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肚臍眼隆起一厘米大的「肉球」,還越長越大!醫生用棉花棒掀開一看,驚呆!

NEWS

5月24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金納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並配了幾張「重口味」圖。

肚臍眼隆起一厘米大的「肉球」,還越長越大!醫生用棉花棒掀開一看,驚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上山跪地割草蜱蟲鑽進肚臍眼

金納醫師朋友圈發的這件事,發生在沈大媽(化名)身上。

上周四,71歲的沈大媽在家人的陪伴下,急匆匆趕到邵逸夫醫院普外科門診。

「醫生,我肚臍眼上長了個腫瘤,已經20多天了,每天都在長大,怎麼辦?」一見到醫生,沈大媽一邊掀起衣角給醫生看,一邊惶惶然說道。(沈大媽以前曾在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做過手術,所以直奔普外科。)

根據沈大媽的描述,接診醫生一看,她的肚臍眼正中隆起了一個直徑超過一厘米的「肉瘤」,乍一看,還真像「腫瘤」。再仔細一看,隆起的「肉瘤」兩邊長著爪子。用棉花棒掀開「肉瘤」一看,呵,裡面埋著一隻接近膚色的黃色蟲子。

肚臍眼隆起一厘米大的「肉球」,還越長越大!醫生用棉花棒掀開一看,驚呆!

蜱蟲口器埋在肚臍眼

乍一看很像肚臍眼多出一塊肉

「你這是被蜱蟲咬了,趕緊去感染科看一下。」

在感染科,經過仔細檢查,沈大媽生命體征平穩,沒有發燒肌肉酸痛的感覺,白細胞血小板指標也正常,醫生建議她去皮膚科先把蜱蟲處理掉。

當天中午11點左右,沈大媽來到邵逸夫醫院皮膚科就診。

即便是處理過無數蜱蟲,埋在沈大媽肚臍眼裡的這隻蜱蟲,還是讓皮膚科醫生們吃了一驚。為什麼吃驚?

「一來,這隻蜱蟲咬得位置太刁鑽,而且蟲身顏色跟膚色很接近,極具迷惑力。二來,當時蜱蟲的頭已經緊緊咬住了皮膚,比較難取。」

取蜱蟲!

在蜱蟲叮咬口周圍,皮膚科蔣小雲醫師先用2%鹽酸利多卡因做了局部封閉,再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塗在叮咬口蟲體旁邊,用保鮮膜封住,目的是麻痹蜱蟲,讓它鬆口,從而順利取出蜱蟲。

然而,這隻蜱蟲很是頑強,麻醉對它沒有起到作用,20分鐘過去了,它的腳已經張開,蟲體也豎起來了,但口器還是緊緊咬住皮膚。

麻醉下,蜱蟲腳開始張開

但口器還是緊緊埋在皮膚裡

為了避免蜱蟲口器折斷在皮膚裡面,造成感染的風險,蔣小雲醫師決定把蜱蟲叮咬部分的口器連蟲體一起手術切除,之後再把傷口縫合,前後用了10分鐘左右。

看到肚臍眼上的「肉瘤」消失了,沈大媽和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肚臍眼隆起一厘米大的「肉球」,還越長越大!醫生用棉花棒掀開一看,驚呆!

手術取下來的蜱蟲

(光線下拍出來的蟲子顏色失真,其實是肉色)

至於蜱蟲是怎麼鑽到肚臍眼去的,沈大媽回憶了一下,懊惱地拍了拍大腿。

原來,20多天前,沈大媽上山乾農活,地裡長了很多雜草,她就跪在地上割草,可能蜱蟲就是那個時候悄無聲息鑽進肚臍眼「安營紮寨」了,因為不痛不癢,直到看著它越來越大,才著急就醫。

每年都有不少蜱蟲咬患者

夏季進入高發期

被咬後千萬不要自行摳挖拉扯

就在2周前,邵逸夫醫院皮膚科也接診了一例被蜱蟲咬的男性患者。

「這個患者住在下沙,晚上睡了一覺醒來,發現右腳指頭縫裡有個黑點,仔細一看,是個蜱蟲,屁股露在外面,有爪子在動。

患者自己徒手取蜱蟲,結果蟲體是扯出來了,但是口器留在皮膚裡。想來想去不放心,第二天,這個患者用塑膠袋裝著拔出來的蜱蟲,來我們門診就診了。」金納副主任醫師說,「我們給他做了相應的檢查,並手術切除了留在皮膚裡的蜱蟲口器。」

肚臍眼隆起一厘米大的「肉球」,還越長越大!醫生用棉花棒掀開一看,驚呆!

肚臍眼隆起一厘米大的「肉球」,還越長越大!醫生用棉花棒掀開一看,驚呆!

金醫師說,邵逸夫醫院皮膚科每年都會接診不少蜱蟲咬患者,今年到現在,已接診了至少10例,大多是去過山上或者樹林、灌木叢等潮濕陰暗的地方,或下田乾活導致。

「蜱蟲喜歡在樹林、灌木叢、河道出沒,每年5-10月是蜱蟲叮咬高發期,因為這時大家穿得少,也喜歡去戶外活動。」

金醫師建議大家,去野外活動時盡量穿長袖、長褲,扎進褲腿,不要穿拖鞋,可以塗點驅蟲劑。

萬一被蜱蟲叮咬,不要去摳挖拉扯,可用煙熏或酒精等把蜱蟲引出,儘快就醫。如叮咬後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皮疹、血小板白細胞下降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肚臍眼隆起一厘米大的「肉球」,還越長越大!醫生用棉花棒掀開一看,驚呆!

來源:浙醫在線

文:經邵逸夫醫院綜合編輯整理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