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造肉”股價漲6倍!但中國人肯定不愛吃,為啥?

本文共3842字,閱讀大概需要10分鐘

文 | 小象冒冒

01

在人類一步步對抗上帝原力的故事中,“人造肉”應有其名。這個故事,有一個悲傷的開始。

1912年,法國生物學家亞歷克西·卡雷爾將雞的一塊心肌組織放在營養液中,這塊組織持續跳動了20年。

這一神奇的實驗,給醫學界帶來了新的靈感。

上世紀50年代,一位在二戰中飽受摧殘的荷蘭醫生威廉·凡·埃倫,由於自己特殊的經歷,加上悲天憫人的性格,開始真正嘗試在體外培育肉。此後20多年,他孤獨地把自己的一切都押注在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上。

事實上,最早把培養實驗室和“吃”聯繫起來的人,是丘吉爾。

1931年,還沒走向成功的溫斯頓·丘吉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50年後,我們將不再為了吃雞胸肉或雞翅而愚蠢地養一隻雞,可以在適當的介質中培養需要的部分。

一語成箴一般,1981年真的發生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那一年,科學家成功地分離出小鼠胚胎幹細胞並建立了體外培養條件。這些幹細胞可以無限地分裂,也可以分化為許多組織。荷蘭醫生看到了希望。

1999年,不知是不是受到丘吉爾那句話的影響,威廉·凡·埃倫醫生從醫學界調轉船頭——憑借“運用細胞培養法進行肉類工業生產”,他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和國際專利。由於美國宇航局的參與,加上環保主義者、動物保護組織的推動,人工培育肉成為一個關於未來的議題。

2012年,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科學家馬克·波斯特博士,終於在全球首次成功培育出了人造肉。人造肉第一次從科幻變成了科學。

2013年,馬克博士創立了Mosa Meat公司,開創了試管肉行業。同年,在實驗室,馬克·波斯特把培養皿中所培育的造價33萬美元的人造牛排送入烤盤。對於“人造肉”而言,這是個歷史性的時刻。

此刻,這塊“肉”的商業旅行才剛剛開始。非到此時,人們不會發現,“人造肉”及其背後的概念股何止是“肉”,簡直是坦克。

2019年5月2日, Beyond Meat正式掛牌上市,股價當天大幅暴漲了163%。回顧其上市以來的26個交易日,Beyond Meat最新收盤價較25美元的發行價已經累計飆升近6倍。

在此之前,另一家人造肉品牌Impossible Foods已走在前列。它與美國快餐巨頭漢堡王達成合作,在2019年底前,漢堡王將把“人造肉漢堡”推廣至全球7200家門市。

國內也無名風起,A股新興概念人造肉概念股:哈高科、雙塔食品、豐樂種業、維維股份等多股漲停。

實際上,此時在市場上表現強勢的“人造肉”,已經和丘吉爾的預言發生了一些不同。

2013年的那塊天價牛排,是從活體動物身上提取細胞,然後在培養基上進行增殖的“試管肉”,是有如上帝般的藝術創造。而市場主流產品,是基於植物蛋白、氨基酸等製造的,模仿真肉質感的“素肉”。

佔據97%以上市場份額的11家“人造肉”企業中,有7家的產品,是植物蛋白肉。但因為素食主義、政治正確、時尚……“素肉”快速地受到追捧,賺取大量的資本。

可誰都明白:技術遠未到家。一旦舍本逐末,“人造肉”本身就已經埋下一些原罪了。

02

在美國超市,植物蛋白類的“人造肉”的價格,較傳統肉類貴20-50%。算入摩爾定律,普通消費者真正吃到普及的“人造肉”,還需要至少20年。

即便如此,你不得不承認“人造肉”對商人而言仍是一塊誘人的肥肉。

據相關數據,截止2018年底,全球肉類市場規模為1.4兆美元。作為傳統肉類的替代品,肉類行業破兆美元的巨大市場,給予了“人造肉”足夠大的市場。

有分析預計,五年之內,“人造肉”行業的規模將增至100億美元。

但是,別忘了,說來說去。這是一塊你放進嘴裡的肉。那麽,這塊肉好吃嗎?

翻開“人造肉”的新聞看來看去,私以為最有趣的還是國外的創業大佬們,為了說圓這個故事(或者,這是他們的真實看法?),在品嚐人造肉的時候溢出的反應:

“難以想象這不是一塊雞肉,它真的太像了。”“很好吃,和真的雞肉沒什麽太大的不一樣。”

比爾·蓋茨咬了兩大口Beyond Meat的人造雞肉卷,他評價就是兩個字:驚喜。

再深挖一下,你就會發現,奇怪,市場回應很少。資本已經甚囂塵上,這個現象令人費解。有國內知名視頻博主體驗了一把人造肉:在真正的牛肉餅和Beyond meat生產的“牛肉餅”面前,他的貓選擇了避開了所有的,“錯誤答案”。

別忘了,“人造肉”投資者蓋茨說過這麽一段:“如果世界上的牛組成一個國家,它將成為第三段溫室氣體排放國。”我寧願相信,他的身份影響了他的味蕾判斷。

好巧不巧。不遠的西方影史,竟然拍過這麽一則“人造肉”故事,與如今熱熱鬧鬧的造肉大業形成了微妙的互文。

法國有個喜劇演員路易·德·菲奈斯(《虎口脫險》裡的小老頭),演過一個作品叫《美食家》。法國的美食家,社會聲望很高,他因此被選為市長。

有市民投訴說一家食品加工廠的食物有問題。於是市長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進行了暗訪。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來了:流水線上,白色的塑膠骨架,掛上一層厚厚的膠狀物,再噴上紅色,變成了顏色誘人的烤雞。超越自然生長期“雞肉”誕生了。

市長目睹了一切。他被工廠的人逮到,被迫吃了一隻法國蝸牛,失去了他引以為豪的味覺。

他人生第一次感到,吃肉真可怕。影片的最後,男主在一杯天然美好的法國紅酒中,流下了熱淚,找回了味覺。

還真有預見性。十幾年前,法國人就預感到肉還可以這樣“人造”。過去當笑話看,對比現實卻一點也笑不出來。

這幾乎引向一個哲學拷問。所以,我們到底為什麽吃肉啊?

人造肉是科幻敘事。但吃肉這事兒,從來都是現實的,甚至是浪漫的。

如今,通過科技與資本,人造肉的科幻故事被一步步演變為科技現實。但事到如今,沒人想把一份“人造肉”放在家人燈火可親的餐桌上。它注定背離著“吃”的想象共同體。

這中間越不過去的溝壑太多:煎炒油炸的手藝、傳承、美食文化。數萬年來,人們對一塊五花肉在煎鍋上滋滋作響的質感的認知,還有那滋味。

前段時間,國外環保公益組織Wild Aid指出中國人吃豬肉太多,造成了資源的破壞甚至加劇溫室效應。中國地區的廣告代言人張鈞甯、黃軒在如茵綠草中娓娓道來:“從現在開始告訴他,好好吃菜就是愛,從每一口改變世界。”

能嗎?人的內心沒法變。世界變了都沒法變。我的愛就是冬天掛在外面的香腸。

03

維維股份、雙塔食品、哈高科等幾家國內傳統食品製造商,伴隨著人造肉概念股的強勢,近期實現了短時間內的迅速拉升。

中國企業也要乘上這股氣流麽?有意思的是,5月9日,維維股份撇清了。“儘管公司一直從事大豆方面的研究,但沒有比對過大豆蛋白提取技術跟美國新興人造肉技術,公司目前不涉及人造肉業務。”

看文章讀舒服了,我們會說“給小編加個雞腿”。不妨想想這背後的邏輯。一組數據是,儘管中國人吃肉總量在全世界的各大經濟體裡面霸著第一,但是中國人均肉類攝入量,在世界經濟體裡面隻排到12位,將將排在南非之前。

我們仍未吃爽。

翻開Beyond meat包裝袋,配料表一欄裡“豌豆蛋白”“大豆蛋白”幾個字赫然在目。你得說:見怪不怪了。對於中國人而言,“植物蛋白人造肉”好像不是個特別遙遠的東西,甚至是個傳統。譬如那些老爺子最愛的,素雞、素火腿、素燒鵝……

正是初夏。在江蘇省會南京,這兒的雞鳴寺,提供著兩種敘事:在遊客的眼中,它是名刹,早點兒時間,看滿街的櫻花,一絕。在常客的眼中,它是隱於市的特色餐飲,素菜館。

素菜館的菜單,大多都很值得玩味,一是,菜肴大多以佛教經典立意,如“福慧雙修”“法幢舒卷”“普門自在”。

二來,翻開菜單,牛排、辣子雞、松鼠桂魚、回鍋肉、糖醋排骨,甚至是羊肉串,造型上以假亂真,而味道也與肉類極盡類似。在配料的作用下,羊肉串甚至充滿了西域風情(孜然味),勾起你在燒烤店裡的感受。

某種程度而言它們是“人造肉”的祖宗。

再往深處說說吃肉這事兒。中國古代,饑荒是時常和人們相伴的東西。

吃素熬著,或者是添上一口肉,對於中國人來說,其實有特殊的意義。吃多少肉、吃不吃肉、吃真肉還是假肉的喧囂,放在我們面前,展現出的是兩個價值觀維度。

明顯,海外創業者們,評判食物價值的標準,是美與惡。而在中國人浩蕩的歷史上,關注的則是食物的有與無。

一篇叫《一牙月白》的吃文中,作者談了自己在20世紀60年代,熬夜排隊買豆腐。什麽是“一牙月白”?這“一牙月白”指的是一板豆腐最角落裡有兩條凸起的四塊兒,實際比起中間的豆腐也重不到一錢,卻在嚴冬中,讓每個人心心念念,大家都盯著。

再有四川達州的特產“燈影牛肉”。刀工好的,能切得照透刀光。如今是一方特色了。這刀工最早的目的,可是為了坑一坑艱苦的勞工們:若是按片算到人頭上去,這肉片自然是越薄越好。地方唱段雲:一片肉薄到什麽程度?薄到一陣風吹出去三裡路。

這是時代的氣象,時過境遷,某些細節已經散佚不名。而人們面對食物的人生體驗,卻越發清晰。

仿葷盛宴裡,最好的部分不是給一盤素雞在《金剛經》裡找一個說法、或者做得宏大細致,像是端出宮殿。而必然在於,在飲食剛剛滿足所需的時候,如杜甫所言,“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那種誠以待人的美好心意,以及這種樸素的吃食,所帶來的心靈的乾淨。

望著蒙蒙夜色,想到30年後人造肉將稱霸世界。令人不禁想掏出手機,下單一碗大肉面壓壓驚。

(完)

解讀時代語境下的商業故事,關注“財經無忌”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