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聯盟第一人粉絲數僅為詹姆士1/29 MLB為何造不出全球偶像

騰訊體育前方特約記者薛磊、吳梓豪發自洛杉磯

2018年美國職棒大聯盟世界大賽,在兩支歷史悠久、擁躉無數、揮金如土的傳統豪門,波士頓紅襪隊和洛杉磯道奇之間展開,最終,比賽紅襪以4-1的大比分在客場稱雄而告終。

這場本應吸引無數目光的紅藍世紀大戰,卻發生了收視率持續下滑,比賽票價跳水,場上出現大片空座的狀況,令這個美國體育老牌職業聯盟聯盟始料未及,卻又不住搖頭。

劃重點:

近年來,看著後起之秀NBA不斷地開疆拓土,在商業上攻城略地,大聯盟主席羅伯-曼弗雷德早就憂心忡忡,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全明星賽期間,他就曾經在接受前ESPN名嘴丹-帕特裡克主持的金牌體育脫口秀節目節目中表達了對聯盟未來發展的擔憂,並將矛頭直指如今的聯盟第一人邁克-特勞特,認為其曝光率太低,星味不足,引發了一輪口水戰。

曾幾何時,美國職棒大聯盟星光熠熠,就連全世界都為之傾倒的瑪麗蓮-夢露,都選擇嫁於紐約揚基的職棒巨星迪馬喬。而現如今,在商業化程度日星月異的今天,在其他聯盟瘋狂造星的壓力之下,棒球這項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運動,也被呼籲改革的聲音推到了風口浪尖。

吐槽太多上熱搜,豪門對壘收視率不升反降,MLB已經喪失競爭力?

被稱為“秋季經典”的美國職棒世界大賽,本應是美國體育界的一次盛會,然而在進行了三場比賽的爭奪之後,才第一次登上了推特的熱搜榜的頭條。但看看這次登上熱搜的最大原因,卻又是因為比賽的超長同時而引發了網友的瘋狂吐槽。

這場波士頓紅襪和洛杉磯道奇之間的系列賽第三戰,雙方進行了一番刷新世界大賽用時紀錄的延長局鏖戰。這場比賽一共耗時7小時20分鐘,比賽一直打到第18局下才最終由道奇隊依靠芒西的再見本壘打,艱難取勝。比賽開始的時候是下午5點,而結束的時候已經超過午夜時分,算上幅員遼闊的美國西部和東部之間還存在著3個小時的時差,不光現場觀眾實在坐不住了,就連坐在家中舒舒服服看球的電視觀眾,都表示冗長的比賽看得人困意來襲、哈欠連天,哪怕第二天就是周末不用上班,大批的觀眾也實在抵擋不住睡意,紛紛關了電視。

而比賽結束後,無論有沒有看完這場比賽,還是只想湊個熱鬧,大批的網民。紛紛登錄自己的社交網路账號,用編段子,秀動圖等方式吐槽這場曠日持久的鏖戰。而比賽本身,除了死忠棒球迷和參加世界大賽的兩座城市的球迷之外,似乎沒有太多人在討論。

對陣雙方雖然是由兩支有著大市場背景的大城市球隊道奇和紅襪,可是世界大賽的收視率卻不升反降:本賽季世界大賽的第一戰,美國內的收視率錄下了8.2的收視率,比起上賽季道奇太空人的第一戰的8.7收視率下降了0.5。來到第二戰,美國國內的收視率更是變成了8.1,而上賽季世界大賽第二戰的收視率卻是9.2。本賽季世界大賽前兩戰的收視率也創下了自從2014賽季堪薩斯城皇家對陣舊金山巨人的世界大賽以來的新低。

但其實,縱觀整個賽季,情況更加觸目驚心。

上座率創15年來新低 54場比賽被推遲29年來最多

2018年,MLB的入場人數賽季創多年來新低:根據聯盟資料,本賽季聯盟所有30支球隊的主場進場人數的總和是6962萬名觀眾,場均28830名球迷進場。相比起2017賽季的場均30042名球迷進場,這個數字下降了4%。而最讓聯盟擔心的是,賽季總共只有6962萬名球迷入場的數字是自從2003年以來第一次少於7000萬名球迷入場。

另外,需要注意到的是,由於聯盟計算入場人數時是根據官方售出球票的數量作統計的,換句話說6962萬的數字還不是真實的入場觀戰人數。在4月初芝加哥白襪主場對坦帕灣光芒的一場官方錄得10069人進場比賽中,實際到場的人數僅僅為974人。

4月初美國中西部和東部的惡劣氣象導致當月有足足28場比賽被推遲,102場比賽的氣溫低於10攝氏度,這一切都導致球迷入場看球的熱情銳減。整個2018賽季有足足54場比賽被推遲,其中馬林魚和海盜的比賽最後還被取消,這也是自1989年以來單賽季最多延期比賽的賽季。

相比起MLB的入場人數減少,而北美其他聯盟的入場人數卻都在穩定上升或者起碼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數字:

根據NBA官方的數字,在過去的2017-18賽季中,NBA錄得2212萬名球迷進場觀戰,這是NBA連續第四年打破歷史單賽季總入場的人數紀錄。而NBA的官網的球迷商品的銷售量相比起2016-17賽季有了足足25%的增長,創下了歷史新高。

在北美四大聯盟排第一的NFL的入場人數,則是多年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數字,自從2008賽季開始,NFL每一個賽季的入場人數都保持在1700萬的人數。而不要忘了NFL球隊一個賽季只有16場常規賽,NBA有82場,而MLB一個賽季則是有162場比賽。

都是聯盟第一人,MLB為啥和NBA影響力差這麽遠?

對於慢節奏,比賽沒有限時的棒球比賽,年輕群體的觀眾自然會覺得無聊,也是導致如今MLB吸引力下降的一大原因。而比賽過程冗長這些棒球運動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之外,導致如今美國職棒大聯盟關注度下滑的,還有一大根本性因素,那便是如今的職棒賽場,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天王巨星。就比如本屆世界大賽的第四場較量,在比賽開始之前,球迷們對擔任開球儀式嘉賓的道奇名宿反應平淡,卻在現場大螢幕中看到身披道奇8號科比-布萊恩特之後發出了陣陣尖叫。

而在世界大賽期間,湖人隊坐鎮主場挑戰西部龍頭老大丹佛掘金隊,在本場比賽,雷霸龍-詹姆士得到了加盟湖人隊後第一次三雙,並率隊痛擊對手收獲勝利。比賽結束之後,在走出斯台普斯球館的正門,目之所急的,全是雷霸龍的肖像。一出球館大門,雷霸龍和耳機品牌dr.beats的平面廣告就顯示在對面玻璃建築物外牆的顯示屏上。

而在走過一個街區,在一家耐吉專營店的外牆,同樣是在巨幅led顯示屏上,雷霸龍-詹姆士的童年故事猶如一幅巨額的畫卷展現在球迷眼前,球迷們借由廣告宣傳,了解到詹姆士在球場之外,在生活中不為人所知的另一面。而商家則皆有炒作超級巨星的傳奇故事,來推廣自己品牌的理念和樹立品牌形象,實現了完美的雙贏。

這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如果打開一些知名的社交軟體,差距更加顯而易見,作為當今的聯盟第一人,特勞特在知名社交網站Instagram上的粉絲數僅有150萬,NBA第一人雷霸龍有4400萬關注數,連續三年蟬聯ESPN影響力榜首的C羅則達到了一億三千萬六百萬之眾,特勞特的粉絲量僅為詹姆士的1/29,C羅的1/90。

今年夏天,雷霸龍離開克里夫蘭騎士隊加盟洛杉磯湖人,C羅從皇馬轉投尤文都產生了爆炸性的轟動效應,其中C羅的轉會新聞發布不到24小時,皇馬球隊的社交網站立刻掉粉百萬,而尤文的社交媒體關注數上升了近4百萬,球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可見一斑。

說來也實在是諷刺,本次世界大賽交手的兩座城市,洛杉磯和波士頓,恰恰是NBA造星運動的起源。

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NBA在美國遭遇的寒潮遠比如今的MLB更加慘淡,收視率大跌的同時收益也大減,那時的電視頻道數量有限,因此就連有天勾賈巴爾、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魔術師約翰遜等如今聽來如雷貫耳的傳奇球星,他們之間巔峰對決的總決賽,在播放時間上都不得不讓出黃金時段,往往會被放到晚間11點之後播出。

1984年,聰明絕頂的斯特恩接任NBA總裁,並由此之後轟轟烈烈地開始了自己標誌性的造星運動,而所選擇的兩個造星對象,就是鎮守東西兩端的宿敵洛杉磯湖人和波士頓凱爾特人陣中的魔術師約翰遜和大鳥拉裡伯德,而這對組合被球迷們稱之為黑白雙雄。斯特恩積極遊說,和各路媒體搞好關係,盡一切努力加大兩支球隊和兩位球員的日常曝光度,在兩位球員面對面對決前後,不停地進行宣傳造勢。

斯特恩甚至還大包大攬,安排了伯德與約翰遜拍攝公益廣告,炒作社會話題,讓兩人的影響力不僅僅停留在籃球場, 還向社會各個角落輻射擴散。再到後來,斯特恩利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的時機,組建起了包括約翰遜、伯德和邁克爾-喬丹在內的第一支美國男籃夢之隊,美國籃球和NBA的影響力開始向全世界擴散。

時至今日,大衛-斯特恩開創的nba造星運動,已經進化為嚴密運作的造星機器,在如今資訊爆炸的時代,這一整套涵蓋了聯盟、球隊、球員工會、運動品牌、傳統媒體、社交網絡平台的多元化系統,在互相協調、精密合作之下,鋪天蓋地向各類人群全天候無死角進行資訊轟炸。閱聽人也不僅僅局限於籃球迷,甚至還和嘻哈文化結合,將普通家庭,青少年,時尚潮流男女等潛在目標群體均囊括在內,炒作的主體也從黑白雙雄,到“飛人”邁克爾-喬丹和公牛王朝,到喬丹接班人,再到如今的皇帝雷霸龍,話題推陳出新,如洶湧澎湃地浪潮沒有一刻停歇。

為了讓受捧的巨星成色更足,NBA聯盟的手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就連“球星哨”這種公然破壞公平競爭原則的東西,也已經常態化,成為了球迷和球隊之間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當然這樣的做法帶來的回報是巨大的,就像無數專家和圈內人士在驚呼杜蘭特作為自由球員加盟金州勇士之後,所組成的這個巨無霸的王朝球隊將會毀滅NBA,然而結果卻是NBA比賽收視率不降反升,時代變了,現在的年輕人就喜歡看一支戴著全寶石能量手套的滅霸級球隊撕碎他面前的對手。

“最強球員”成不了超級巨星 MLB一把手也著急

面對如龐然巨獸一般將有限的媒體資源和曝光率啃食殆盡,羅伯-曼弗雷德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華盛頓特區全明星賽期間,他做客前ESPN主播,美國體壇名嘴丹-帕特裡克主持的《丹-帕特裡克秀》,在暢談了博彩業解禁,防守布陣等熱門話題之後,自然免不了被問及造星的問題。聯盟主席援引洛杉磯記者比爾的文章,指出在新的時代下,僅僅專注於賽場做最強的球員是不夠的,他還需要自我行銷,用經營個人品牌或者是廣泛利用社交媒體,去增加曝光度和球迷們進行多種方式的互動,這對於球員個人和比賽的推廣都有助益。

沒想到主席的這番言論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隔天卻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特勞特所屬的天使隊官方發推表示了對主席此番言論的不滿,一些媒體記者也紛紛發表了各自的看法,瞬間超熱了話題的熱度。

其實在全明星賽當天就已經有記者在賽後問到了特勞特,詢問他對於聯盟主席提出需要更多的對他進行包裝行銷的看法,特勞特直言不諱的表示,“我覺得我已經盡我所能做得夠多了,但是你知道棒球賽季很長,我需要更加專注在比賽上。”說這番話的時候,特勞特剛剛結束了自己的比賽任務,他將大都會投手德格羅姆的變速球拉出了左外野,在全明星賽上展現了自己的風采。

走下賽場,出現在媒體的鏡頭之前,特勞特的衣著卻十分樸素,一件棗紅色的西裝外套裡面簡簡單單的一件白色襯衫,沒有像“虎王”維蘭德那樣掛上一副帥氣的墨鏡,也沒有像林多爾那樣佩戴個性化飾品,更沒有像曼尼-馬查多那樣抹上發膠如同火星哥一樣炫酷,他清爽的短發,掛著如加州陽光般和煦的微笑,氣質一如鄰家的普通大男孩。

騰訊體育告曾採訪特勞特,想請這位聯盟最強球員談一談球星在大聯盟全球推廣上的作用。接過這個問題,特勞特先是開心地表示大聯盟能夠走出美國國門,帶給全世界的球迷這種感覺很棒,但是提到巨星這兩個字,特勞特卻謙虛的表示,今天參加比賽的球員都是聯盟最強的球員,所有人都很享受這樣的比賽氛圍。

很顯然,作為聯盟的第一強者,“鱒魚”特勞特只是想要打好自己的比賽,對於自己的知名度和商業價值,他反倒並不在意。業餘時間喜歡研究天氣現象的特勞特,確實很少接商業代言,也沒有像NBA和一些NFL球員那樣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他更願意把更多商業活動或者商業走穴的時間放在訓練上,以維持自己的高水準。

一如次日特勞特發布的個人聲明,“我長得沒有那麽帥,我也只是想要多打一些棒球。”隻專注於球場表現無可厚非,但是這樣做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商業調查機構Q Scores的調查顯示,特勞特在美國的認知度僅有22%,放在NBA的話僅僅和法裡德同一檔,確實是令人無法接受。

這個問題絕非非黑即白不可回轉的原則性問題,但是除了商業代言和球員個人品牌的行銷,對於如何利用好聯盟這些球星進行賽事的推廣,聯盟和媒體還是可以想一些新穎的方式。

比如在全明星賽的第二局下,邁克-特勞特一臉輕鬆,一邊關注著場上的形勢,一邊嚼著口香糖接受著轉播方福克斯電視台的連線採訪,這樣的方式一方面為在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的球迷們增添了更多的樂趣,也能夠更加直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喜歡的球星。世界上的事情,絕對對立的其實很少,重要的在於如何應對事情的方式和方法。

按照天使隊的邏輯,他們認為特勞特在推廣棒球上已經做了足夠多,比如特勞特積極參與社區服務,拜訪醫院,和小球員互動等。天使隊給出的所有例子其實說得都是體育運動回饋社會的公益性質,這和市場行銷和商業開發顯然根本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天使隊的回應看上去也確實是有一些過於狹隘了。

有機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強球員的“鱒魚”特勞特,不應只是屬於洛杉磯人的特勞特,他理應屬於全世界棒球球迷,甚至說,他不只是洛杉磯天使隊的門面,更是大聯盟乃至整個棒球運動的門面。最強球員並不意味著等同於超級巨星,但是如果能夠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對於棒球運動的推廣和發展也是大有裨益。

球隊管理層目光短淺,為戰績不惜犧牲聯盟品牌形象

曼弗雷德和天使的矛盾,正是如今棒球運動在宣傳和推廣中陷入瓶頸的一個小縮影,球隊過於重視球隊的戰績,極為功利的做法,正在不斷地傷害聯盟品牌形象。

自從聯盟在2015賽季引入statcast的高階數據系統之後,聯盟便開始了更深一步的使用數據分析去以科學的方式來贏取比賽的方式。現階段的數據分析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管理層在選主教練的時候傾向選擇過往沒有太多執教經驗,沒有被傳統思維所固定並且服從管理層的數據分析結果來安排戰術和陣容的年輕主教練。

像本賽季揚基和紅襪的布恩和科拉,上賽季帶領太空人奪冠的AJ辛奇以及連續兩個賽季帶領道奇殺進世界大賽的羅伯茨,他們都是願意聽從管理層的安排,使用數據分析去布置戰術的主教練。

而在剛剛結束的世界大賽中,則看得更為明顯,羅伯茨在系列賽中犯下眾多的換人調度的錯誤後,便有大量道奇球迷同時把矛頭指向了管理層,正因為是管理層的數據分析導致了羅伯茨在關鍵時候作出了眾多失誤的換人調整,使得道奇連續兩年倒在了世界大賽。但有一樣不得不承認,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假如主教練不服從管理的數據分析的安排,他們甚至沒可能會得到主教練的這份工作。

而這樣的狀況則產生了兩個明顯的弊端,無論是哪一個,所導致的結果都讓球迷和棒球比賽的鴻溝越來越大,距離越來越遠。

首先,數據的廣泛應用,縮小了大市場球隊和小市場球隊之間的實力差距,讓更多的球隊不再注重市場開發。

使用電腦數據,使用程式分析,改變以往傳統分析球員的觀念,使得更多的球隊追求擊球角度,離棒速度以及球速的使用。可是這種運用數據分析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像光芒,運動家,釀酒人這種小市場沒有太多資源的球隊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去使他們通過不花太多錢的情況下便可以將球隊本身變成一支季後賽門票的有力競爭隊伍,但是同時他們的做法也使得比賽的觀賞性大幅下降。

其次,使用數據分析的結果,也讓一場棒球比賽,看上去更像是機器人在打球,而變得更加索然無味。

與以往棒球追求接觸避免三振的打擊方式,自從聯盟引入了高階數據statcast系統之後,各支球隊便希望球員可以大幅增加自己的擊球角度以產生更多的飛球和本壘打。從世界大賽中就可以看得格外明顯,紅襪隊贏球奪冠的第五戰,雙方都沒有安打串聯,紅襪隊所得到的5分竟然全部依靠本壘打得分,要麽本壘打,要麽被三振,比賽內容便顯得十分單調乏味。

本賽季聯盟一共打出了41018支安打,但同時打者也吞下了41207次三振,這是聯盟歷史第一次出現單賽季三振數大於安打數的賽季。太多的三振後果便是比賽長時間處於一種只有投手和打者單獨對決的沉悶場面,打者減少了把球打到球場內讓防守方展示防守美技的機會,而自己也無法施展跑壘時的衝刺。高階數據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棒球這項運動的認識的入門門檻,同時也比賽變得沉悶許多。

如何改變?看看當年斯特恩怎麽做的

商場如戰場,如果不銳意進取,就只能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既然無法強迫各支球隊改變運營思路,那就只能從整體出發,從MLB聯盟,從棒球運動本身著手,尋求一些突破和改變。

首先,聯盟需要放下身段,主動出擊,去尋求和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當年在寒風中,NBA總裁大衛-斯特恩提著比賽錄音帶在等候在中央電視台樓下的故事,作為體育行銷的經典案例,而廣為流傳。如今的情況則剛好反過來,每當洛杉磯湖人和紐約尼克的比賽要進行全美直播,在球場邊就總能看到那些娛樂明星爭奇鬥豔,碧昂絲、萊昂納多o迪卡普裡奧、坎耶o維斯特,一個個熟練出現在電視機螢幕前。

紐約隊的場邊座位中,有六個專門預留給名人們的位置,稱為“名人席”。俱樂部擁有這六個“名人席”的所有權,為了讓當前最紅的大明星能夠來到NBA的現場,有一個專門的團隊日以繼夜地為此工作。

“如果您列席於A名單中,我們知道您出現在賽場的螢幕上,會讓您的粉絲瘋狂呐喊,這對我們也是好事。不管我們俱樂部是輸還是贏,我們知道有些人來到球賽現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看‘名人席’上的明星們”,尼克公關部主管巴裡o沃特金斯在2014年對紐約時報的記者如此坦言道。

不管是邁克爾oJo福克斯、德魯o巴裡摩爾,還是達斯汀o霍夫曼,這些麥迪遜球場上出現的明星們都極力稱讚俱樂部的優質服務。而作為交換,俱樂部對他們也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要求,但鮮少聽見他們對此有任何抱怨。要進入這個極小的圈子而成為“花園的朋友”,必須得接受在比賽進行中被拍攝;俱樂部不僅可以要求他們無償地參與一些慈善活動、推廣的錄像拍攝以及為員工舉辦的晚會,有時甚至要他們用俱樂部的場地拍電影。

而在本屆世界大賽的前四戰中,現場攝影機鏡頭捕捉到的娛樂明星,無論是人氣還是辨識度,都遠比不過出現在湖人和尼克主場的那些好萊塢巨鱷們。勞伯-洛維,泰瑞-克魯斯,奧馬爾-米勒,看到這些影視劇們經常客串的配角,很多球迷只是覺得他們眼熟,但卻很難叫得出他們的名字。

但是到了紅襪拿到賽點的第五戰,情況發生了一些改變,紅襪潛在的奪冠希望,讓一些身為紅襪球迷的大牌影星,走進了道奇體育場,現場的星味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個等級。除了資深紅襪球迷馬特-達蒙和本阿弗萊克(攜妻子珍妮佛-加納),看台上還出現了南非珍珠查理斯-塞隆和詹姆士-弗蘭科的身影。這些巨星的出現,不光使現場觀眾興奮不已,也在網絡社交媒體上大肆傳播,等於幫助世界大賽造勢。

7小時比賽太無聊 必須繼續縮短用時

其實,聯盟還必須從棒球運動本身入手,通過修改規則,進一步改革等方式,吸引年輕球迷的關注。

對於慢節奏,比賽沒有限時的棒球比賽,年輕群體的觀眾自然會覺得無聊,也是導致如今MLB吸引力下降的一大原因。自從現任聯盟總裁曼弗雷德上任之後,便大力推行改革措施從規則入手希望可以減少比賽用時,加快比賽節奏,改變外界尤其是年輕群體對這項傳統運動的印象。縮短局間休息時間,不再需要投手在故意四壞球的情況下投球,限制捕球員和教練上投手丘交流次數,尤其是後者在2018賽季實施後,本賽季MLB9局比賽場均比賽用時變成了3小時,比起2017賽季的3小時5分鐘下降了5分鐘。

而曼弗雷德心中仍然盤算著自己的最終目標,便是希望假如投手時間,限制每顆投球之間的時間間隔,還希望引入“突破僵局製”相持的比賽快些結束,以避免像本賽季世界大賽第三戰這樣的18局,7小時20分鐘的馬拉松大戰的出現。

曼弗雷德在2017賽季開始便在小聯盟的最低級的聯盟裡實行“突破僵局製”的規則,而在2018賽季開始之後把這一條規則應用在小聯盟所有的比賽上。在這條規則被頒布之後,外界都有著各種不同聲音。而反對方的聲音便是這樣會使客隊在進入延長賽之後有著巨大的優勢,因為先進攻的他們會很容易先打下分數讓主隊在下半局出場的時候有著巨大的壓力。

但是畢竟球員也是人,就像紅襪隊的外野手貝茨在寒冷的波士頓打完世界大賽第2戰後所說的“太冷了,我只想比賽早點結束”的聲音。但是在小聯盟全面實施後“突破僵局製”的2018賽季,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這項規則的顯著成果:

相比起2017賽季小聯盟的延長局比賽的3小時32分鐘的平均用時,本賽季小聯盟進入延長局的比賽平均用時下降到3小時16分鐘。12局以上的延長局比賽數量呈跳水式的下降。另外本賽季小聯盟大概有70%的延長賽可以在第10局便解決問題,而回到2017賽季,這個數字僅僅是49%。

球迷們可以早點回家休息,而球員也可以避免過度的體能消耗,在這一點上獲得了比較多的小聯盟球員和球隊工作人員的認同。當然在曼弗雷德接受採訪的時候,他自己也表示這條規則或者不會在大聯盟實施。但是在2019賽季開始,同樣追究極致傳統的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都宣布會在決勝盤的12:12的局分之後使用“搶七”的規則以盡快結束比賽避免像今年伊斯納爾和安德森在決勝盤的50局大戰,或許我們早晚也會在大聯盟的比賽中看到“突破僵局製”的規則實施。

結語

對於這項已經有100多年歷史的運動,“傳統”二字一直和棒球密不可分,因此棒球場也有著各種傳統的“不成文規則”。在其他運動中,球員得分又或者在球員有著精彩發揮瞬間之後伴隨著的都是球員的瘋狂慶祝,但是在棒球場上當你打出本壘打之後,甩棒以及過度的慶祝動作一直是棒球場上的“禁區”。當你用甩棒的方式慶祝本壘打,接下來你很有可能會得到觸身球的回應。

這項運動伴隨的傳統讓年輕人在參與這項運動的時候無法盡情的釋放自己的情緒,這也使得外界近年來有著越來越多人希望棒球可以放棄掉這些傳統的“不成文規則”,讓年輕人可以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感受和參與這一項運動。

兩年之前,華盛頓國民的外野手普萊斯-哈珀公開發聲希望聯盟和球員可以改變這種“墨守成規”的不成為規則,在自己的推特账戶發出了“讓棒球變得更有趣”(make baseball fun again)的推文,並且在自己的球棒上都貼上了相關的標簽用實際行動來作出改變。而道奇的外野手普伊格在球場上的花樣慶祝也都是球員們嘗試改變這項運動的例子。

在本賽季的季後賽裡,聯盟官方特意拍了一條主題為“讓孩子打球”的宣傳片,片中的內容便是呼籲不要再把各種傳統的“不成文規則”應用在這項運動身上,讓孩子們盡情的享受這項比賽。而在今年的常規賽,聯盟也開始嘗試和互聯網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合作,通過每周選擇一場比賽在該社交網站上,進行互動直播的方式,吸引年輕人的關注。而在季後賽中,聯盟和youtube tv的合作,則讓球迷利用移動設備隨時隨地觀看比賽成為了可能,而不像以往那樣,必須牢牢地釘死在沙發上。

運動的認知。就像夏天的世界杯上,和梅西、齊達內、沃茲尼亞奇、歌手法瑞爾-威廉姆斯等不同領域的巨星一同出鏡的阿迪達斯全球廣告片中,我們看到了阿隆-賈奇的身影,在和騰訊前方記者談到跨界和其他領域的巨星一同拍攝宣傳片的體驗時,“法官”坦稱“能夠和他們共處一室拍廣告,這經歷實在是太有趣了,同時這也宣傳了棒球這項運動。”

就像渴望讓棒球重新變得有趣的普萊斯-哈珀,普伊格,抑或是在新秀賽季製造了不少話題的法官阿隆-賈奇,甚至是長著一張娃娃臉,英俊帥氣萬人迷的大古翔平,MLB聯盟裡其實並不缺乏可以造星的好苗子。當然,如果想要達到事半功倍,還得需要各支球隊在追求戰績的大前提下,能夠放鬆一些條條框框,讓更多的球員去彰顯個性,給商家一些機會來挖掘這些球員的商業價值,方才能達到NBA式的雙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