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團入局網約車,但別重走燒錢、“馬甲車”的老路

沈彬 時評作者

沉寂多時的網約車市場又熱鬧起來。美團殺入了上海的網約車市場,與網約車行業的老大滴滴正面競爭,火藥味十足。美團甚至打出了“明日計程車0元起,還贈周末大額立減券!”,“0元計程車”重現江湖,美團計程車還針對上海注冊司機,開啟了前三月“零抽成”。

燒錢發補貼、圈地奪市場,似乎又回到三年多之前滴滴與快的競爭最激烈的日子。美團作為挑戰者的高調入場,帶來了激烈競爭,也帶來不少的亂象,幾乎就是重複網約車早期的“老問題”。

第一,是對司機資質把關不嚴,“馬甲車”出爐,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據東方網的報導,一些沒有網約車資質的外地牌照車,通過“改車牌”的方式注冊成為美團計程車司機。記者通過美團平台明明叫了一輛滬牌車,來的卻是一輛車牌後幾位數字相似的皖牌車,與客戶端顯示資訊不符。這種與APP登記資訊不符的“馬甲車”,留下了嚴重安全漏洞;本身也是違背上海的網約車政策的。之前美團進入南京市場,當地媒體也報導過不少乘客的投訴:有的乘客居然打到了外牌車,甚至是黑車;而反映最多的,是計程車200元以上才能拿到發票

第二,是高補貼帶來了刷單的亂象,消費者並沒有得到實惠。美團想通過超高的補貼打開市場,而一些司機忙於互相刷單,直接薅美團的羊毛,甚至還滋生了專業刷單者。有的“老司機”明言:美團“十單中有四五單是刷的”,刷單比例達到40%。個別司機將用戶扔在距離目的地10公里的地方,又去搶下一單拿補貼。而為了在數字上實現市場份額的“飆升”,美團也難有意願去打這種假。個別司機明目張膽地說:“美團現在急缺司機,查到了也不敢封號,最多扣點小錢。”

相同的事,如果發生了兩次,第一次可能算是悲劇,第二次就是鬧劇了。刷單騙補貼、網約車登記資訊作假,那是2014年時中國網約車草莽時代的舊聞;以2016年國家明確網約車的合法地位,以及各地地方規範落地為標誌,中國網約車早已經走向規範、法治時代。補貼燒錢混戰再次重演,注定是一場鬧劇。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燒錢大戰看似是消費者獲得了短期利益,但長遠看,這種補貼大戰會混亂市場競爭秩序,不利於網約車市場秩序和消費者長期利益。

消費者當然喜歡有新“鯰魚”進入,希望網約車市場出現新的競爭者,但是,要明白“零元計程車”是不可持續的;消費者當然喜歡“薅羊毛”,但是網約車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合法、規範、安全的基石之上,網約車不能重走混亂經營、惡性競爭的老路,否則,到頭來吃虧的還是消費者,“馬甲車”已經觸及網約車的安全底線,屬於市場失靈的範疇,職能部門有形之手當有所作為,安全問題不能慢慢等“市場淘汰”。

從另一層面上分析,消費者需要的是有序的競爭局面,希望新入場的競爭者是真心深耕市場的,而不是玩概念、炒作資本泡沫的。這恰恰是美團入場網約車行業,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早年前,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被業界稱為“三小巨頭”,但是如今美團明顯掉隊,自從與“大眾點評”合並後,面臨人口紅利見頂等問題,成長速度放緩。而網約車市場是號稱兆規模的天量市場,提供了足夠大的想象太空。所以,做出行的滴滴的估值比美團大了一倍(按今年3月界面傳媒“創業公司估值榜”,美團大眾點評估值是1230 億元,滴滴出行是2280 億)。

特別是面對對賭上市的壓力,美團需要不斷地進入新領域,擴展其想象太空,其近期計劃進軍至少10個垂直領域,被稱為“與半個互聯網世界作戰”,美團也明確其戰略是“集中精力快速更新,非常願意進行各種嘗試,然後觀察哪條路是走得通的”。美團需要通過多元化不斷提高融資能力,以網約車市場的天量太空,擴展估值的想象太空。

公眾期待美團做網約車行業的攪局者,而不是投機者;對消費者的生命安全負責,而不是為資本炒作概念。公眾也要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指望回到過去的惡性競爭階段,是不可能的,監管部門也不會允許走這種回頭路。

所以,我們看到3月21日美團在上海開展業務伊始,就被上海三個職能部門約談;3月30日,成都市交委再次會同市警察局、市發改委等對美團網約車平台開展聯合約談,要求“切勿用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的行為,擾亂成都市正常的客運經營秩序,損害其他客運經營者的合法利益”。

公眾看不懂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對賭、融資,但公眾明白網約車行業需要真正做市場的競爭者。各家企業都應沉下心思做市場,既不要借進入市場“吹泡沫”,也不要以鞏固市場之名走向壟斷經營。

無論已經成為行業“一哥”的滴滴,還是作為新進入者的美團,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中國網約車的全面合法化來之不易,它體現了中國決策層對於互聯網新興產業的包容態度,也是中國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的智慧所在,各方都要珍惜這樣的行業突破,以做實業的態度去深耕規範這個行業,政府不可能允許出現“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局面,讓網約車退回到2016年之前的草莽發展時代。

網約車不是一個行政壟斷的市場,這是它與計程車市場最大的不同。哪怕之前滴滴與快的合並,又收購了優步,也無法進行壟斷經營,因為“門口的野蠻人”會隨時進入。也只有充分保障競爭,才能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但是,市場競爭不意味要走回頭路——重演刷單騙補貼、放縱“馬甲車”。美團進入這個行業,要對消費者負責,而不為了在資本市場炒作概念,當務之急是規範行業準入,杜絕“馬甲車”,守住安全底線。滴滴也要做出反省,拿什麽才能留住自己的消費者和司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