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傅雷故居修繕竣工對外開放,再現晚清時期建築風貌

位於浦東新區航頭鎮王樓村五組的傅雷故居日前正式對外開放,傅雷先生的兒提歲月、家風家訓、翻譯生涯再次躍入今人的視野,以實物展示、照片、文字介紹等方式在故居陳列展出。傅雷故居修繕竣工後,市民又多了一個領略家風家訓的好去處。

“傅雷故居”為傅雷祖輩於明代始建,清末重建。宅邸佔地約1500平方米,有房間36間,坐落在王樓村傅家宅兩條小河交匯處,四周植物茂密,安靜怡然,印證了浦東人濱水而居的生活習性。院落與宅邸,外表莊重樸實,內部空間布局緊湊,院落劃分私密安靜,由磚牆門洞互相連通,建築內部梁式雕花清晰可見。

“傅雷故居”較完整地保留了晚清時期建築風貌。現存大木構架製作規整,用材規範,舉折平緩。尤其是,前廳開間和院落的布置,在現存同期建築中較為罕見,是研究當地晚清時期地方民居建造技術和手法的重要實物例證。尚存的房屋依然保存著浦東地區傳統的歇山頂,磚木結構建築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現已列為浦東新區文物點。

“傅雷故居”建築年代長久,經村民長期居住或空置或出租,現有建築毀損嚴重。記者了解到,“傅雷故居”修繕內容包括:修複現留存的“傅雷故居”主體建築以及西附屬建築,修複故居東部留存較為完整的民居作為故居範圍一起保護;

複原已經損毀的本體建築與附屬建築,恢復院落及圍牆的原有空間格局;

新建與“傅雷故居”風貌相一致的民居建築,作為今後管理與再開發利用的附屬用房;

整體環境的規劃與整治,包含:兩座歷史風貌石橋(待議)的恢復、道路停車場及環境的優化、配套設施、電力消防設備、給排水設施等一系列與之相應的改造與整治。

傅雷,1908年4月7日出生於浦東航頭鎮王樓村,是我國傑出的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和作家。因其出生時哭聲洪亮,族中長者為其取名“怒安”,15歲時,張愚若老人提議以“雷”為名,“怒安”為字,所以,現名為傅雷。

傅雷早年留學法國,專攻藝術評論。上世紀40年代始,從事文學翻譯工作,一生譯作宏富,翻譯了法、英、美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三十四部,數百萬言的譯作成為中國譯界備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體華文語言”。他多藝兼通,在繪畫、音樂、文學等方面,皆顯出獨特的藝術鑒賞力。60年代後,傅雷以其研究與翻譯巴爾扎克著作的卓越成就,吸收為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會員。

傅雷筆耕一生,除文學美術音樂等諸多著述外,還留下大量書信。《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寫給兒子以及兒媳的家信,封封書信的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祖國的高尚情感。《傅雷家書》問世以來,對人們的道德、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啟迪作用既深且遠。

據《漁潭傅氏家譜》記載,傅家始遷祖傅慶公於明代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從浙江海鹽移居南匯海角四團(今浦東新區祝橋鎮鹽倉),起先選擇在靠海邊的大樹邊建房,所以當地稱之 “大樹傅”。他兒子傅顯公卻認為:四團雖然靠海,漁業、鹽業也很發達,是地富利饒的地方,但是大多還是下民,既俗又雜,不是子孫發展的地方,故決定向西搬遷,移居到沈莊之東,四灶港之北,建房入駐。在建房的時候正逢南匯修城,既缺少民工又缺少磚瓦,只能以草蓋樓房,故當地稱之“傅家草樓”。沒幾年,遭受一場火災,瞬時草樓被燒盡。於是,傅昌公攜家族又向西腹壤之地移居,故又有“田肚傅”之名,也就出現了東、西傅家宅。從此,傅家世代在西傅家宅又農耕又讀書,傳世至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