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印良品頻陷“品質門”:中國市場銷售下滑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一博 許偉)繼品牌糾紛後,MUJI(無印良品)再陷食品安全風波。1月16日,針對日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披露的香港MUJI餅乾存致癌物一事,北京商報記者就該產品在內地是否有售、公司所售食品安全監測周期及問題產品處理,以及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頻繁曝出品質安全問題、後續處置方法和維護中國市場的計劃等問題向MUJI方面進行聯繫,截至發稿時,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即MUJI中國總部)僅針對此次事件本身給予了答覆,並未作過多回應。

MUJI相關負責人指出,“報導中提及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並非食品添加劑,並不存在非法添加或過量添加的問題。目前,國際上未指定該些物質的限量標準。該報導中提及的‘榛子燕麥餅乾’在進口時,我司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合格”。

據悉,此次被檢測出致癌物的產品,為香港MUJI旗下銷售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標簽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含量均為最高。官方客服對此表示,位於香港的MUJI與內地的MUJI門市分屬兩家不同的分公司,因此門市所銷售產品類型可能略有差異,需核實該產品在內地是否有售再作答覆。1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登錄MUJI官網時發現,頁面顯示該商品不存在。

而據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總新聞主任呂敏儀公開表示,消費者委員會報告中所指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均為當地食品法典委員會尚未“制定食品”中最高含量的物質,但當地就丙烯酰胺曾制定了相應的守則,有關部門也在草擬縮水甘油酯的守則。若抽取食物樣品進行化驗後的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有關食物不適合供人食用,消費者委員有權利要求商戶停售,並回收有關食物。此外,還可能會檢控涉事商戶。

事實上,這已不是MUJI旗下商品在中國市場首次被曝出檢測不合格。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MUJI所售商品頻繁出現品質問題。2017年,MUJI被央視“3·15”曝光,店鋪出售的日本食品來自於日本核異塵餘生地區名列禁止進口名單;2018年,MUJI某門市工作人員因拒絕配合當地工商局進行商品抽檢工作,引發輿論嘩然。並在不久後,當地工商局在官網通報了MUJI服裝品質抽檢結果,共10批次服裝不合格,涉及纖維含量、染色牢度等指標不符等問題。除此之外,去年,MUJI還多次被投訴門市商品無標簽、未標明產地、材質及用法,品質存憂,以及多款在售電子產品屢次被消費者投訴使用周期不長,且不提供售後服務,消費體驗差。

值得一提的是,在口碑跌落的同時,MUJI的市場表現也隨之急速下降。根據MUJI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MUJI中國市場可比銷售出現4.1%的跌幅,較二季度2.2%的跌幅接近翻倍惡化。截至2018年11月,MUJI前三季度中國市場可比銷售出現1.5%的跌幅。

國內時尚行業專家馬崗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次檢測問題發生後,將會對MUJI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產生諸多關聯性影響。“MUJI旗下產品多次觸發品質問題,說明企業內部對於此類事件沒有足夠的重視。”此外,MUJI在中國市場還存在著定價過高的問題。在過去的一年間可以看到,MUJI曾多次下調售價。但業績始終難以提升。

對此,馬崗認為,像MUJI這樣的全球化企業大多存在供應鏈分散的問題。若企業無法實行大規模整改,則很難改變業績下滑的趨勢。“中國市場與日本市場存在著許多不同,若企業照搬原有的行銷方式,很難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同時,關注及轉變中國消費者對MUJI的傳統觀念,進而拉動消費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