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香港電信價格戰三年來首度熄火?

一張小小的漲價單預示著中國香港耗時三年電信價格戰偃旗息鼓。

日前,香港電訊與電訊數位的合營公司Sun Mobile發布了一則漲價通知,將本地一款“4G隨意用數據服務計劃”的月費由原來78港元加至98港元,自9月21日起生效。

一個小小的漲價通知,卻引起各大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紛紛表示看好中國香港電訊業。摩根士丹利9月17日稱,中國香港電訊業將迎來轉捩點,上調對和記電訊投資評級由原來“與大市同步”升至“增持”,目標價由3.2港元升至3.4港元;野村9月20日發布報告稱,將數位通投資評級升至"買入",目標價由9港元升至11港元;瑞士信貸發表研究報告將數位通評級,從“中立”調升至“跑贏大市”,目標價由10港元上調至11.75港元;星展不僅將數位通的評級上調至“買入”,更是報出11.8港元的目標價。

僅一家漲價,還未有其他商家跟進的情況下,何以成為整個中國香港電訊行業的轉捩點信號?若中國香港電訊價格戰熄火,“後香港電訊時代”拚的會是什麽?

“電信資費總有一個底部,中國香港寬頻包月資費快降到底了。”中興通訊原印度公司CEO汪濤對時間財經表示,一則降價通知之所以能引起關注,是踏準了整個中國香港電訊行業的發展脈絡。

三年來首次漲價 

此次宣布漲價的產品全稱為“The Club尊享- 4G隨意用數據服務計劃加強版”,每月首5GB的最高下載速度為21Mbps,超過5GB之後的流量速度被降至上限128kbps。同時,每月3000分鐘免費通話以及無限本地短訊。漲價後的98港元也僅相當於86元人民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為不限流量套餐,聯通推出的冰淇淋套餐分為198元和398元兩種,其中收費198元的套餐每月前15GB提供4G網速,超過夠網速降至3Mbps,每月1500分鐘免費通話,簡訊每條收費0.1元。

可見即便漲價,中國香港的這一款套餐仍然十分優惠。由此可窺見,中國香港電訊資費的整體價格有多低。低價總是在價格戰中誕生的,中國香港的價格戰可謂經久不息。

與大陸主要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以及中國聯通形成的三寡頭市場全然不同的是,而香港的電訊服務行業全屬於私營,所有電訊服務已開放競爭。香港電訊早在2000年就已全面開放對外市場,彼時又恰逢科技網絡股熱潮,僅1年後,香港對外通訊容量增加了13倍。

因競爭激烈,中國香港目前電訊服務市場已接近飽和狀態。《全球資訊科技報告》顯示,在固定電訊網路方面,中國香港於2015年就已經超過20家固定電訊網路運營商,流動電話用戶參透率高達232%,在全球名列前茅;寬頻服務方面,於2015年共有超過200家互聯網服務商獲發牌照提供寬頻服務。

更早一些的數據可作參考。2010年9月中國香港電訊管理局委託顧問調查了中國香港與哥本哈根、倫敦、紐約、上海、新加坡和東京7座城市在電訊服務方面的價格,結果顯示,中國香港在各個方面的服務費遠低於其他6個城市。

其中中國香港的固網話音服務相等於其他6個城市的用戶所繳付費用的8%至45%,流動話音服務隻相當於其他城市用戶所繳付的10%至48%。商業用戶的電訊開支也僅為其他6個城市同類用戶所負擔的12%至32%。

而此次漲價通知,也是過去三年來首次漲價。

三大“豪門”不願踩破價格底?

競爭格局在一宗收購案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2014年,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電訊以189億港元收購CSL,市場佔有率由原來的9.6%“包尾”位置,更新到第一,攤佔32.3%。經此交易後,本地持有電訊頻譜的電訊商將由5家減至4家。

這4家分別是香港電訊、和記電訊香港、中國移動香港和數位通電訊。根據券商研報,截至2017年6月底這四家運營商的市場佔率分別為29%、23%、20%和14%。

而香港電訊與和記電訊本質上都是李嘉誠的產業。和記電訊隸屬於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0001.HK,長江和記)集團,在香港和澳門地區以“3品牌”和“和記環球電訊”提供通訊網絡服務。香港電訊隸屬的“八號仔”電訊盈科,正是由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澤楷創立的盈科數位動力有限公司,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於2000年8月合並而成。

中國移動香港作為中國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其實力無需多言,數位通雖所佔市場份額雖小,但其控股股東為中國香港老牌地產公司新鴻基地產,公司的董事會主席是新鴻基地產目前的當家人郭炳聯。

因此可見,儘管中國香港電訊行業開放競爭,但經過不斷整合後,目前主要的移動電訊商也僅有四家,分屬三大“豪門”。電訊行業的顯著特徵即為需巨額財產支撐,從目前的四家運營商的實力看,屬於旗鼓相當,此外,中國香港政府對運營商的市場佔率做出限制,不得超過40%。可見,再進行一輪吞並重組的可能性不大。

競爭格局穩定,又遇上價格底,價格回升便是必然。中興通訊原印度公司CEO汪濤表示,ARPU(每名客戶平均消費額)值在70-90港幣基本就是固網電信運營商的底部,移動運營商底部可能更低一些,達到底部後,直接降價很困難,而且對用戶來說吸引力也不大了。他表示,下一次部門流量資費的大幅下降,應該是5G時代。

由此可見,各大投資機構紛紛給出積極買入的研報也就不足為奇。在漲價通知發出後,數位通漲幅25%,從7.99港元漲至9.99港元;香港電訊漲幅6%,和記電訊漲幅7%。

下一個戰場在哪裡?

既然價格戰有望熄火,下一個競爭的戰場會在哪裡呢?

爭取技術領先和拓展基地台覆蓋面首先被排除。“電訊行業中各企業技術上差別一般都不大”汪濤表示。除了技術之外,信號覆蓋面上也很難拓展。因為香港面積小,人口密度高,電訊商鋪設的每一條光纖、每一個基地台,都被充分派上用場。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何中國香港的電訊資費普遍偏低,根本在於其成本並不高。而大陸有“村村通”的政策要求,城市電訊資費補貼農村導致整體資費居高不下。

手機及配件售賣業務作為運營商的“老營生”,雖然曾帶來可觀的營收,但期待值並不高。以數位通為例,其手機及配件收入從2012/13財年的64.1億港元飆升至2014/15財年的130.95億港元,甚至從2013年開始,其手機及配件收入已超過服務收入。但2016/17財年,其手機及配件收入驟降至35.55億港元,同比減少72%。

在近期的業績報告中,數位通電訊認為客戶較長的更換手機周期將繼續為手機的銷售帶來影響。此外,關鍵的是銷售手機及配件貢獻的利潤遠不及服務收入的利潤。在手機整體出貨量增速趨緩的大背景下,手機及配件售賣業務並不值得期待。

大陸三家運營商轉向新零售和金融的創新之舉,或值得參考。

中國電信發力在支付上,推出的翼支付成為國內水、電、煤氣、交通罰款等綜合民生繳費的主要聚合者之一。官網資訊顯示,翼支付通過與公共服務企業、石油企業、大型零售企業、電商等廣泛建立合作,2016年交易額已突破1兆元。根據《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移動支付類App(因微信支付包含在微信App內,不屬於移動支付類App)三季度活躍用戶排名中,翼支付高居第二。

中國移動則押寶新零售。旗下的“咪咕咖啡”作為融合了咖啡文化和業務互動的OMO體驗平台,已經融合了咪咕音樂、影片、閱讀、遊戲、動漫五大數字內容業務。

據咪咕公司介紹,咪咕咖啡現已與泰國TRUECOFFEE、韓國CG(全稱:COFFINEGURUNARU)咖啡開展了合作。同時,咪咕咖啡還演變為創客太空,為創意人才提供聚會交流的平台。

中國聯通同樣選擇了新零售的路線。中國聯通通過混改引入了阿里、騰訊、京東等合作夥伴。中國聯通與阿里巴巴、京東分別成立智慧生活體驗店。智慧生活體驗館將傳統的營業廳功能與體驗館相結合,櫃台變一對一咖吧式設計、陳列天貓同款同價的數位家電類產品等。

但香港和大陸的環境相差巨大,中國大陸三大運營商的創新之舉是否為香港電信企業效仿方向還不得而知,起碼,走出價格戰,已然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北京時間財經 陳世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