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端午詩詞寫屈原:競渡相傳為汨羅

——端午詩詞寫屈原

競渡相傳為汨羅

文 | 張勃

端午節是歷史悠久、播布廣泛的民俗大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十分豐富的習俗活動,既有特定的飲食、娛樂、祭祀、社會交往活動,還有諸多避邪驅毒的活動。“端午,門插蒲艾,戶粘桃符,並製角黍、酵餅為食,且以雄黃和酒分飲家人,謂可辟邪。而繭虎、香囊競奇炫巧,尤屬閨闈韻事。城關一帶,好事者更以鍾馗偶像架諸肩,團團旋轉於市衢,金鼓隨之,旁人亦燃放爆竹,擲五色小紙塊紛飛空中以助興。”這段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歙縣志》的文獻記載,反映了端午節習俗的多樣性。

我國是詩詞的國度。詩詞言志,詩詞抒情,詩詞記事。節日是詩詞吟詠的重要內容,圍繞著端午節歷史上出現了諸多詩篇,它們或者記述作者在端午節的所見所聞所做,或者抒發作者在端午節的所思所感所想,或者表達作者在端午節的人生追求、家國情懷與社會理想,屈原則是端午詩詞書寫的重要對象。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政治家,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他早年受楚懷王器重,出任左徒、三閭大夫之職, 提倡“美政”,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在戰國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時代主張聯齊抗秦。但因遭誹謗與排擠,性格耿直的屈原逐漸被疏遠,並被逐出郢都,流放至漢北和沅湘一帶。傳說在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郢都那一年(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日,復國無望的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中懷抱大石投進汨羅江,以身殉國。至少從漢代開始,人們就開始將他與端午節聯繫起來,並將諸多習俗的源頭歸因於他的投江殉國以及人們對他的追悼與緬懷。比如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記載,當時五月五日人們有將五彩絲系在胳膊上的做法,可以令人不生病,是為了紀念屈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續齊諧記》《荊楚歲時記》等著述也提到,五月五日向江中投粽習俗、競渡習俗等,都和屈原有關。隋杜公瞻注《荊楚歲時記》“是日,競渡”雲:“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唐代以後,屈原說更成為端午節起源的主流觀點,並延續至今,而這也是為什麽自唐代以降寫屈原的詩歌代代不絕的直接原因。

寫屈原,是抒發對一個偉大人物的讚歎、緬懷與同情。漢代王逸曾經評價屈原“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他那深沉執著的愛國憂民情懷,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批判現實的偉大精神,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而他那忠而見棄、信而見疑、最終投江而死的人生悲局又令多少人扼腕歎息。不同時代都有詩篇哀其不幸,讚其忠貞。如果說唐人文秀《端午》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名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宋人饒節《端午日二首》之一“異代多同俗,千秋餉楚魂。人才終可惜,祀事故長存”,更多是對屈原的悲憫與同情,那麽宋人林景熙的詩《端午次韻懷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殺身成仁者也,並為發之》,表達的則是對屈原高潔品格的頌揚與讚美:“湘江沉忠臣,越江沉孝子。沉骨不沉名,清風兩江水。……修短在百年,芳穢垂千紀。之人死猶生,滔滔真死矣。”屈原的忠貞令他雖死猶生,永垂不朽。

正是出於對屈原的愛戴與緬懷,一些詩人對端午節期間屈原被世俗忘記或忽視的現象明確表達不滿。如唐人褚朝陽的《五絲》詩雲:“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元稹《表夏十首》之一雲:“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通過這樣的書寫,詩人希望世人能夠對一個偉大的逝者獻上虔敬的追悼緬懷之心。

寫屈原,是借屈原表達自己的處境、志向與追求。這種端午詩詞也很常見。唐人白居易《和萬州楊使君四絕句·競渡》詩雲:“競渡相傳為汨羅,不能止遏意無他。自經放逐來憔悴,能校靈均死幾多”,就頗具典型性。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名愛國民族英雄李綱的《端午日次鬱林州》也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久謫沅湘習楚風,靈均千載此心同。豈知角黍縈絲日,卻墮蠻煙瘴雨中。榕樹間關鸚鵡語,藤盤磊珂荔枝紅。殊方令節多淒感,家在東吳東複東。”這兩首都借屈原曾遭放逐的歷史表達自己處境的艱難與不幸。寫屈原,也有借以規勸上層統治者的,如歐陽修《端午帖子詞二十首》之一雲:“楚國因讒逐屈原,終身無複入君門。願因角黍詢遺俗,可鑒前王惑巧言。”就希望最高統治者不要輕信花言巧語而疏遠忠良。但更多的端午詩詞是借屈原抒情發憤言志。尤其面臨國破家亡的時候,以身殉國的屈原更易成為詩人書寫的對象。如面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現狀,戴複古在《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中將自己的無奈轉化為對屈原精神的嚮往:“海榴花上雨蕭蕭,自切菖蒲泛醪。今日獨醒無用處,為公痛飲讀離騷。”又如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對山河破碎,為了表明心志,憤然寫下《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裡外。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在這裡,寫屈原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稱讚屈原本人,而是將自己與屈原相比,表達自己的報國之志、亡國之痛與無奈之情。

寫屈原,是對端午節緬懷屈原習俗的認同。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問題眾說紛紜,民間也有伍子胥、介子推等更多傳說,當代學者更提出吳越民族龍圖騰祭祀說、陰陽五行、惡月惡日、生態環境說、節氣適應說等多種觀點,然而,歷代詩人對端午節緬懷屈原給予了最大的認同,無論是儲光羲的“大夫沉楚水,千祀國人哀”,還是劉禹錫的“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都肯定了屈原之於端午節或競渡習俗起源的重要意義。從發生學的角度而言這或許並不符合真實,然而這是詩人思想情感的真實,也是詩人價值觀念的真實。在端午詩詞一代又一代的書寫中,屈原的愛國情懷與高尚品格,賦予了端午節新的靈魂,也早已化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文發表於《文藝報》2019年6月5日4版

本期編輯 | 叢子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