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平之戰,一場改變了戰國走勢的戰役

趙武靈王

公元前306年,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國策,趙國逐漸強大起來,被譽為“戰國七雄之一”。

趙國西面的秦國也是強國,秦昭襄王在位時期,悍然發動了兼並六國的戰爭。

前270年,秦軍借道韓國,進攻趙國。

秦軍出師不利,被趙國大將趙奢大敗於瘀與(今屬山西和順)。

秦軍敗退後,采取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轉而攻打魏國、韓國。

前262年,秦國攻佔韓國的野王(河南沁陽),使得上黨郡與韓國本土割裂,韓桓惠王命上黨郡守馮亭把城池獻給秦國,以此求得秦國罷兵。

馮亭討厭秦國,和城中父老商議,最終決定獻十七城給趙國。

趙孝成王找來平陽君趙豹商議對策,趙豹認為不可,接受韓國的城池將會遭致災禍。

趙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趙禹商議,兩人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可放棄。

趙孝成王於是接受了馮亭獻城,封馮亭為華陽君,同時派遣大將廉頗鎮守長平(山西高平西北部),防止秦軍偷襲。

秦國得知趙國接受了韓國的領土,極為不滿。

前260年,三月,秦昭王派左庶長王齕[hé]攻佔韓國的上黨,郡中百姓紛紛跑到趙國避難,趙國派兵接應上黨百姓。

四月,秦將王齕發兵攻打長平,廉頗奉命迎擊,雙方互有傷亡。

六月,秦軍攻破趙軍陣地,奪取尉城、故谷城。

七月,趙軍主將廉頗以逸待勞,堅守城池,趙孝成王認為廉頗怯懦畏戰,多次派使者斥責廉頗。

廉頗不以為然,打算挫殺秦軍的銳氣,等待有利時機出戰。

廉頗

秦軍主將王齕原打算速戰速決,想不到趙軍堅守不出,秦軍逐漸失去耐心,加之遠道而來,糧草接濟不上,士兵多有傷病,秦軍士氣低迷。

趙孝成王四處求援的時候,秦國丞相范雎派人散布謠言,聲稱廉頗很容易擊敗,而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很難對付。

趙孝成王早就對廉頗堅守不戰感到惱火,於是不顧丞相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勸阻和反對,堅持派遣趙括接替廉頗為趙軍主將。

趙括“紙上談兵”誇誇其談有一套,到了戰場上就不靈了。

趙括率趙軍主動出擊,秦軍新任主將白起派一路兵馬佯裝敗退,誘使趙軍進入峽谷,另一路人馬切斷趙軍的後路,而後全線包圍趙軍。

《史記》記載:“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

趙軍失去糧道,也失去了城中的馳援,受困於長平一處山谷,長達四十六天得不到糧草供應,以至於出現相互殘殺“人相食”的地步。

趙軍連續五次突圍而均遭失敗,趙括親率精兵奮力突圍,被秦軍士兵射殺,無奈之下,四十餘萬趙軍將士選擇投降了白起。

秦將白起害怕趙軍再次作亂,於是下令,釋放其中二百四十個年齡較小計程車兵,其余全部坑殺。

白起

趙國前後損失四十五萬人,此後國勢轉衰,元氣大傷。

趙王后悔沒有聽信平陽君趙豹的建議,但為時已晚。

前229年,秦國滅掉趙國。

兩千多年以後,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城西五華裡處——谷口村長平之戰遺址內,曾出現大量重疊交錯的屍骸,埋葬在天然的溝壑內。

這些屍骸,有的胸腔內有箭鏃,有的四肢斷裂,有的屍骸沒有頭顱。

可見,當時“坑殺”一說不符合史實,這些趙國士兵顯然是被殺之後,投入溝壑之中。

《高平縣志》記載:因為白起殺人太多,當地百姓把這裡稱作“殺谷”。

唐玄宗在位時期,路過此地,詔令當地官員修建“骷髏廟”,用以祭奠趙國士兵的亡靈。

明朝萬歷年間、清朝光緒年間曾先後對骷髏廟進行了修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