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釉裡紅”不紅,“粉彩”不粉……china的顏色你不懂

故宮剛剛推出了一系列彩妝。溯源君發現,許多色彩靈感來自於古代陶瓷。

陶瓷器是我們在參觀博物館時最常見的一類文物,很多觀眾為它變幻莫測的釉彩之美所傾倒。但是卻常常被釉彩名字搞暈,釉裡紅不紅,粉彩不粉……那些陶瓷釉彩都是什麽意思?

在大多數情況下,陶瓷釉彩的名稱非常樸實,是什麽顏色就叫什麽名字,比如,青釉就是青色:

寶石紅釉就是像紅寶石一樣的紅色:

瓜皮綠釉就是像瓜皮一樣青翠的綠色:

五彩就是很多種顏色:

但還有一些陶瓷器的釉彩名稱,與器物的外表並不是完全符合,甚至讓人困惑“為什麽會叫這個名字呢?”實際上,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一種釉彩能叫這個名字也必然是有原因的。

下面就是幾種常見的、令人感覺“貨不對板”的陶瓷釉彩。如果了解了它們的製作原理和製作過程,相信你就不會再感到疑惑了。

釉裡紅

氧氣與溫度是關鍵

我們常見的釉裡紅瓷器,一般是上圖這種顏色,跟紅看起來毫無關係,叫“釉裡灰”似乎更貼切。

為什麽會這樣呢?還要從釉裡紅瓷器的燒造工藝中來尋找答案。

釉裡紅瓷器,是在瓷胎上用含銅的顏料繪畫施彩,然後掛上透明釉,用高溫一次燒成的一種瓷器。理論上來講,顏料中所含的銅,在高溫還原氣氛(還原氣氛是指窯爐中氧氣含量少、燃料不完全燃燒的氣氛)中會顯出紅色,燒成器物上面的圖案也應該是紅色。

但是,在實際的燒造過程中,要想讓顏料中的銅顯出紅色可沒那麽容易。首先,必須要嚴格控制窯爐中的氧氣含量。氧氣含量稍微多一些,圖案顏色馬上就會變得暗淡。

其次,燒製時的火候也要精心控制。溫度太低的話,燒成器物上的圖案會發灰、發黑;溫度過高,圖案上的顏色有可能“飛”出去,該有顏色的地方沒有,不該有顏色的地方卻是一片紅。

明洪武景德鎮窯釉裡紅四季花卉紋瓜棱罐,上海博物館藏,這件釉裡紅就是燒造溫度沒控制好,導致圖案的顏色飛了出去,看起來有點血腥

而在沒有溫度計等精密儀器的古代,要做到嚴格控制窯爐溫度和窯爐中的氧氣含量,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釉裡紅瓷器自元代出現後,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直到清朝的康熙年間,才能比較穩定地燒出淡紅色,到雍正時期,燒造技術才真正成熟,能夠在器物上顯現出動人的鮮豔紅色,真正配得上“釉裡紅”的名字。

甜白

美白甜本甜

甜白瓷特指明代永樂年間燒造的一種白瓷。可中國的白瓷從北朝就開始出現,為什麽只有永樂年間的部分白瓷可以被稱為“甜白瓷”呢?難道是因為這種瓷器在製作的時候加了糖,味道是甜的?

答案並不是這樣。製作甜白瓷的原料經過精工粉碎和淘洗,去除了較粗的顆粒物和其他有害的雜質,使得成品瓷器的白度大大增加。器物胎體細膩,釉色潔白晶瑩,一眼看去,好像白糖的白色,給人一種甜美的感覺,因此被稱為“甜白”。

也有人認為,這種白瓷可以填上各種彩色,燒成彩瓷,所以應該被稱為“填白”。但是,無論“甜白”還是“填白”,都不會使它的魅力減少一絲一毫。

法華釉

像給蛋糕裱花一樣

這件器物看起來與普通的陶瓷器沒有什麽差別,做工好像還更粗糙一些,為什麽叫它“法華釉”呢?與佛教的《妙法蓮華經》有關嗎?

要解釋這個問題,還得從法華釉的製作和流行說起。

法華釉器物最初是一種陶器,在元代已經出現,明中期以前,廣泛流行於晉南、晉東南地區。明中期以後,景德鎮也開始仿照晉南地區的工藝製作瓷胎的法華釉器物。

法華釉器的製作和裝飾過程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給蛋糕或點心裱花:第一步,要先製成器物的陶胎;之後,在一個帶管的袋子裡裝入泥漿,像擠牙膏一樣,把袋子裡的泥漿擠在器物表面,勾勒出凸起的紋飾輪廓線;有了紋飾輪廓之後,再把各種顏色的釉料填入輪廓之中,入窯燒造。燒成的器物別有一番樸實趣味。

製作法華釉的這種工藝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立粉”。法華釉器物上的凸起紋飾,被當時的工匠稱作“粉花”。由於晉東南方言裡法、粉不分,“粉花”傳播到外地時就變成了“法花”,最後又演變成“法華”了。

嬌黃

雞油黃正好吃雞油飯

明清時期的黃釉瓷器是身份高貴的象徵。而明代的黃釉瓷裡,還有一種特殊的“嬌黃”瓷器。它是否比普通的黃釉瓷更加嬌氣脆弱,不容易儲存呢?

事實上,這個詞和瓷器的品質沒有關係。嬌黃瓷器指的是明代弘治年間官窯燒造的黃釉瓷器。弘治黃釉瓷也是整個明代黃釉瓷器燒造最成功的作品。

由於它的黃色格外嬌嫩,因此被人稱作“嬌黃”瓷器。也有人覺得它的顏色與雞油相似,將這種器物稱作“雞油黃”瓷器。

這種黃色實在是太漂亮了,以致於之後的清朝及民國時期,有很多人試圖仿製“嬌黃”的顏色。但能夠仿得惟妙惟肖、以假亂真的,只是少數中的少數。

粉彩

就是很花哨

粉彩瓷器是清代彩瓷中的大宗,無論是以“小清新”審美著稱的雍正帝,還是“愛新覺羅·牛皮癬”乾隆帝,都曾下旨大量燒造粉彩瓷器。在博物館裡,各種粉彩瓷也非常多見。

但粉彩瓷並不都是粉色,器物表面也很光滑,沒有粉。為什麽要叫它“粉彩”呢?還是來看看它的製作過程吧。

粉彩是一種釉上彩瓷器。釉上彩器物是在已經燒成的瓷器表面繪製各種紋飾,然後將繪製好紋飾的瓷器再次入窯,用低溫燒造而成。

與普通的釉上彩瓷器相比,粉彩瓷器在繪製紋飾之前要多經歷一道工序:用含砷的白色顏料“玻璃白”塗在器物表面,之後再進行其他的上色操作。

有了這層“玻璃白”打底,器物上的紋飾就會顯得格外粉嫩,顏色的濃淡過渡、明暗變化也格外細膩,因此得名“粉彩”。

青花瓷

可以有九種藍色

“墨分五色”是書畫鑒賞中常用的術語,指的是用水去調和墨的濃淡乾濕,可以調出焦、濃、重、淡、清五種顏色的墨。

但如果你恰巧聽到有人用這個詞來讚美瓷器,也不要急著挑毛病。在我國的瓷器發展史中,的確有一種瓷器當得起“墨分五色”的讚美,那就是康熙時期的青花瓷。

康熙時期的青花瓷採用國產的“翠毛藍”鈷料在胎體上繪畫。同時,在繪畫的時候,工匠們吸收了山水畫中的一些透視畫法,用青花色料的濃淡,體現山石樹木的明暗向背。

燒成之後的青花器物,藍色非常青翠、明快,賞心悅目。同時,青花的顏色也富有層次變化。製作精美的康熙青花瓷,甚至可以在一件器物上出現九種深淺不同的藍色。面對這種器物,“墨分五色”怕是有些不夠用了。

爐鈞釉

斑駁的顏色

鈞窯是瓷器“五大名窯”之一,以色彩豐富、變幻莫測的窯變釉而著稱。“爐鈞釉”這個聽起來有點像山寨鈞窯的瓷器品種創燒於雍正年間,也的確是對鈞窯器物的仿製。

爐鈞釉器物上那斑駁交融的色彩,絲絲縷縷,雖然不能說學到了鈞窯的精髓,但和鈞窯器物還是有三分相似:

那麽,為什麽爐鈞釉不直接起名為“仿鈞釉”呢?清代陶瓷著作《南窯筆記》為我們解開了這個謎題:“爐均(鈞)一種,乃爐中所燒。”因此,器物的名字前面帶了個“爐”字。

陶瓷研究者們經過試驗,更加明確了爐鈞釉器物的燒造過程:首先,用燒造普通瓷器的方法燒出器物的瓷胎;之後,在瓷胎上施爐鈞釉;最後,將施了爐鈞釉的器物放入溫度較低的窯爐,進行二次燒造,讓爐鈞釉固化在器物表面。

燒成之後的爐鈞釉器物,雖然比不上鈞窯那樣“夕陽紫翠忽成嵐”般的瑰麗,但色彩斑駁,釉料厚重,也有自己的可愛之處。

如果有這些“中國色”彩妝,你期不期待?

撰文 |東門之雲

編輯 |陳雪 陳曼菲

主編 |殷燕召

(注:本文圖片如無特殊注明,均來自器物所在博物館的官方網站,特此說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