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位美國人愛上中國木版畫,又為何將其捐贈廣州博物館?

漢代的造紙術和唐代的印刷術,是中國兩項重要的發明。由於最初的印版使用木刻,又帶動了木版畫的發展。傳統木版畫,是一宗巨大的民族文化財富,有著1200 余年的積澱。僅以文學書籍的木版插圖和民間木版年畫而論,即使“複製木刻”,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曾有過輝煌歷史的中國木版畫正逐步退出歷史的舞台,在普通大眾的視野中漸行漸遠。

清 “康熙聖諭十六條之一至四條”木刻印版

2016年年初,美國的卡蘿·波特·佩卡姆女士(Carol Potter Peckham)將她多年來收集的184 塊中國傳統手工木刻印版捐贈給廣州博物館。這批木版來源於中國民間,題材涉及書版、書籍插圖、神像、紙馬、歷史故事、日常生活、吉祥圖案等等。那麽,卡蘿女士為什麽會收藏這些木板,又為何將其捐贈呢?

木版情緣

卡蘿曾服務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多年。她來到舊金山後開始接觸中國文化,在了解的過程中逐漸被中國文化深深吸引。這促使她多次深入中國各地進行遊覽,並在旅程中收集了眾多民俗物品,以中國民間木刻印版為最。

“木版畫背後都有意味深長的故事”, 卡蘿的這句話道出了木版畫興盛的本質。從早期的宗教版畫,以繪畫的藝術形式表現佛經故事,稱“變相”,佛教正是借助木版畫這一媒介,使其在中國廣為傳播。到了宋代(包括北宋、南宋、遼、金、西夏),中國木刻畫進入繁盛期,不僅大量刻印富有精美插圖的佛經和各類書籍(書籍插圖以宋徽宗時代的《宣和博古圖》及《大觀本草》為精),並且出現了獨幅“年畫”,以及民間祈福的“財神”“鹿馬”和廣告、商標等。木版畫這種多樣化的傾向,不但說明了它的實用功能,也標誌著木版畫已經走出佛堂和書齋,進入廣闊的世俗社會,開始了木版畫的普及之路,當然也使得木版畫承載著更多的情感寄托、更多的虛實故事。至於廣泛流行的民間年畫則更是如此,正所謂“畫中要有戲,百看才不膩”。

卡蘿說:“這些版畫正在逐漸消失,我希望它們能有個家,而不是被當作柴火燒掉,收藏也是保護木版畫的一種方式,如果它們能被中國的博物館收藏,也算是物得其所,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它。木版上所鐫刻的內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可見,卡蘿女士對中國木版畫的熱愛是真誠而深刻的。

自印版畫

卡蘿在收藏和研究中國木刻印版之餘,也嘗試用自己收藏的木刻版印刷版畫。她以彩色油性顏料分區域塗抹在印版之上,印製出五顏六色的版畫。實際上,卡蘿女士收藏的這批木刻版都屬於“底版”,即“墨線版”,是用以印刷影像整體輪廓,用以打樣,一般採用墨色。

木版畫產生之初到明末的800余年間, 主流是單色墨印,屬於水色,區別於現代印刷的油墨。木版的材質有一定的吸水性,而傳統的手工造紙也比較鬆軟,吸墨性能很好,所以印刷出來的作品,都能達到理想水準。這期間,雖然也出現了彩色的版畫,但是在印刷之後手工上色,屬於半印半繪,這種印刷方式至今仍在民間年畫的印製過程中使用著。

明萬歷年間,程大約編的《程氏墨苑》有所謂的彩印本,是在印版上塗上多種顏色印刷,並非是多種色版的套印,對於規模印製,在顏色的接暈上難於一致,不易把握規格。直到明崇禎年間,安徽人胡正言首用“餖版”“拱花”技藝套印出《十竹齋畫譜》,為木版畫的多色套印奠定了技術基礎。因採用此種方法可印刷出五顏六色的影像,符合年節時熱鬧喜慶的氣氛,所以被民間年畫藝人們廣泛使用。

通過追溯木版畫印刷方式的變遷,我們可以了解到,卡蘿印製的這一批木版畫可以說是用古法制作而成。雖說此法與她收集的這批民間木版常用的套色印刷不同,但這無疑為木版畫的發展打開了一扇新的視窗。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版畫發展自有其特色,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新境界也。”一些現代版畫家採用這種方法,在“水印木刻”中使用,增加了畫面的韻致,由於是獨幅作品,效果很好。

不應衰落

從目前存世的木版畫實物和文獻記載中看,它的內容從宗教傳播之需不斷向世俗生活之需拓展,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有的甚至已經超越了藝術本身的包容。它的刻印規模也從最初的個體行為上升到有組織的官刻(也包括皇家刊刻)和坊刻。這些木版畫的使用者,上至天潢貴胄、下至庶民百姓,可謂“山涯海角無不到,舟車旅舍均見之”。對此,我國古代木版畫研究的奠基者鄭振鐸先生評價道:“梨棗圖畫,對推動文化,功高自不可勝言。”而中國民間亦稱木版畫為“六品”,即歡度春節的裝飾品、日常生活的美化品、喜慶節日的饋贈品、民俗傳播的媒介品、普及知識文化的實用品、弘揚道德的宣傳品。

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木刻版畫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正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如果從文化傳媒和裝飾藝術的功用上看,木刻版畫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作為民族文化的物質載體,它不應該隨著這項技藝的衰落而消失。

原文作者:劉斌

原文來源:《中國收藏》2018年11月刊《一位美國人愛上中國木版畫》(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中國收藏》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