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戈爾丁同名個展中國首展,37幅收藏級原作實地亮相

△ 7月23日,北京光社影像中心,準備對公眾開放的南·戈爾丁同名個展現場。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今天(7月24日),“私攝影”鼻祖、攝影藝術家南·戈爾丁(NanGoldin)在中國的首個同名個展於北京光社影像中心迎來了首個公眾開放日。

本次展出的37件作品均為南·戈爾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使用現已停產的化學感光塗層Cibachrome印像製作的收藏級原作,涵蓋其包括“The Other Side”“I'll be Your Mirror”等在內的幾個重要創作階段的作品。據影像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個展是南·戈爾丁原作在國內的首次大規模亮相。

△ 南·戈爾丁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 ——被男友家暴後的個人自拍照同步亮相展覽。展方供圖

南·戈爾丁1953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幼時受姐姐芭芭拉臥軌自殺事件影響精神崩潰,青春期時產生了用攝影來對抗逝去的人和事的想法,1972年離家出走後,年輕的南·戈爾丁終日與一群沉迷嬉皮文化的年輕人生活在一起。

△ 7月23日,北京光社影像中心,南·戈爾丁同名個展現場。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最初,本著“如果我大量拍攝他們,我就不會失去他們”的想法,南·戈爾丁將手中的相機化作記憶的救命稻草,如同《記憶碎片》中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謝爾比一般,急切、高密度地記錄下自己和共同生活好友經歷的點點滴滴。從廁所到廚房,從浴室到臥室,每個生活場所都可以是她的拍攝場所,每個朋友都可能是她的拍攝對象。

△ 南·戈爾丁作品。展方供圖

這份將自己和友人交織在一起的自傳體式“視覺日記”,成為了當時社會主流圈層了解年輕邊緣群體的一個途徑。

△ 南·戈爾丁作品。展方供圖

展覽策展人、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認為,南·戈爾丁代表著被主流價值觀所蔑視、忽視、否定的一群人,她發自內部的、不避感情傾向的影像,提示的是對某種被否定的價值的個人評價。她既堅持保持距離的客觀性原則,又積極介入對象,展開一種主觀性強烈、充滿私密性的攝影記錄活動,體現了當代紀實攝影從“我替你說”到“我替我自己說”的變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南·戈爾丁的紀實攝影體現了當代紀實攝影一種主觀性抬頭的變化,她也因此被稱為“私攝影”的鼻祖。

△ 南·戈爾丁作品。展方供圖

在國際當代藝術雜誌《ArtReview》2019年發布的當代藝術界影響力年度榜單“權力100”(Power 100)中,南·戈爾丁位列第二。她也曾在美國惠特尼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American Art)、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泰特美術館等知名美術館舉辦過大型巡回展覽。

7月23日,北京光社影像中心,南·戈爾丁同名個展現場。攝影/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據了解,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10月24日。其間,影像中心還將邀請攝影家、學者、音樂人等各界人士,通過舉辦講座、論壇等活動,多角度、多層面地解讀作品。公眾可以通過“光社LightSociety”微信小程序進行線上預約和購票,也可關注同名公眾號了解展覽最新情況。

-The End-

攝影並文: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編輯:陳婉婷

校對:陳荻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