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谷雨數據丨95後加班最嚴重,超三成每天都加班

一則年輕女孩加班猝死的新聞,讓全社會再一次關注到“加班文化”。

逃離北上廣和拒絕“996”的聲音,重新進入大家的視野。

加班對於年輕人來講到底意味著什麽?

當他們在抗拒加班的時候,或許不僅僅是在抗拒過量的勞動,也在抗拒與之不對等的回報。

加班是職場年輕人的“必修課”

根據某招聘網站2019年對2268位職場人士的調研分析,近九成的職場人都難逃加班命運。其中45.5%的職場人每周加班2到3天,更有24.7%的人幾乎每天都在加班。

在接受調研的人群中,90後和95後面臨的加班情況最為嚴重。

其中在“每天都加班”的職場人中,年齡越小的群體比例越高,95後所佔比例最高,達到31.28%。

在“基本不加班”的職場人中,則是“70後及以前”所佔比例最高。看來,要等到工作年限增長到一定階段,加班問題才能有所緩解。

另據職場社交平台領英針對年輕人“第一份工作”的調研,在第一份工作中,近九成的年輕人都在加班,還有超過八成的職場新人在下班後依然會繼續學習,利用碎片時間進行自我提升。

數據證明,雖然90後、95後因為愛跳槽、裸辭、抱怨加班等給人留下“年輕人吃不了苦”的印象,但實際上加班最多、為工作投入最多的還是年輕人。

加班可以,給錢

我國《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如果按“996”來計算工作時間,除卻午休每天工作11小時,那麽一周就是66小時,比法律規定多了22小時。

《勞動法》還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企業應當支付報酬,工作日延長的是150%,休息日工作又不能補休的是200%。這樣算來,在“996”制度下,員工拿到的加班工資應該比基本工資還多。

現實中,願意為錢加班的人並不少。

在一份員工“為錢加班意願”的調查中,普通員工普遍表示“只要有錢一切好說”(佔比51.11%)。職位越高,願意為錢加班的比例則越低。

不難看出,儘管加班使人痛不欲生,但只要錢給到位,即便是“996”也不是不行。

那麽,有多少企業能夠做到一分不少地支付加班費?

全國總工會開展的第八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僅有44%的職工表示自己拿到了符合勞動法規定的加班費,或者被安排了調班。剩下的56%當然就屬於“無償為公司奉獻”了。

說實話,年輕人真的不是拒絕加班,前提是自身合法權益和待遇得到充分保障。

沒有加班費,只有“心靈雞湯”的加班,年輕人當然無法接受。

拒絕加班≠拒絕奮鬥

有人認為加班加點工作是年輕人有拚搏精神、有事業心的體現,拒絕加班就是拒絕奮鬥,真的是這樣嗎?

某實名製職場社交平台關於加班效率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7%的人效率更高,而高達40%的人效率更低,43%的人效率與白天保持一樣。

在影響加班的原因中,身體疲憊是導致加班效率低下的元凶,比例高達71%。

久坐不動、飲食不規律、頻繁熬夜,不但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還會引發頸椎病、乾眼症、滑鼠手、肩周炎這些白領群體的常見病。

根據全球職場平台LinkedIn發布的成功認知調查,超六成職場人將“身體健康”視為最看重的成功指標,這個比例甚至超過了“職業晉升”。

長期加班對身體健康是很大的損害,基於全社會視角來看,過度加班也不值得鼓勵。

社科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日本曾經為彌補勞動總量不足,沒有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是採用了長時間工作製的方法,結果導致經濟增長率長期處於低水準。

政府鼓勵一代人拚命工作拚命賺錢,年輕人看到父輩那麽拚命卻老來淒涼,索性降低欲望,選擇不拚不婚不育。

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超過限度,結果是得不償失。

對比我國2003年至2018年的居民收入和工作時長數據可以發現,近年來居民工作時間基本穩定,而收入增速卻逐步下降。說明中國人更辛苦,持續性加班,然而卻沒有獲得同等增幅的收入回報。

沒有明確目標的“加班”跟“奮鬥”不是一回事。

如果加班不過是延長重複勞動的時間,為了加班犧牲掉吸收新信息的時間和精力,無法去完成那些真正讓自己成長的事情,這並不是真正的奮鬥。

如果努力找錯了方向,就是白白給老闆做嫁衣。

以生命健康為代價掙錢不可取,做一名被“用完即棄”的奮鬥者也並不明智,這屆年輕人,沒那麽容易被“忽悠”。

參考資料:

BOSS直聘2019職場人加班現狀調查報告

領英“第一份工作職場觀”洞察

脈脈加班效率問卷調查

LinkedIn成功認知調查

全國總工會第八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

歷年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

數據編輯丨李璋(鏑次元)出品人丨楊瑞春 主編丨王波 責編丨郝昊 運營丨任姝芳 出品丨騰訊新聞谷雨工作室

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