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興要給他20億:80後高中生李想,創業20年,估值200億

6月17日,一條來自“晚點LatePost”的獨家消息,在互聯網圈和汽車圈引起震蕩。

王興和美團,將帶頭向理想汽車投資3億美元(大約人民幣20億元),其中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出資1500萬美元,王興個人出資2.85億美元。

除王興外,經緯中國、首剛基金、藍馳創投、今日頭條也將跟投,其中今日頭條跟投金額為3000萬美元。

此輪融資總金額,將達到5億美元,理想汽車的估值,也將達到29億美元(大約人民幣2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滴滴早就已經和理想汽車合作。至此,中國互聯網新興三巨頭TMD(頭條、美團、滴滴)已經在理想汽車聚齊。

張一鳴、王興、程維,三人同時為一個人月台,這還是第一次。

他們共同看好的這個人,名叫李想,1981年出生於石家莊,在鄉下由姥姥帶大,18歲放棄高考創業,至今已經20年。

作為一名沒上過大學的高中生,李想的人生之路是怎麽走過來的?他的理想,為什麽能打動這些人?

1

1981年10月,李想出生於石家莊。

由於爸媽參加高考,同時考上中國戲曲學院,8個月大的小李想,被姥姥帶回滄州鄉下撫育,一直到7歲上小學,才回到石家莊。

初中一年級時,學校開了一學期的電腦課。李想第一次接觸到APPLE II型電腦。這款由賈伯斯於1977年打造的傳奇產品,雖然已經非常古老,但是對李想而言,卻是一個極大的震撼。從此,他就愛上了電腦。

當時,李想的爸爸是劇團導演,媽媽是學校老師,家庭並不富裕。李想還記得,陽台的窗戶玻璃破了,都沒錢換新的,每到下雨天,他和媽媽都要拿著盆往外舀水。

買不起電腦,李想只好把全部熱情,都投入到電腦書籍和雜誌上。他幾乎花光了所有零花錢,跑遍整個石家莊,買遍了所有能找到的有關書和雜誌。

高一時,家裡情況好轉了。在爸爸的支持下,李想終於擁有了一台夢寐以求的電腦。這台電腦花了8000塊錢,用去了爸爸幾個月的工資。

李想的多年所學,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買電腦時,他到電腦城,對所有配件如數家珍。當時,配置電腦的行情是一台能賺一兩千塊。李想對老闆說,每樣東西進價我全部一清二楚,我加300元給你賺,你賣給我得了。

老闆從未見過如此內行的人,只好隻賺300塊錢把電腦賣給了李想。結果到試用的時候李想露了餡,他只會紙上談兵,卻連滑鼠都沒有用過,還以為要想讓游標往左走,就需要點左鍵,想讓游標往上走,就需要把滑鼠提起來,大大地丟了一回臉。

有了電腦的李想,如魚得水,他終於可以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了。甚至上課時,他都在想著電腦的事情。

有一回,老師在上面講課,李想就在下面寫自己的裝機心得,寫了5000多字。李想把稿子寄給了《電腦商情報》。

兩周後,李想接到電話,他的稿子被採用了,整版刊出,稿費500元。

文章登上報紙,並且得到500元的獎勵,對一個高中學生來說,喜悅可想而知。從此以後,李想開始大量寫稿,他的文章不斷在《電腦報》、《計算機世界》等主要IT媒體刊出。由於文章質量高,在普遍60元/千字的行情下,李想能拿到300元/千字的頂級稿酬。

到了1999年,互聯網在國內開始興起,李想看到很多人建立了個人網站,也心癢癢,就自己建了一個,名叫“顯卡之家”,專門發自己寫的關於電腦顯卡的文章。

已經是高三學生的李想,學業繁重。為了做好網站,李想早上4點半就起來上網查資料,5點多就寫好文章,在上學前更新網站。下午一放學,就跑到電腦城去熟悉的商家那裡借用最新的產品拿回家測評,每天花在網站上六七個小時。

由於文章質量高、更新勤,李想的網站很快引來了每天一萬多的流量。這時,廣告商也找上來了。李想按照每萬次曝光10元的報價收費,很快就做到了一個月收入2萬。

到高考前,李想已經通過賣廣告賺了10萬元。

此時,高考在即,李想本來也沒花太多時間在學習上。他和爸媽說,不想高考了。

爸媽本來也都一直比較尊重他的選擇,加上李想一個月賺的錢,是他倆加起來半年的工資總額,於是也沒怎麽反對。

就這樣,高中生李想放棄了高考,走上一條與同學截然不同的道路。

2

1999年,李想放棄高考,開始全心創業。

開始前,李想分析了自己的情況,認為自己雖然比較懂硬體,但對互聯網技術完全不懂,需要找人一起合夥。

當時石家莊還有另外一家個人網站也做得不錯,站主名叫樊錚。由於是同行,倆人此前也打過交道。

樊錚剛剛從河北科技大學畢業,在深圳打工。李想說想和他一起創業,樊錚同意了,辭去了深圳的工作,回到石家莊。兩個網站合並,成立新公司,李想為主,佔股60%,樊錚為輔,佔40%。

兩人租下辦公室,還在辦公室裡安放了上下床,辦公睡覺都在那裡。

這一年,李想18歲,樊錚22歲,兩個年輕人豪情萬丈,誓要把顯卡之家做成一家偉大的企業。

很快到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了。原來搶著來送錢的廣告商,一個個都不見了蹤影。

李想和樊錚每天守著顯卡之家,大眼瞪小眼,一籌莫展。

這個冬天,很寒冷。

不過,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早在1999年時,18歲的李想去北京參加《計算機世界》組織的DIY大賽。需要特別提出的是,李想是去當評委而不是選手。作為《計算機世界》頂級寫手,李想已經有資格被人稱為“李老師”了。

“李老師”作為評委,晚上被人拉去參加一個飯局,認識了一位比自己大4歲的江蘇哥們兒。

哥們兒名叫邵震,與李想很聊得來,互相留了電話。

2000年冬天,邵震去石家莊見女網友,順便見李想(在我向邵震求證此事時,邵震堅決否認,一口咬定說絕無女網友之事,他此行唯一目的就是見李想)。

李想在辦公室接待邵震。兩人切完幾盤《雷神之錘3》遊戲後,躺在上下鋪,聽著許巍的《那一年》,聊了一通宵。

邵震說,乾脆我加入你們好了。我在北京開拓市場。一個月發2000工資就行。

李想不說話了。沒了廣告收入,2000元工資,他哪開得起。

邵震又接著說,這錢不用你們出,我自己掙。你只要給我印盒名片就行,我去跑業務,工資從賺的錢裡面開支。

李想一聽,有這等好事,豈有不答應之理!

於是,邵震成為公司第三名合夥人。在邵震的建議下,公司由“顯卡之家”,改名為pcpop,中文名“泡泡網”。

2001年春節假期過後,李想給邵震印好名片,邵震就開始在北京開拓市場了。

邵震自認為是一個很害羞的人,但是,做起銷售來,卻是一把好手。

他很快就從聯想那裡拿到了第一筆生意,賺了14000塊錢,不僅給自己發了工資,還給團隊租好了房子。然後,邵震又跑到華旗資訊(就是做“愛國者”的公司),用賣廣告位的方式,換來了三台電腦。

有了這個基礎,李想也拍馬進京了,樊錚繼續留守石家莊,兩線作戰。

李想是研究硬體出身,樊錚是學計算機出身,兩人毫無管理和銷售經驗。有了邵震的加入,這個小小的公司,才算是真正的創業。

可以說,邵震的加入,是泡泡網後來發展起來的重要基礎。幾年以後在“第一財經”的電視節目《財富人生》中,李想對這一段經歷飽含深情,對邵震充滿感激。

那時的他們,還不知道幾年以後,這段如此美好的關係,會以一種無比惆悵的方式結局。

3

顯卡之家改名為泡泡網之後,業務範圍也從顯卡拓展為所有電腦硬體的測評。隨著互聯網泡沫影響的逐漸淡去,中國個人電腦時代來臨,泡泡網走出了最初的困境,開始飛速發展。

2003年,22歲的李想,兜裡剛剛有了點錢,買了人生中第一輛車:POLO 1.4MT。當時的他絕不會想到,以後幾年裡,他還會買幾十台不同的車,每一台價格都是POLO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更不知道以後一輩子,他會和汽車結下不解之緣。

這一年,泡泡網的廣告收入不斷增長,從上年的50萬漲到近100萬,一切都非常美好。

李想對自己的能力絕對自信,在公司說一不二。但同時,他又極度內向,喜歡埋頭做事,不喜歡和人溝通。如果因為工作問題不得不與人溝通,哪怕在同一辦公室,他也喜歡用QQ通知。

泡泡網員工開的工資,普遍是兩三千元,李想自己隻領1100元。他從未想過這個薪資水準是高還是低。

這種管理風格釀成了泡泡網第一次大危機。

那一天,李想走進辦公室,看到桌子上一摞辭職信,要辭職的人數佔公司總人數的一半,其中很多是至關重要的編輯,佔了全部編輯人數的70%。

李想一個個打電話過去問,為什麽?沒人和他說實話。

由於大部分編輯都跑了,網站幾乎癱瘓,外界都認為,泡泡網完蛋了。

李想和邵震瘋狂地招新人,手把手地帶,一個星期後,把局勢穩定了下來,網站又開始正常運行了。

危機過後,李想深刻反思。他認為發生這事不能怪員工,責任完全在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溝通不夠。

李想認為,由於自己長期和電腦打交道,沒有學會和人溝通,既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傳遞給團隊,也不知道別人究竟是怎麽想,怎麽感受,導致出現這個局面。

從那以後,李想開始改變。作為一個“非常非常內向、甚至有點自閉的人”(李想自己的評價),他刪掉了QQ,強迫自己離開電腦,學會與人面對面溝通。

剛開始非常別扭。但為了事業,李想咬著牙,想盡各種辦法練習,慢慢才習慣。

此事以後,泡泡網的管理上了一個台階。留下來的人,能力提高很快,也很穩定,由於對公司戰略理解透徹,執行力也很強。

泡泡網很快增長到了全國第三,它的前面,只剩下兩家巨頭: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和中關村在線(ZOL)。它們仨,是80後當年買電腦時,一定會上去看的網站。

在互聯網時代,當第三是一個很難受的事情,絕大部分領域,第三的公司都會滅亡。泡泡網到第三之後,李想評估認為,要超越太平洋電腦網和中關村在線,幾乎不可能了。如果在一個行業裡做不到第一,他情願不做。

李想開始考察其他行業。篩選一圈之後,剩下房地產、旅遊和汽車三個行業。李想分析,房地產網站需要在全國各地建立分站,旅遊網站需要強大的客服中心,這兩個都不適合他。

而反觀汽車類的網站,當時市場上就沒有一個能打的,各種功能和頁面,做得非常垃圾。李想決定,就做這個了。

從04年起,他們開始籌備建立一個汽車類的網站,名叫“汽車時尚”。

4

2005年,新網站上線了。在邵震的提議下,名字改為大氣的“汽車之家”,英文名為Autohome。

汽車之家的問世,在市場上猶如一頭惡狼突入了羊群,改變了整個生態。

李想主要用了三招來打市場:勤發文、快發稿、跑現場。

(一)勤發文

當時,市面上的汽車網站,大多是正常作息,晚上和周末基本上不更新。而晚上和周末,是潛在買車用戶瀏覽網站的高峰。

李想要求團隊每晚8點更新內容,周六周日也持續更新。購車用戶晚上和周末瀏覽帖子,發現其他網站基本上沒有新東西,只有汽車之家總有驚喜,一下子記住了這個網站。

(二)快發稿

汽車之家有點知名度後,汽車廠商和經銷商有什麽活動,也會邀請他們參加了。一般的新車發布,其他網站會在一周後出測評稿件,而李想要求團隊當天必須出稿。

這一招不僅讓汽車之家團隊苦不堪言,也讓同行怨聲載道,抱團反對汽車之家。但是網站的用戶卻非常開心。

(三)跑現場

李想說那時的汽車網站很垃圾,不是沒有緣由的,當時大部分網站都熱衷於用商家的圖或P圖,有的連輪轂尺寸都P得非常離譜。

李想要求所有編輯都要到4S店去現場拍照,按照標準拍夠每個角度,然後回來發原圖。

就這幾招,讓汽車之家的用戶數噌噌往上漲,很快就在業界嶄露頭角。

但是,用戶數擴大以後,壓力也隨之而來。

首先是管理的壓力。

汽車之家做大後,從泡泡網分家出來,人數也很快增長到30多人,李想一個人管理兩個公司,感到力不從心。

其次是資金的壓力。

用戶量上來後,伺服器、帶寬、人員的成本都急劇上升,雖然汽車之家已經開始有廣告收入,但是始終捉襟見肘。

壓力之下,李想焦頭爛額,認識到自己的管理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公司發展的需要,希望招一個得力的CEO。

於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一個經典的人才招攬案例,開始上演了。

一位叫黃明明的投資人朋友,給李想介紹了自己的高中同學。這位同學名叫秦致。

這一年,李想26歲,秦致37歲。

李想畢業於石家莊第四十中學,秦致畢業於宇宙著名高中:北京四中;李想沒讀過大學,秦致本科清華,碩士哈佛商學院;李想沒在大公司待過,秦致曾經就職於IBM和麥肯錫。

秦致辭去麥肯錫工作回國後,先是在蔡文勝的265網站擔任COO,促成265被谷歌收購,秦致也開始找下家。

對於李想而言,秦致自然是上天送給自己的最好禮物。問題的關鍵,在於秦致是否願意來。

投資人薛蠻子起了關鍵作用。他是265網站和汽車之家共同的投資人,對李想和秦致都非常熟悉,雖然認為這兩人“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極力撮合兩人在一起。他認為李想“是一個奇人、神人”。

就這樣,秦致和李想開始談。他提出了一個較高的股權要求。

李想帶著這個要求回去與汽車之家董事會商量,卻遭到了董事會的否決。董事會給出的股權比例,遠遠達不到秦致的期望。

事情眼看要黃。

李想說:秦致一定要來。股權不足的部分,從我個人股份裡轉讓給他。

就這樣,李想這隻癩蛤蟆,把秦致這隻白天鵝追到了手。

這是一個無比英明的決策。

秦致來了之後,汽車之家的經營和管理鳥槍換炮,很快走上了正規化、科學化。

秦致的工號是38,但由於汽車之家前期人員流動較大,實際上只有20來人。秦致被任命為總裁。天天領著大家讀《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並大刀闊斧地改革機構,推進市場行銷。

汽車之家開始了火箭般地上漲,到第二年,用戶數已經上升為全國第一。營業收入也翻了好幾倍。

但是,資金的問題,越發凸顯了。

汽車之家成立之初,曾經找過融資。李想找了著名投資機構IDG,卻被IDG當時的投資合夥人周鴻禕嘲諷了一通。周鴻禕認為,你們幾個小屁孩,搞泡泡網這麽些年,隻做到了行業第三,現在卻說要把汽車之家做到第一,誰信?

周鴻禕在錯過王興的校內網項目後,又錯過了李想的汽車之家。這位紅衣教主,看創業者的眼光,可能確實不怎地。

後來,李想找到了薛蠻子。正好有幾個泡泡網的股東想轉讓12%的股份,要價100萬美元。薛蠻子比較看好這個項目,就同意投資這筆錢,但是要求要15%的股份。

李想和樊錚一起湊了3%的股份,送給薛蠻子,促成了這筆交易。

這點融資,對做一個燒錢的網站而言,完全是杯水車薪。所以汽車之家初期,全靠泡泡網的利潤在養。後來汽車之家越做越大,泡泡網小馬拉大車,完全拉不動了,加上泡泡網一幫人想讓泡泡網上市,汽車之家就從泡泡網分家,自己養自己。

到了2008年,汽車之家已經成為行業第一,資金的需求量巨大。而恰在此時,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各國的資金空前收緊。

李想找遍了所有能找的渠道,都沒能找到救命的資金。

現金流幾乎斷裂,公司眼看撐不下去了。而比缺少資金更嚴重的,是由此帶來的團隊信任危機。

李想總是傾向於樂觀估計事情,和投資人談的時候,他總以為能談成,回到公司就和團隊說,搞定了,放心。結果後面投資卻沒有到位。

如此幾次,大家都覺得李想只會空口放嘴炮。

邵震和一些小股東對李想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李想作為公司第一負責人,融資是他的當然責任。李想融不到資,是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這是李想能力不行。邵震等要求對公司管理層進行“優化”。

言下之意,李想要為公司困境負責,引咎辭職。

在關鍵的一次董事會上,薛蠻子參加。身材高大、聲音洪亮、白發白須的薛蠻子拍著桌子大罵:“你們這是在謀反!”

最終會議不歡而散,罷免的提議沒有通過。

不久,曾經隻手打出北京市場,把李想從石家莊帶到北京的邵震,黯然離去。

這場風波,是李想人生中最深的痛。很多年之後,他都還耿耿於懷。

不過,幾年以後,李想和邵震還是重歸於好。據公眾號左林右狸作者張夢華報導,兩人“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還會在一起喝酒。

在我向邵震求證此事時,邵震表示,李想從不喝酒,他自己也早已戒酒。他並表示,當年的事情,是他做得不對。如果有問題,他的問題更多。除了兩人感情上的傷痛以外,邵震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光錯過了汽車之家後面的輝煌,還失去了一次構建牛逼的組織系統能力的機會,讓自己在後面的創業過程中,倍感吃力。

邵震後來做起了卡車之家,成了卡車這個細分領域的頭部網站。

保住位子的李想,後來終於得到了來自澳洲電訊的7600萬美元投資,渡過了難關。

但是,這次融資也讓李想付出了沉重代價。當時市場上資金為王,汽車之家等錢救命,澳洲電訊佔去了55%的股份,後來又增加到71.5%。

而李想,此前對秦致、薛蠻子及其他股東慷慨贈與,加上這次大幅讓步,他自己的股份,已經被稀釋到5.3%。

雖然澳洲電訊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並不干涉公司的運營,但李想漸漸萌生了退意。秦致勸他,我們好歹把公司做到上市再說吧。李想才沒有離去。

汽車之家繼續一騎絕塵地發展,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網站,其利潤佔到了全國所有汽車類網站的90%多。

2013年,汽車之家在美國上市,市值一度超過50億美元。

到了2019年,汽車之家的市值已經超過百億美元。不過,這已經和李想沒多大關係,因為2015年,他已經離開。

5

2014年4月,特斯拉總裁埃隆·馬斯克,專程飛到中國,向7位中國首批特斯拉用戶,交付車鑰匙。

李想正是這7位用戶中的一位。那輛紅色的Model S,讓李想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駕駛感覺。

而馬斯克的傳奇經歷,更是讓李想浮想聯翩:一個毫無造車經驗的新公司,能夠造出這樣的汽車,顛覆百年傳承的傳統汽車製造業。馬斯克可以,我為什麽不可以?

這個念頭在李想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2014年國慶,一位叫李斌的朋友約李想聊天。李斌是汽車網站易車網的創始人和董事長。都說同行如冤家,但李斌和李想卻是好朋友。

李斌問李想:我想自己做車,你要不要一起來?

李想想了想,說:投資可以,合夥就不了。

李想給李斌投了1500萬美元,成了蔚來汽車的原始股東。

而不合夥,原因是李想自己也想做。

據左林右狸張夢華報導:2005年初,李想告訴投資人黃明明,說想從汽車之家退出,自己造車。黃明明說,你傻呀,汽車之家眼看就要上百億美元市值的,為什麽要退出?

李想說:“我可能在有生之年再造一個豐田,還有什麽事比這個更刺激的?如果融不到錢,我自己先掏一億美元。”

黃明明說,你要決定了做,那我也投。

後來,黃明明表示:“李想這種級別的企業家,閉著眼睛也要投,他跟你說一事,你當時覺得不靠譜,你也得投。”

李想做事,當然不會不靠譜,他此前的經歷已經證明過了。

資金沒有問題了。李想也就開始張羅新項目的準備事宜。

2015年4月10日,李想的造車新公司“車和家”,在北京順義區高麗營鎮注冊。

2015年6月30日,李想宣布不再擔任汽車之家總裁,保留董事席位。

2015年7月1日,李想正式宣布車和家成立。

自詡中國最懂車、最懂用戶的李想,雄心勃勃地規劃了兩款產品。

第一款產品,是一款“小型智能電動汽車”(Smart Electric Vehicle),簡稱SEV。

這款車售價只要幾萬元,車身極小,平常的停車位,一個能停下4輛,不用建充電樁,電瓶可以拎回家充電。

聽起來非常有吸引力,李想投了2個億做研發和建生產線。

新的團隊和投資人,都對這個項目寄予了厚望。

可是,緊鑼密鼓忙活兩年後,李想苦苦盼望的國內低速電動車政策法規,遲遲沒有頒布。而沒有相應法規,拿不到許可,車就不能出售和上路。

互聯網時代,沒有哪個投資人能等得起這樣一個毫無希望的項目。

無奈之下,李想宣布,SEV項目暫時放棄。全力主攻第二個項目:理想one。

這是一款中大型SUV,主打80後奶爸消費者。有6座和7座兩種設計,瞄準的就是全家出遊的需求。

全家出遊,很多時候是長途,對於新能源車而言,開長途是不可言說的痛。萬一開到一半沒電了,無法像燃油車一樣隨時加油,只能等待救援。

李想的解決辦法,是做增程式油電混動。

所謂增程,就是平時可以用電,如果快沒電了,可以用燃油發電,把電充到電池裡面補充電量。

普通的混合動力,是既可以用電驅動,也可以燃油驅動。增程式則需要先把燃油轉化為電,然後用電驅動,既增加了設計的複雜程度,也增加了燃油轉換時的能量損耗。好處是全程用電,無需切換。

而與純電驅動相比,混合動力的好處是不用怕沒電,因為隨時可以加油。

所以理想汽車號稱續航可以達到800公里,打出的口號是:沒有裡程焦慮的智能電動車。

2018年10月,在車和家成立3年以後,理想one正式發布;2019年4月,開始在13個主要城市預售;根據其官網信息,預計第三季度開放試駕,年底交付。

李想的理想,離成為現實,只剩一步之遙。

7

2018年3月,滴滴已經與車和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程維與李想,緊緊握手,笑顏綻放。

2019年6月,王興又承諾拿出3億美元,並拉上張一鳴,一起投資給李想。

能同時被三小巨頭看上,李想必有其過人之處。

我們從以下四個方向來梳理一下他的優點:

一是持續進化的能力。

李想的起步很低。他沒有好的家庭背景、沒有學歷,沒有管理經驗,他不是沒犯過錯誤。2003年和2008年,都曾經有過非常慘的時刻。

但是,他的進化能力讓人非常吃驚。

作為高中生,他能夠成為業界頂級寫手,固然是興趣使然,但也和他超強的學習能力分不開。

觀其一路創業的歷程,從顯卡網站、到電腦網站、到汽車網站,再到造車,每一個都是全新的領域,但是,在每一個領域,人人都不得不承認,李想確實很懂行。

從不懂管理,不懂股權分配,不懂融資,到後來成為百億級公司說一不二的優秀領導人,受到資本的熱烈追捧。

2003年的離職風波之後,李想一改內向的個性,強迫自己多和人交流。當認識到自己太獨斷專行,他就放低姿勢,多聽人說,少表態。

2008年的逼宮風波和融資痛苦,也讓李想充分吸取了教訓。在此後的若乾年來,他的團隊非常團結,並且再沒出過資金問題。當初由於股權過於分散導致喪失了在董事會的話語權,這次成立車和家,李想牢牢掌握大股東的位置和權力。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任何時候出現問題,李想都是第一時間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反思自己,改進自己。

這種能夠克制自己,強迫自己,讓自己不斷進化的能力,給我深深的震動。

英雄不怕出身低,關鍵是要持續進化。

二是超乎尋常的戰略決策能力

李想在小事上犯過很多錯誤,但是在大方向選擇上,他從來沒有走錯過一步。

當電腦在中國開始普及的時候,他做了電腦測評網站;當看到汽車消費興起一股更大的浪潮,他做了汽車之家;當看到了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的風口,他又毅然轉型做了理想汽車。

在每一個關鍵節點,李想總是在他能把握的時機,在他能掌控的資源下,做出最好的決定。

這是一種超乎尋常的戰略決策能力。

三是對用戶需求的超強感知力。

從高中寫第一篇文章開始,李想就是完全站在一個用戶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種習慣,被帶到顯卡之家、泡泡網、汽車之家,以及車和家。

汽車之家的崛起過程,更是把他的這一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他不學其他網站,也不用業界有經驗的人,完全憑借自己對用戶需求的理解,提出網站運營的要求。及時更新、快速出稿、實地拍照,無不精準地解決用戶的痛點。

為了做好汽車之家,李想先後買過十幾台車不同型號的車;為了造好理想汽車,李想買了三台特斯拉和一台蔚來(這還只是不完全統計)。

可以說,李想是中國最好的產品經理之一。

四是高超的用人能力。

很多創業者都非常慷慨,但是像李想這麽慷慨的,極其罕見。

給人贈送股份,對李想來說是家常便飯。泡泡網和汽車之家,都有一堆小股東。這雖然曾經造成過麻煩,但也讓很多高管死心塌地,乾勁十足。

在秦致加入汽車之家時,李想甚至曾經下過決心,只要他能來,就算是他的股份比我還多,我都願意。

因為李想的著眼點是把事做成,是贏得勝利,而不是自己賺多少錢。這也是為什麽澳洲電訊進來後,李想作為創始人,可以容忍自己的股權被稀釋到個位數。

除了慷慨以外,李想更厲害的一招,是信任和放權。

一旦把某事授權給了某位高管,李想就絕對放權。從預算、到用人、到工作分配,負責人全部可以獨立決定。

李想甚至把這種信任上升為一種哲學。他說:“信任就是領導力的100%”,並且還總結出一個公式:人的價值=知識×智慧×信任。

正是這種信任,讓李想擁有了幾乎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最團結、最穩定的高管團隊。從08年以後,他身邊的高管,少有離他而去的。

此外,還有一點和工作與事業無關,卻讓我特別欣賞:李想非常重視家庭。沒事就回家陪老婆孩子。他挑選的團隊成員,也一個個都如此。

汽車之家11位高管,10年間沒有一個人離婚,平均每人兩個孩子,人人都對家庭照顧有加。這在中國公司裡面,極其罕見。

李想曾經把自己的成長和創業經歷,總結為爬五層樓。

第一層:18歲之前,李想生為一個普通的人

第二層:從18歲到22歲,顯卡之家到泡泡網,遭遇2003年危機,提升了管理和溝通能力,李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第三層:從23歲到27歲,創立汽車之家,遭遇2008年危機,完成蛻變,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第四層:從28歲到37歲,和秦致搭檔,把汽車之家做到全球第一,並且上市,之後離職創立車和家,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第五層,從38歲開始,理想汽車面世,李想的理想,是成為一個頂尖的領導者,目前他還在路上。

8

那麽,李想能爬上第五層樓,成為頂尖的領導者嗎?

這個問題需要市場來回答,需要李想用他的新成績來回答,可能還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有答案。

智能汽車和新能源,都是超級風口。李想選擇這個領域,無疑是他一貫的戰略決策能力的體現。

但是,近兩年來,號稱“造車新勢力”的新能源車企,在全國已經興起了幾百家,蔚來、小鵬、奇點、威馬等,蜂擁而起。其中,走得最快的蔚來,都已經上市。

不光阿里、騰訊早已入局,甚至連恆大這樣的房地產企業,也都要進來搶一杯羹。逃到美國的賈躍亭,也時不時宣布一下他的“法拉第未來”(FF)的進展。

而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智能電動車巨頭特斯拉,也早已在消費者心目中牢牢佔領了電動車第一品牌的位置,並已在中國上海開設工廠。

李想這回踏進的,是一個競爭無比激烈的超級紅海,他的競爭對手,已經遠遠不是太平洋電腦網或者愛卡汽車這種玩家可以相比的。

就算有TMD的共同加持,與騰訊、阿里、特斯拉這些對手比起來,理想汽車只能算是池塘裡的一隻小蝦。

李想曾說:我從小的價值觀,就是要掌握自己的主動權,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我的夢想,也是我的精神寄托,以及和自己內心做對話的根本。

他所作的一切,無不是為了掌握自己的命運。

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呢。

只不過,很多人,早已經放棄了努力。

而如李想這樣的人,卻還在不斷進化,在不斷實現這個夢想。

這隻小蝦能成為未來的大鯨魚嗎?我們拭目以待。

--------end---------

參考文獻:

1. 沸騰新十年I兩個李想和他的一個理想,張夢華,左林右狸

2. 李想背水一戰,楊宇,蓋飯人物ThePeople

3. 汽車之家秦致:與李想的“基情歲月”,夏宏,創業邦

4. 李想和他的千億理想,吳丹,i黑馬

5. 財富人生:李想,主持人葉容,第一財經

6. 創業20年經歷的五個樓層,微博@李想

回復11,閱讀《七個人生工具:SWOT、PDCA、6W2H、SMART、WBS、時間管理、二八原則》

回復12,閱讀《昨天他給人大捐了三個億,講了三個頂級投資哲學!》

回復13,閱讀《大數據告訴你,中國女人有多勤奮》

回復14,閱讀《拿3000工資與30000工資的區別,5張聊天記錄讓你醍醐灌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