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 冬至的意義

對於冬至,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在24個節氣中,人們經常會將冬至和立冬進行比較。到底立冬和冬至的區別是什麼呢,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介紹一下。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嗎?其實,根據俗語來看,「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但是在天氣學上,冬季的開始以五日平均氣溫低於10℃來定!因此,對於冬季的開始,也有不同的解釋!

在農村,俗話說「秋收,冬藏」,「冬」也是「終」的含義,有萬物收穫之意,在冬季氣象轉冷,草木凋謝,很多野獸開始冬眠!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氣象溫低於10℃為冬季。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

立冬在我國被認定為為冬季的開始,而「冬至」的含義是,北半球這一天白晝最短,且越往白晝越短!

立冬節氣的到來,很多地方還未進入到天氣學的冬季,並且南北差異巨大,北方地區萬物開始凋落,而在南方卻依舊溫暖;冬至則在每年的12月份,冬至的到來,北方白雪皚皚,南方多地氣溫也降到不足10℃,隨之而來進入「數九」節氣,氣溫逐漸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日期!

我國古代將立冬後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後南北溫差更加拉大。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干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