾。

歷史劇《錦繡南歌》所處的背景,正是劉裕家族第三代彭城王主政的時期。

接下來我們不妨從三個角度切入,深入探討本劇關於歷史的刻畫。

1.君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

這一點矛盾主要集中在彭城王和權臣陸遠之間。

按理來說,彭城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似乎更符合我們關於權臣的第一印象。

實則不然,他出身劉姓皇族,擔當監國,行使的就是君權。

如果皇帝駕崩,兒子們又是孩童,彭城王將有極大概率榮登九五之尊。

後來同樣建立宋朝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就採用這種繼承方式。

君權的對手一直都有相權,本劇中以陸遠最為強勢。

另一個是中書令,但考慮到其權勢有限,遠不及陸遠來的強大,故不值一提。

權臣不一定有開疆拓土的武功,錦繡文章也不一定會做,但極為擅長內鬥。

陸遠祖父陸章算是開國元老,文韜武略也是有的,傳到第三代確實弱了很多。

劇中的權臣不是在研究如何造福百姓,而是絞盡腦汁鞏固自己的權勢。

又是在彭城王府安插間諜,又是製造刺殺,又是豢養私家軍隊,諸如此類。

陸遠並非想取而代之,進而改朝換代,而是想著換成相對弱勢的竟陵王上位。

君弱則臣強,特別是權臣,更容易呼風喚雨,活得那叫一個瀟瀟灑灑。

2.君權和外戚之間的矛盾

沈家統帥綏遠軍,負責鎮守北疆,抵禦來自北魏拓跋氏的強大攻勢。

所以,彭城王與沈家大小姐聯姻,也算是強強聯合的結盟。

於是,伴隨沈驪歌嫁入皇族,沈家也就順理成章有了外戚的身份。

但這個外戚相比較太妃那種根深蒂固的外戚,還是弱勢很多。

其實,權臣陸遠又是竟陵王的表兄,實際上陸氏一族也是外戚。

正是因為他和太妃裡應外合,才會有如此滔天權勢。

彭城王也不是太妃親生兒子,她想乾政,好讓自己的兒子竟陵王上位。

彭城王親近沈家,疏遠陸家,也是有借力用力的戰術目的。

其實只要不觸及底線,他更願意保持君權和外戚的一派和睦。

3.門閥和寒門之間的矛盾

自從曹魏開創九品中正製以來,門閥勢力就強勢崛起。

一直延續到隋唐關攏貴族的衰敗、北宋王朝的崛起,方才退出歷史舞台。

前後相沿,長達一千年左右,可見影響之大。

劇中陸遠之所以囂張跋扈,不僅因為他是權臣和外戚,也因為他是門閥出身。

東南陸家大約從三國孫吳時代就已經是豪門大族,曾湧現出不少歷史人物。

祖上積攢的資本也足夠陸遠揮霍大半輩子了。

彭城王祖上劉裕雖貴為開朝皇帝,但小名劉寄奴,一聽就知道是寒門出身。

從骨子裡來看,劉宋更加傾向於寒門,以此來控制住門閥的威脅。

鐵打的門閥,流水的皇帝,三國到南北朝皆是如此,史書上更是明明白白。

彭城王聯姻沈家,建立士林堂,扶持寒門子弟入朝為官,也是順應時代潮流。

門閥世家,尤其是東晉門閥坐擁權勢太久,除了風花雪月,再無當年風采。

劇中陸遠看似文韜武略平平,但像他這種已經算是門閥裡的頂尖兒後輩。

門閥的衰落恰恰來自於固步自封。

門閥隻願意和門閥通婚,且絕不會和寒門士族有任何往來。

因為存在等級森嚴的鄙視鏈,沈驪歌就很容易被出身門閥的太妃看不起。

我們會看到,站在彭城王背後鼎力相助的基本上都是寒門子弟。

站在陸遠背後的勢力如中書令,基本上都是門閥豪族的勢力。

相當於新勢力對舊勢力的重新洗牌,又是後浪對前浪的一次全面顛覆。

劇中的愛情、親情、友情乃至於同袍之情,其實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矛盾之中。

在科舉制度還沒有深入人心的時代,門閥幾乎壟斷了教育和取仕的途徑。

彭城王的戰略設計如果能得到貫徹落實,門閥毫無疑問會遭到釜底抽薪。

當然,歷史一再告訴我們,新舊的更替始終是道阻且長,且往來反覆。

如今再回首,恍若一場夢,歷史的天空下,恆星戰役薈萃,南朝何等風流?

俱往矣,數英雄人物,還看今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