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丕和劉備稱帝各有理由,而孫權憑什麽稱帝?

眾所周知,曹丕稱帝是走禪代路線:漢帝劉協在許都設台,舉行了一次禪讓儀式,劉協登台表示:“大漢已經失去了上天的眷顧,以及百姓的支持,大魏已然興起,所以我不配做皇帝了,帝位應該讓給魏王曹丕。”然後曹丕假模假樣地登台接受皇帝之位,然後策封劉協為山陽公……

中原改朝換代的消息傳到蜀地,就走了樣,傳聞說曹丕不但稱帝,而且還害死了漢帝劉協。於是劉備帶頭嗚嗚嗚,領著漢中王府的群臣們在成都為劉協舉辦了葬禮(山陽公劉協:???)。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備稱帝

緊接著,劉備群臣紛紛勸進,劉備見時機成熟,便在成都武擔山下舉辦了登基儀式,宣布由自己來延續漢。這一套稱帝動作下來行雲流水,劉備靠的是自身血統——誰讓自己姓劉,流著皇室的血液呢(雖然是西漢宗室)。

而三國時期的孫權是如何稱帝的呢?這事得細細說。

孫權的稱帝之路1:大魏吳王

在曹丕、劉備先後稱帝之時,孫權也想稱帝,但是時機並不成熟。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只要有實力,誰都可以稱帝的。話雖這麽說,但是實力是自身條件,而戰略形勢是客觀條件。當年袁術在淮南不顧孫策的反對,冒然稱帝,結果被曹操、孫策、呂布、劉備等人合擊,轉瞬即衰,最終在長江邊上悲歎而終。他的失敗固然有狂妄自大的一面,更深一層就是忽略了對戰略形勢的判斷。

孫權的形勢並不樂觀。

曹丕稱帝時,孫權已經得罪了劉備,因為背盟奪取荊州的事。孫權轉向曹丕示好,希望與曹丕達成同盟,一同防備劉備。

電視劇《三國演義》曹丕形象

其實三方對政治同盟都看得真切,魏文帝曹丕還堅持一點:如果孫權不交出兒子作為人質的話,這個同盟就不可靠。

而孫權是不可能交出自己的兒子的,他只是先後釋放了浩周、東裡袞、於禁等被俘的魏將及官員,以釋放誠意,曹丕一度相信孫權會最終答應交出兒子來,所以投桃報李,派使者邢貞前往吳地,策封孫權為吳王。

孫權接受吳王之時,邢貞則擺出朝廷使者的架子,在通過孫權所居宮殿外大門時,故意刁難孫權君臣。因為按照禮節,抵達帝、王的宮殿時,所有人都應該下車步行進去,而邢貞堅持不肯下車,要坐車進宮。

這場面一度讓當場孫吳官員極度憤怒,在這關鍵時刻,孫吳官員中的“大佬”張昭出來勸邢貞,勸到最後,便給邢貞丟下一句話:“你以為江南很弱小,甚至找不出一把方寸小刀來麽?”聽到這裡,是個聰明人都知道底線了,邢貞這才肯下車步行。

邢貞再看到道路兩旁,徐盛等武將對自己怒目而視,甚至淚流滿面,認為孫權接受吳王是一種冤罪殺機,邢貞心中也明白吳地的文臣武將們是絕對不服氣的。

孫權的稱帝之路2:首鼠兩端

孫權雖然接受了大魏吳王的稱號,仍然在“交兒子做人質”的關鍵問題上打哈哈,演戲給曹丕看,主要還是拖延時間。

另一方面,劉備也試圖與曹丕接觸,緩和敵對關係,為自己東征伐吳減輕壓力,好增加一些勝算,但是曹丕堅決拒絕與劉備通好。即便如此,劉備仍然啟動東征伐吳的計劃,出了蜀地後,還派黃權擔任鎮北將軍,在江北扎營,以防備魏軍進攻。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備東征孫吳

而劉備自己指揮大軍在夷陵與陸遜等吳軍將領對抗,結果反被陸遜擊潰,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劉備逃回白帝城,大半年後,含恨而終。隨後諸葛亮秉政,開始務實外交,與孫權開始交流,試圖達成和解,甚至再次同盟。

孫權對曹丕的拖延戰術也很成功,夷陵得勝之後(閏六月),他的兒子還是沒送出去。曹丕也在這場拉鋸式談判中耗盡了最後一點耐心。孫權試圖繼續忽悠曹丕,甚至裝慫求諒解:“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余年”,潛台詞是:我寧可被放逐,也不會交出兒子來的。氣得曹丕下詔發動三路魏軍進攻吳軍的長江防線,結果吳軍早就防範得當,幾場惡戰下來,魏軍也不能突破。

在這個時間段裡,孫權又派使者鄭泉前往白帝城與劉備交流,也同時與曹丕繼續互相寫信交流,內容當然是東拉西扯,曹丕也知道孫權並非真心投靠自己,在孫權和曹丕關係惡化之時,是諸葛亮的務實外交,讓孫權看到新的路線和希望。

孫權的稱帝之路3:利益為先

在公元223年,吳國臣子趁著夷陵(對蜀漢)和長江防線(對曹魏)的大勝形勢,勸孫權稱帝,但是孫權拒絕了,他在戰略上是有遠見的,他知道自己已經得罪兩國,雖然一時對兩國開戰,能夠得勝,但不能保證以後還能繼續得勝。他不想再出現以一敵二的局面。

所以,孫權很希望能與魏、漢二者之一結盟,這個二選一的問題,也有很多障礙,孫權猶豫不決。

但是,如果選魏的話,擺在孫權面前的道理也很簡單:首先,如果孫權一直拿著大魏吳王的稱號,而不能在政治身份上尋求獨立,稱帝之路將會被徹底堵死。其次,曹丕肯定還會繼續讓他交出兒子來,這一點,也是孫權無法做到的事。

而在蜀漢方面,劉備駕崩,劉禪繼位,諸葛亮秉政。在諸葛亮的安排下,鄧芝擔任蜀漢使者出使孫吳,試圖與孫權再次達成同盟。

孫權的猶豫不決,最終被鄧芝說服,過程是這樣的:

孫權說:“我打心裡也願意與蜀漢結盟,但是一想到蜀主劉禪年紀還小,蜀漢國力又弱,萬一被魏國攻擊,又擋不住,我所以才猶豫不決。”

鄧芝則解釋道:“我們兩國有山川、長江之險,只有聯盟,共為唇齒,才能對抗魏國。進可以滅魏得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哪天魏國進軍討伐你,我蜀漢也會趁機出兵。那時候,你還能不能佔據江南都是個問題。”

引用:

《三國志·鄧芝傳》:(孫)權果狐疑,不時見(鄧)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小學勢偪,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並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複大王之有也。”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

電視劇《三國演義》鄧芝勸孫權

鄧芝的邏輯線是:曹丕會要你去見他,或者交出兒子做人質,你不聽從,他就會打你,他若打你,我也不會對你客氣的。

孫權這才想通了:三國鼎立時,兩個弱國只有聯盟才能維持各自的獨立性

孫權的稱帝之路4:石亭之戰

在孫權與蜀漢達成同盟之後,魏文帝曹丕也曾率大軍南征,但是也只能望江興歎,悻悻而歸。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後,孫權還趁機伐喪,進攻江夏,結果也沒撈到便宜。麾下猛將韓當病逝,其子韓琮卻帶著部曲聯絡上了魏大司馬曹休,再投了魏,轉身成了魏國將領,令孫權氣憤不已。除此之外,還有翟丹等人也陸續降魏。

當然,這個契機,也讓孫權想到了一個點子:孫權與鄱陽太守周魴密謀,讓周魴向曹魏帝國的大司馬曹休詐降。

公元228年,被周魴引誘的曹休率大軍出動,曹休也對周魴半信半疑,在接觸過程中,曹休也知道自己被騙,但是仗著自己大軍實力強勁,非要和吳軍較量一番,挽回一些顏面。結果孫權派出陸遜突然出現,魏軍大敗。

次年,趁著石亭之戰的大勝,又在與蜀漢方面溝通後,孫權再一次被群臣勸進,這一次孫權答應了。

石亭之戰示意圖

孫權的稱帝理由

在當時讖緯盛行,稱帝必然需要祥瑞,所以江南一帶出現(製造)了一堆祥瑞,隨後孫權決定,響應天命,在建業城外登基,國號“吳”,年號“黃龍”。

孫權的《告天文》如是說:

皇帝臣權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漢享國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氣數終,祿祚運盡,普天弛絕,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叡繼世作慝,淫名亂製。權生於東南,遭值期運,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辭行罰,舉足為民。群臣將相,州郡百城,執事之人,鹹以為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休征嘉瑞,前後雜遝,歷數在躬,不得不受。權畏天命,不敢不從,謹擇元日,登壇燎祭,即皇帝位。惟爾有神饗之,左右有吳,永終天祿。

這套說辭是說吳繼承於漢。邏輯鏈是:

1.曹丕篡奪漢室,是亂製。

2.漢確實該亡了,而天命在吳。

在此文中,回避了蜀漢建立的合理性,前來參加祝賀的蜀使者陳震,也在賀詞中做了回避,雙方達成同盟,並重申:滅魏後,二分天下

——其實雙方都是在“畫餅”來釋放“誠意”。

在後來,鄧芝再次出使孫吳面見孫權,孫權在酒足飯飽之際,又提起二分天下的設想,結果反被鄧芝教育了,鄧芝說:“天無二日,等到曹魏滅亡了,如果你們還不知道天命在哪,那就是我們雙方開戰的時刻。”聽到此話,孫權並不生氣,反而在寫給諸葛亮的信中誇鄧芝:只有鄧芝才能讓我們兩國更和睦。

孫權雕像

所以說,蜀漢方面也刻意回避孫權稱帝的政治影響,只是為了雙方暫時的利益,什麽“漢賊不兩立”,都是政治口號,是喊著玩的。在利益面前,利益永遠是首先需要考慮到的東西。政治感情也是如此。

鄧芝明白,諸葛亮明白,孫權也明白,兩國高層都明白,大家都是明白人,所以孫權一點都不生氣。

稱帝理由有高級之分嗎?

孫權在223年拒絕稱帝,是因為沒有和魏、漢的關係均是搖擺不定,局勢不明朗,他不想因為稱帝導致自己被集火,孫權可不想跟袁術那樣,隻做幾天皇帝,為了一時爽而葬送自己。

在229年稱帝,是與蜀漢結為同盟,蜀漢在一些方面做出讓步,在表面上認可和支持孫權稱帝,孫權這才放心稱帝。

至於他稱帝的理由,無非一篇告天文,找個理由就行,曹丕、劉備的《告天文》也是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再就一屁股坐上去了。

當然曹丕玩的是禪讓,這據說是上古堯舜創立的制度,有聖賢的光環加持,所以顯得很神聖,非常有高格,後世很多朝代都在紛紛沿襲這個制度來建國。

引用:

魏西晉,東晉宋齊梁陳,這是禪讓套路。

而劉備則是以血統,血統優勢不言而喻,講道理的話,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本來就不是皇室大支,他往上數五代才是漢景帝,到他這一代,早就遠離了帝王中心。可是他因為有能力統一全國,於是他只要把自己這一支血脈提升為帝室即可。當然,劉備的難度更大一些,畢竟要數到中山靖王劉勝,中間不知道有多少代人呢。

後世也有以血統建國的例子,例如劉淵建立漢趙,自稱劉邦後人;李昪建立南唐,自稱是唐憲宗的後裔。——這都是血統繼承套路。

在看孫權,他既沒有禪讓的條件,也沒有血統優勢,所以他只能去強調“天命所歸”,他並不是說後世就沒人玩這個套路。

後世有很多王朝並沒有禪讓和血統的條件,他們都是如孫權一樣,以托言天命來為自己找稱帝借口,比如漢人最後一個王朝:明。朱元璋麾下名將徐達在擊敗元惠宗,攻入大都(北京)後,朱元璋就給元惠宗贈送了諡號“順”。朱元璋是不可能得到元惠宗配合禪讓的,也並不是上一個漢人王朝宋的國姓(趙)後裔,所以明朝的建立,朱元璋也就是以“天命所歸”(順天明命)來表明自己稱帝的合法性的。

由此可見,歷史上,各位開國帝王在稱帝形式上各有不同,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天命”是永遠的重點,畢竟講究的就是“君權神授”嘛!我們後人看待這些歷史故事,也沒有必要在這“面子”上去爭高低,帝王能不能守住國家基業,這才是“裡子”,才是值得後人評價稱道的事。

◆ ◆ ◆ ◆ ◆

end

感謝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