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流落在外,浙江企業大力相助才重回故土

暑假接近尾聲,不過杭州這氣象好像沒要結束夏天的意思,連日的高溫都快要把人烤熟了。很多朋友還想趁著暑假最後一點時間出去走走,於是博物館成了他們最佳的選擇地,不用門票,空調強勁,還能欣賞到許多珍貴的文物和學習到很多的知識,真是一舉多得。杭州的博物館有很多,當然這其中最著名當數浙江省博物館,它曾被評為全球二十大博物館之一。逛博物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鎮館之寶,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下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的故事。

2020年8月拍攝於浙江杭州。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於1929年,最初名為“浙江省西湖博物館”。經過9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浙江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擁有武林館區、黃賓虹紀念室、西湖美術館、孤山館區、文瀾閣、沙孟海舊居、文保科研基地等七大景區展館,藏品十萬餘件。大家最關心的十大鎮館之寶基本都在武林館區,那我們就直奔武林館去。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位於杭州市中心武林廣場正對面,西湖文化廣場E區,共有三層,展廳面積7600多平方米。由於仍在非常時期,所以每天博物館會限參觀者人數,所以想去的朋友必須先預約,不然到了也進不去。作為浙江熱門的博物館,每天參觀者很多,所以大家提前一天預約比較保險。博物館免費參觀,進門得先測體溫,還需戴口罩。

我們為鎮館之寶而來,大部分展品都在一樓正對大門的《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館內。整個館按浙江歷史發展為主線,根據時間的推移來展示浙江各個時期的一些經典的藏品和代表性的文物。

與我們想象中有所不同的是,原本以為鎮館之寶會被單獨用特製的展櫃、精致的燈光進行展示,然而浙江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卻被很輕描淡寫的放在了展示區的一側,也沒有特殊的展櫃,感覺非常的不起眼,以至於大多沒有做好功課來這的遊客有點摸不到北,老在問鎮館之寶在哪,卻沒看到眼前這個就是,比如這個良渚文化玉琮王。

玉琮王是良渚文化的代表之一,大家還了解一些,這把來頭不小的劍才是真正被人忽視的鎮館之寶,幾乎沒什麽人注意它的存在。不知是為了保護文物還是別的什麽原因,這被稱無價之寶的“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被放在一個不起眼的展台裡,燈光灰暗,無法仔細看清它的細部之處。然而它的歷史和價值,絕對讓人驚歎。

說到這把劍,我們得先來說說它的主人。越王勾踐想必大家都有聽過,他那臥薪嘗膽的故事被流傳了二千多年。戰國時期的越國核心位置在今天的浙江紹興,越王勾踐是華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後裔中的一支。勾踐的出名除臥薪嘗膽,就是他的越王勾踐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曹操的兒子曹丕曾說過“越民鑄寶劍,出匣吐寒芒”,這是對越國人的鑄劍術的高度稱讚。中國古代鑄劍鼻祖“歐冶子”就是越國人。

這把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為銅質,全長52.4厘米,劍體寬闊,中脊起線,雙刃呈弧形於近鋒處收狹,箍飾變形獸面紋,劍格兩面鑄雙鉤鳥蟲書銘文,正面為:戉(越)王;反面為:者旨於睗。者旨是諸暨,於睗是勾踐兒子與夷,這把劍是勾踐兒子越王與夷的劍。此劍雖不如越王勾踐劍,但2000多年歷史完整保留至今仍是國寶,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關於這把劍的回歸還有一個故事。1995年的一天,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的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先生在香港一古玩店看到了這把越王劍興奮不已,當時店主開價100萬港幣,在95年100萬可是個大數目,馬先生問朋友借了10萬塊交了定金,就回家湊錢。在浙江省博物館呼籲全省企業救國寶的倡議下,最終杭州鋼鐵集體出資買下,並無償獻給了浙江省博物館,流落在外的寶劍終於回到了故鄉的懷抱。

歷經二千多年的洗禮,這把劍依然鋒芒畢露,劍氣逼人。據說拿一根頭髮絲放下,立刻被切成兩段,可見其鋒利程度。縱觀國內現存的吳越時期的寶劍,能匯集眾多優點於一身的,除了越王勾踐劍,便是這把越王者旨於睗劍了,因此它不僅是稀世珍寶,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同時也是傳世國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